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8-06-02邱锴李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手部肌腱康复训练

邱锴,李佳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现代康复治疗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手作为重要的运动感觉器官之一,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手在生产生活中容易受到损伤,手部肌腱损伤是一种外科常见损伤[1]。由于手腕部的神经肌腱处于表浅位置,周围组织损伤的几率较大,而手指又经常做精细运动,因此手部肌腱损伤经手术修补后功能恢复较困难[2]。为了探讨康复训练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笔者特作此次研究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1月间该院收治的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法选取入该院外科治疗的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2.45±2.34)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3.02±2.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功能锻炼的有关知识、具体方法和重要意义,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帮助患者克服疼痛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早期主动训练: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实施锻炼计划,每天锻炼20次以上;③早期被动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时与患者及时沟通,训练时做到操作手法熟练,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新的组织损伤,逐渐增加患者信任感,减轻患者痛苦;术后初期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减少活动次数和范围,训练操作时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者手腕部,另一手可由患者指尖部向近心端轻轻按摩,于2~3分钟后让患者做伸指活动,2次/d。④助力训练:随着手部肌腱功能活动的逐渐恢复,可指导患者进行捏小橡皮球、拉橡皮筋等助力锻炼活动;⑤康复训练的原则可以归结为早期介入,个别护理,循序渐进,目的明确。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两组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3]。FIM最高42分,最低7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强

②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满分100分,分数越低,功能障碍越严重[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

两组患者在术前的FIM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实施了舒适护理后的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的FIM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的FIM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FIM评分 治疗后FIM评分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19.1±4.6 16.8±6.5 1.444 0.155 36.1±8.3 28.9±9.3 2.888 0.006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经过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如下:观察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为(24.76±5.45)d、(85.69±9.55)分。对照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为(33.76±5.35)d、(75.59±9.35)分(t=5.892,3.779;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经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下:观察组患者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2.1±3.0)分、(81.6±2.0)分、(82.5±2.7)分、(81.1±2.8)分。对照组患者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1.4±2.0)分、(71.1±2.0)分、(72.6±2.5)分、(70.0±2.2)分(t=14.838,18.562,13.452,15.586 ;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把手部肌腱损伤后的残疾水平降到最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持手部功能活动和外观,维持正常生活活动不受到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手部肌腱损伤后,由于创口、肿胀、炎症等因素,导致手处于长期制动状态,周围肌肉逐渐萎缩、肌腱缩短粘连,从而影响手指的屈伸活动,引发手部功能障碍[5]。手部肌腱损伤术后,主要通过维持关节活动度以及周围肌力的主动和被动运动,来有效改善手部功能活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早期,应注意保护患者创口、消除炎症、减轻肿胀、保持健康手指活动以及手腕部以上的关节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的难度和强度。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述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积极配合,对于康复训练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36.1±8.3)分明显高于于对照组(28.9±9.3)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4.76±5.45)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33.76±5.35)d(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5.69±9.5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5.59±9.35)分,(P<0.05)。综上所述,对于手部肌腱损伤的患者实施康复训,有利于改善患者手部的功能活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1] 王之庆.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5):450-451.

[2] 黄琴,高春华,陈燕花,等.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9):686-689.

[3] 张超,刘璇,侯增广,等.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2):1365-1370.

[4] 周先珊,李爱萍,董晓敏,等.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6):488-490.

[5] 杜传林,李朋,杨广友,等.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及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12):1008-1009.

猜你喜欢

手部肌腱康复训练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