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8-06-02陈巧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盆腔肌瘤开腹

陈巧莲

山东省成武县白浮图镇中心卫生院妇科,山东成武 274205

子宫肌瘤(UM)即妇女生殖系统极为普遍的一类良性肿瘤,患病原因与平滑肌细胞产生突变、性激素与生长因子间的彼此作用相关。现阶段,外科手术依旧是对UM进行治疗的关键方法,借助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施以治疗,尽管可以全方位切除子宫肌瘤,然而,手术后伤害极大,患者自身的炎性反应与应激反应极大,还会干涉到相应的免疫功能,手术后复发率不低。微创技术及设施的持续进步,使得宫腔镜及腹腔镜一类微创手术方法逐步变成了各类妇科病症关键的治疗方式[1]。文章调研并摸索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运用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成效,对收获的相关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出该院接收并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并凭此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这之中,试验组囊括了患者54例,患者的年龄最大53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37±2.42)岁;肌瘤部位:浆膜之下的患者总共11例,肌壁之间的患者总共43例;试验组全部患者都施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对照组包括了患者54例,患者的年龄最大56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0±3.21)岁;肌瘤部位:浆膜之下的患者总共21例,肌壁之间的患者总共33例;对照组全部患者都施以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相应的肌瘤部位及年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式

试验组患者施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给患者施以气管插管,并施以周身麻醉,辅助患者处于膀胱截石位,施以铺巾及消毒,在脐处上缘切一个10 mm的横向切口,插进气腹针,构建CO2人工气腹,压力即13 mmHg,凭借10 mm这一套管针施以穿刺并放进腹腔镜器,全方位探测腹腔、盆腔相应的状况,观测胆、大网膜、肠管、肝具备异常与否,没有突出异常的患者观测肌瘤尺寸、部位一类状况;参照子宫相应的形状、宫高在患者两边下腹切两个切口,放进15 mm或是5 mm一类套管当作操作孔;在阴道处放进适宜大小的举宫器,方便手术期间露出子宫肌瘤,肌瘤周边宫肌部位注入10 U的垂体后叶素,以降低出血;有蒂浆膜之下的小肌瘤凭借钳夹电凝蒂处并施以切除,子宫创面施以电凝止血,如果创面过大,施以闭合止血;带蒂浆膜之下的肌瘤凭借有齿钳施以钳夹,让其体现为牵引状,对肌瘤蒂处施以双极电凝后施以切除;肌壁之间的肌瘤先在病灶周边注入10 U的垂体后叶素,过后借助电凝钩施以电凝并切离子宫浆肌层,凭借有齿钳施以钳夹,钝性分开子宫肌瘤包膜,完全剥离肌瘤;切除肌瘤后自左下腹部位的切口拿出;如果伴随了附件病变、盆腔黏连,就要依据具体状况在镜下施以处理。手术后冲洗腹腔,拿出手术设施,排空CO2气体,闭合切口。

对照组患者施以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手术:给患者施以腰硬联合麻醉,切一个耻骨联合之上的横向切口或是下腹中部的切口,逐步分开各层组织,探测肌瘤相应的总量、尺寸、部位一类状况,施以电凝止血,切除肌瘤,闭合切口。

1.3 成效评测

记下两组患者施以治疗后的手术时长、肛门首次排气时长、住院时长、手术期间出血总量、手术后VAS总分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施以治疗后相应的手术相关状况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施以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状况(±s)

表1 比较施以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状况(±s)

组别 手术时长(min)手术期间出血总量(mL)手术后VAS总分(分)住院时长(d)肛门首次排气时长(h)试验组对照组64.26±15.64 61.75±13.36 64.36±12.37 142.34±20.38 3.29±1.87 4.95±1.83 6.54±2.49 8.37±2.68 18.16±3.69 28.67±6.83

3 讨论

UM即育龄妇女普遍的一类良性肿瘤,患病原因与晚婚晚育、没有生育、孕激素、遗传一类要素相关[2]。这一病症临床方面的体现为经期增长、经量增多、腰酸背疼、阴道内部的分泌物变多等,且临床方面的症状会依据病症相应的恶化状况而加重,给患者自身的身体及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3]。所以,立即开展诊断并给患者施以高效且安全的治疗对于提升相应的治疗成效与患者自身的预后来说无可或缺。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相应的操作便利、困难程度不大,适宜运用到肌瘤部位独特、总量过多的一类患者内[4]。不过,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相应的切口过长、创口过大、手术期间出血过多,对盆腔本身的环境危害极大,并发症也不少,使得患者身体本身的炎性反应与应激反应过大,阻碍到免疫功能,无法提升预后[5]。现阶段,在临床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逐步兴起,其即一类微创手术方法,手术创口不大,且不用大量分离组织,能够减弱手术伤害与手术期间的出血总量;同时,处于腹腔镜的协助之下能够扩大部分手术位置,找出细小与隐藏的肌瘤,降低肌瘤的残余,而腹腔镜直视之下能够对腹腔、盆腔黏连施以剥离,减弱盆腔黏连发生的概率,减短住院时长。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运用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备尤为优良的成效,能够减弱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恢复。

[1] 刘正玲,郝长宏,许宗兰.栓塞子宫动脉及供应子宫肌瘤的卵巢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前瞻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7):598-601.

[2] 肖艳菊,王小燕,康利克.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6):911-913.

[3] 殷美静,张纯溪,张萍.大孕周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后GnRH-a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6,56(45):62-64.

[4] 孙莉,梁磊.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6,56(32):92-93.

[5] 朱晓梅,周鸿,周洋.彩超在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1):70-72.

猜你喜欢

盆腔肌瘤开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