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探讨

2018-06-02赵金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后踝空心踝关节

赵金龙

洛南县城关街道卫生院,陕西洛南 726100

踝关节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其中后踝骨的骨折发病率最高[1]。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案,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被应该于临床治疗中,为进一步分析患者临床疗效,该研究主要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诊治的后踝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为(48.12±7.82)岁,原因:坠落 4例,交通事故 6例,摔倒5例;研究组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9.08±8.34)岁,原因:坠落 5 例,交通事故6例,摔倒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原因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位,选择骨折部位对应切口,切开皮肤各层,沿肌间隙分离暴露骨折位置,尽量解剖复位,采取钢板内固定。研究组患者予以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选择仰卧位,首先借助手法为患者进行后踝骨折复位,透视复位满意,在合适位置经皮置入克氏针1~2枚,直至对侧皮质下,确定骨折复位及临时固定稳固后,切开克氏针进入处皮肤约0.5 cm,分离皮下组织直至骨面并测深。以空心钻沿克氏针与骨皮质表面钻孔后拧入空心螺纹钉1~2枚。结合患者韧带损伤情况决定是否选择石膏外固定。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

观察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出血量、骨痂生成时间及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依据Kofoed评分,包括疼痛度、功能及活动度,>90分表示优,80~90分表示良,70~80分表示中,<30分表示差,其中优良为优+良[2]。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情况

研究组患者出血量(85.94±19.17)mL、骨痂生成时间(5.74±3.67)周及骨折相关愈合时间(13.28±3.72)周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s)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出血量(mL)骨痂生成时间(周)骨折相关愈合时间(周)研究组(n=15)对照组(n=15)85.94±19.17 142.68±38.56 5.74±3.67 11.45±3.78 13.28±3.72 18.37±2.68

2.2 两组患者踝关节相关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踝关节相关功能恢复优良14(93.33%)例,比对照组11(73.33%)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相关功能恢复情况[n(%)]

3 讨论

踝关节位于小腿与足部的交汇处,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由腓骨、胫骨下端及距骨构成,踝关节骨折在临床很常见,后踝骨折是常见类型之一,见于坠落伤、交通伤及脚扭伤,而后踝骨折多为脚扭伤基础上发生骨裂,发病率比较高[3-4]。后踝骨折患者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案,但因骨折特殊性,选择传统的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于机体损伤比较大,容易出现术后感染,影响患者预后恢复[5]。为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该研究主要对该院诊治的后踝骨折患者15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方案临床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该研究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案,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出血量、骨痂生成时间及骨折相关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患者踝关节相关功能恢复优良14(93.33%)例,比对照组 11(73.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相比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恢复。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研究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其能有效降低机体损伤,且手术时间比较短且简单,其中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能减轻骨膜影响,提高康复及伤口愈合程度,且愈合后内固定物能够轻松取出,缓解患者疼痛感,同时配合患者术后训练,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6]。受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两组患者临床远期生活质量情况,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后踝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出血量,加快恢复,改善关节功能,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1] 王伟,张里程,杨占辉,等.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1):1101.

[2] 唐磊.不同大小后踝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治疗作用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7):45-46.

[3] 相小刚.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1):114-115.

[4] 周利强,晏葵,陈娟,等.两种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2):57-59.

[5] 叶圣昭,冯永增.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971-973.

[6] 周炳康.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7):78-80.

猜你喜欢

后踝空心踝关节
新型特殊构型接骨板固定后踝骨折的初步研究
地球是空心的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如何选择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
空心人
后踝骨折的治疗与研究进展
空心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空心针治疗胫腓神经联合损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