APP下载

小针刀治疗四肢浅表腱鞘囊肿90例疗效分析

2018-06-02王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腱鞘小针刀针刀

王涛

济南市长清区张夏中心卫生院普外科,山东济南 250308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在四肢关节附近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其成因主要是局部的结缔组织营养不良导致,是中青年的常发病和多发病[1]。常见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容易产生疤痕,影响肌体美观;非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较低。该文主要探讨小针刀对四肢浅表腱鞘囊肿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四肢腱鞘囊肿患者90例,经B超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全部确诊为液性腱鞘囊肿,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书,自愿配合观察治疗。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其中男34例,女 11 例;年龄 19~57 岁,平均年龄(36.2±2.7)岁;病程 0.5~11 年,平均病程(6.7±1.4)年;对照组 45 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5.7±2.8)岁;病程 0.3~12 年,平均病程(6.3±1.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2],进行常规局部消毒后,铺无菌洞巾,对患者的囊肿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用三点标记法标出囊肿的中点、右侧、左侧三点,用以明确术中的进针位置。手术时,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囊肿肿块,探明肿块与周边组织的连接关系后,用小针刀由中点开始缓慢刺入,针刀刺透皮肤刺破囊壁时会有落空感,而后继续进刀,当触到囊肿的发生组织时会感觉到有阻塞感。再以针刀分别纵切、横切2~3刀破坏囊肿基底层的组织后向上稍微提刀,按“十”字方向将四周囊壁刺破后退刀,而后以指腹挤压囊肿周围,将囊肿内液体充分挤出直至囊肿消失,将黏液擦拭后对囊肿部位进行消炎止痛并进行包扎。3~5 d后查看患者恢复情况,如有治疗不够彻底的患者,再次进行针刀治疗。

对照组采用手术摘除囊肿进行治疗[3],具体方法为:进行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并进行局部麻醉,在囊肿部位的皮肤上延皮肤纹理切一条大于囊肿长度的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将囊肿块连同与之相连肌腱一同切除,过程动作要轻,避免挤破囊肿块造成黏液流出,而后对切口进行消毒、包扎。

1.3 效果评价

依据WHO关于腱鞘囊肿的疗效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标准。治愈:患处囊肿完全消失,患者无不适症状;有效:患处囊肿基本消失,患者偶尔有疼痛感,活动受限;无效:患者囊肿依然存在。总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结果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用[n(%)]表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 讨论

腱鞘囊肿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常见于手指关节根部、腕关节处和足踝肌腱处,患病初期,患者会出现患处明显的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囊肿压迫到神经之后就会引发患者腕管或跗管的综合病变。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了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腱鞘囊肿的肿块直接摘除,手术创口大,出血量多,手术后复发率较高,且手术费用高,术后恢复过程中经常形成疤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针灸、药物、激素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低,治疗副作用明显,复发率较高。针刀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腱鞘囊肿治疗技术,它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的特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4]。通过对囊肿直接的刺穿切割、在囊肿患处直接注射消炎止痛药物,进而达到彻底排除病邪,分离粘连组织,消炎抗菌的治疗目的。通过刺透、挤压排除囊肿液体,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营养快速达到患处,加快愈合;对囊肿位置基底层的切割能够起到根治,减少复发几率;对患处直接注射消炎止痛药物可有效防止创口感染,减免术后的其他治疗,有利于功能恢复。小针刀治疗术创口小,不留疤痕,费用低,无不良反应,术后复发率低,适用于各类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该次研究中,采用小针刀治疗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术后1年回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6.67%,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说明腱鞘囊肿的临床治疗中,小针刀治疗术的治疗效果要好于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小针刀治疗四肢浅表腱鞘囊肿,治疗总有效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创口小且无禁忌症,可以反复操作,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不易产生疤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 郑金保.71例腱鞘囊肿切除手术方法的探讨[J].大家健康,2014,10(20):11-12.

[2] 贾丁山.腕背侧腱鞘囊肿的小针刀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9):972-973.

[3] 潘沈淇,潘海涛,黄海.中医小针刀与手术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22(8):47-48.

[4]徐侨,张丽瑾,刘方铭.针刀治疗腱鞘囊肿瘀结型48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9):844.

猜你喜欢

腱鞘小针刀针刀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