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8-06-02李宗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后踝踝关节有效率

李宗蔚

绵阳市骨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稳定性极差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临床上通常将手术治疗方式作为其主要治疗手段[1]。该次研究将该院于2015年7月—2017年8月接收诊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后踝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该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18~73岁,平均为(59.28±2.19)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摔跌扭伤、高处坠落致伤对应病例数分别为7例、12例、6例,左踝损伤与右踝损伤对应病例数分别为12例、1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19~75 岁,平均为(58.14±2.42)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摔跌扭伤、高处坠落致伤对应病例数分别为8例、10例、7例,左踝损伤与右踝损伤对应病例数分别为11例、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运用石膏固定、手法复位处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后踝固定治疗方式,首先辅助患者处于俯卧体位,给予患者全麻处理,待麻醉药物起效后,经由后侧手术入路,应用直视复位方式对患者骨折位置开展复位操作。复位处理实现后,给予患者克氏针,暂时性对患者骨折部位作固定处理,随后借助于腕关节T型钢板或空心螺钉固定对患者实施加固处理,手术处理结束后,应用临时石膏实施固定。手术完成后第3天,患者可以在相关工作人员的辅助下开展相关活动练习,1周后可以逐渐增加练习强度,开展一些基础性的负重练习,1个月后患者可以开展常规负重康复练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骨折治疗结果、在院诊治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有效率对比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骨折治疗结果为显效患者11例,占比为44.0%,有效患者13例,占比为52.0%,无效患者1例,占比为4.0%,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骨折治疗结果为显效患者10例,占比为40.0%,有效患者11例,占比为44.0%,无效患者4例,占比为16.0%,治疗有效率为84.0%。由此可见,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骨折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在院诊治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院诊治时间为(10.87±5.34)d、骨折愈合时间为(11.23±1.02)周;对照组患者在院诊治时间为(16.38±6.34)d、骨折愈合时间为(13.92±1.73)周。由此可见,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在院诊治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中仅包含切口感染情形患者1例,即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切口感染情形、切口愈合效果不佳、皮肤出现损伤及坏死情形等术后并发症对应病例数分别为1例、1例、1例、1例,即并发症发生率为16.0%。由此可见,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骨折情形,在全部骨折类型中占比约为1/4[3]。踝关节骨折情形大部分由直接暴力造成,如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跌倒状况,若患者为伴有程度不同骨质疏松病症的老年患者,则极有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如导致粉碎性骨折[4]。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包含两种具体方法,一是牵引治疗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上。另一种方法是内固定法,是近些年来使用最多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更加适合于高龄患者以及忍受不了长期卧床静养的患者,固定效果更佳。其次可以使用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后踝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骨折块类型及形态、患者骨折位置变化程度及患者软组织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后踝固定方式及手术操作路径。后踝固定治疗方式的复位操作可以在直视情况下实现,并不会对患者的软组织产生较大损伤,有助于清除血肿及局部组织,同时对患者在院治疗时间的缩短、病症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作用,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5]。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石膏固定、手法复位处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后踝固定治疗方式。研究发现,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骨折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观察组患者在院诊治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

综上所述,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后踝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骨折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缩短患者踝关节骨折情形的愈合时间,加快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1] 李永宁,王建年.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70-71.

[2] 梁就积.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71-72.

[3] 周亮.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6,35(12):69-70.

[4] 刘泽宇.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6):121-122.

[5] 周维.研究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7,7(21):173-175.

猜你喜欢

后踝踝关节有效率
新型特殊构型接骨板固定后踝骨折的初步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如何选择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
后踝骨折的治疗与研究进展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经后内侧和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