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8-06-02朱强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乌药汤合浅表性

朱强强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卫生院,甘肃天水 741028

浅表性胃炎属于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多发性,在临床上可分为3种类型,即糜烂型、出血型和单纯型[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在西医常规治疗中,其不良反应较大,疗效差强人意。在中医理论中,浅表性胃炎则为“胃脘痛”的范畴,并可分为多种类型,需根据病情差异给药治疗。该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5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对比中西医治疗结果,进一步探究中医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有效地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选取了该院就诊的5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8)岁,病程在3个月~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6±1.1)年。与此同时,排除了药物过敏、过敏体质、严重肝脏、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即为胶体果胶秘胶囊,3次/d,3片/次;观察组采用百合乌药汤治疗,其主要成分包括百合、乌药、厚朴、生姜、甘草等,将中药熬制成汤,1次/d。该次实验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10周进行疗效对比,需进行胃镜、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测。

1.3 评价标准

该次实验在评价疗效上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方面。其中,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在胃镜检查中胃炎消失;有效指临床病症大幅度好转,胃炎基本消失;无效指患者临床病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与此同时,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度、胀满、吞酸等情况,并了解不良反应相关症状和改善结果。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将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力求做到全面性,准确性。与此同时,将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其中,计量资料以(±s)形式进行表数学表达,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64+20/90), 对照组则为 78.9%(48+23/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下降幅度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吞酸、胀满上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见表1。

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即观察组患者出现了2例腹泻、1例呕吐和1例水肿症状,对照组患者则有2例腹泻、2例呕吐和1例水肿。在相应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析[(±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析[(±s),分]

组别 胃痛治疗前 治疗后泛酸治疗前 治疗后呕吐治疗前 治疗后消化不良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1±1.3 4.9±1.2 0.236 5>0.05 0.5±0.3 1.2±0.6 5.326 1<0.01 1.5±0.8 1.5±0.6 0.115 4>0.05 0.3±0.2 0.6±0.4 4.318 7<0.0 1.6±1.1 1.7±1.2 0.214 7>0.05 0.2±0.1 0.5±0.3 6.322 5<0.05 2.1±1.4 1.9±1.3 0.223 9>0.05 0.6±0.4 0.9±0.7 2.541 2<0.05

3 讨论

浅表性胃炎主要是指由于药物、胆汁反流等问题引起的对胃粘膜上皮组织的刺激,并感染了Hp,最终导致了胃粘膜表层的炎性病变。该疾病多以淋巴性别和浆细胞浸润为主,在病理上则表现为充血、水肿以及胃粘膜上出现脓样黏液[2]。在治疗上可分为中医和西医两种形式。其中,西医主要针对Hp感染进行控制,以改善患者胃肠蠕动、保护胃粘膜为主要治疗方向,并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进行炎症改变。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随可改变临床病症,暂时的消灭病原体,但是停药后多有复发问题,无法实现根治。与此同时,西医用药治疗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难以推进全部治疗。

在中医治疗中,主要是由于脾虚胃热、阴寒内盛、虚实夹杂而导致的嗳气泛酸、胃脘疼痛、脘腹胀满等临床症状[3],因此,在治疗中应当以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为原则进行药物的选择。该疾病多发于中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该次实验中使用的百合乌药汤则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百合具有清热透邪之效,乌药则可以健脾、和胃,并具有止痛的效用[4]。而厚朴可以消胀、去湿,生姜、甘草可起到调和作用,诸药联用并根据病情差异进行加减治疗,有利于标本兼治,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该药方也存在自身缺陷,即易伤正耗阳[5],因此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要格外慎用。从该次实验结果中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在临床病症的恢复情况上也优于对照组,在疼痛、吞酸、胀满上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

综上所述,针对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身体不适,并有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1] 刘智衡.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3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3(20):541-542.[2]罗坚文.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0(25):330-332.

[3] 赵艺.百合乌药汤加减配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6(20):54-57.

[4] 罗俊勇,罗献伦.百合乌药汤联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性探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1(3):119-121.

[5] 张小健.顾自悦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治疗脾胃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9(29):225-227.

猜你喜欢

乌药汤合浅表性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缩泉丸中益智、乌药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的评价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研究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
自拟解郁启阳汤合西地那非治疗阳痿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