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6-02申文岗孙光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颅脑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申文岗,孙光静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海浮山医院,山东潍坊 262605

在临床上常见的各种意外伤害中,颅脑损伤是致残和致死率最高的一种,不仅治疗过程复杂,而且患者预后差,极易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近些年的临床研究发现,使用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更高的治愈信心,尽早的开始康复训练,也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该院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了该院收治的160例在该院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有男性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为21~85岁,平均年龄为(55.8±5.1)岁;对照组患者有男性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为 22~85 岁,平均年龄为(56.1±5.1)岁。 两组患者的患病程度和基础资料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根据检查和诊断结果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者是外科手术治疗,降低缓和颅内压,营养神经,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给予对应的治疗措施,在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以外,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具体的治疗过程如下。

①成立专门的康复治疗小组,有神经科医生、高级职称护士、神经科护士、一般护士组成,根据患者情况,将每5~8例患者分为一个治疗组,由一个高级职称护士为组长,神经科医生进行指导[1]。②康复治疗小组的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接触,在医生和患者家属到了帮助下,了解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指导,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和术后康复,对减少应激反应,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帮助患者快速康复都是十分重要的[2]。③术后护理:患者术后首要问题就是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常,如果患者还处于昏迷状态,要帮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和口腔中的分泌物,如果患者多痰而不具有自主排痰的能力,就要使用器械进行吸痰处理。对于没有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部灌洗。对于已经实施了其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按照气管切开手术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所有的护理操作和治疗操作都要严格依照无菌操作流程,避免细菌感染的发生[3]。④康复训练:术后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检测患者的颅内压下降到270 mmHg以下,就可以开始早期的康复训。初始阶段,康复训练以床上的被动运动为主,首先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训练,按照手指、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顺序逐步向上,然后依照相同的方法进行下肢的训练,每天进行2~3次。待患者意识清醒,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可以增加主动的举、握、拉、摇摆等动作训练,根据患者恢复的情况以及适应能力逐步增加训练向,下肢进行抬、弯、蹬等动作训练,训练的方法同上[4]。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就诊时和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两次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根据ADL评分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

按照治疗的结果,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未愈、死亡4个等级,评估治疗效果。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 t检验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5%,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n(%)]

2.2 康复效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就诊时,ADL评分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的上升幅度更加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统计情况[(±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统计情况[(±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80)对照组(n=80)25.31±17.23 25.32±17.24 63.12±17.22 52.11±16.89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危险系数非常高的意外伤害,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努力避免患者的神经组织受到间接性的伤害,避免或是削弱损伤后的各种继发性损伤,保护患者的神经,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手段,能够在保护患者神经组织的同时,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的身体机能快速恢复,降低手术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研究证实,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5%,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的上升幅度更加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并且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1] 方家香,刘晓兰,黄玉菁.益脑活血汤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恢复的影响及观察[C].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2016.

[2] 隋晓亮.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124-125.

[3] 任翠萍,王璐,徐岩.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损伤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s1):42-43.

[4] 段泽武,靳小磊.针刺康复训练联合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1):24-27.

[5] 李霞清,王洪梅.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及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448-450.

猜你喜欢

颅脑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