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2018-06-02王睿芝王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四联螺杆菌胃溃疡

王睿芝,王敏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广元 628001

胃溃疡属于一类多发的消化内科疾病,临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被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胃溃疡可能反复发作,彻底治愈难度较大[1]。临床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药物有多种,四联疗法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过单一应用四联疗法治疗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该研究具体分析2015年7月—2017年9月该院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接受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该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参与该次研究。随机抽签平分后,观察组50例患者中包括28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43.28±8.36)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包括30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43.59±8.14)岁。 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一接受四联疗法治疗,雷贝拉唑(国药准字 H20040715 )10 mg/次,bid,餐前;枸橼酸铋钾(丽珠得乐)0.6g/次,bid,2 次/d, 餐前; 阿莫西林,1 g/次,bid,餐后;克拉霉素 500 mg,bid,餐后。 以上药物均以2周为1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四联疗法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接受四联疗法持续治疗2个星期之后,除了将雷贝拉唑剂量改为1次/d,10 mg/次;另外联合服用康复新液,10 mL/次,持续接受40 d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

治愈:患者经持续40 d的治疗后溃疡症状完全消除,周围炎症消失,幽门螺杆菌感染Hp转阴;好转:患者经持续40 d的治疗后溃疡症状基本缓解,仅有轻微周围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Hp转阴;无效:患者经持续40 d的治疗后溃疡症状、周围炎症仍然明显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仍为阳性。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 观察指标

炎症因子: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0 d结束后分别测定一次炎症因子水平,具体指标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复发: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内再次出现溃疡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可确诊为溃疡复发。

幽门螺杆菌清除:治疗结束后复查显示患者Hp检验结果为阴性则证实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成功清除,清除患者数与患者总例数之比即为清除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照

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显示为96.00%,对照组经单一四联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显示为74.00%,两组结果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1。

表1 两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 炎症因子水平

观察组治疗前 hs-CRP 为(20.64±3.54)mg/L,对照组治疗前 hs-CRP 为(20.42±2.86)mg/L;观察组治疗后hs-CRP 为(9.04±1.21)mg/L,对照组治疗后 hs-CRP 为(17.87±3.23)mg/L。观察组治疗前 IL-6 为 (85.43±6.59)ng/L,对照组治疗前 IL-6 为(85.67±6.49)ng/L;观察组治疗后 IL-6 为(59.34±8.88)ng/L,对照组治疗后IL-6 为 (82.66±7.98)ng/L。 观察组治疗前 IL-8 为(102.59±8.45)ng/L, 对照组治疗前 IL-8 为 (102.66±8.57)ng/L;观察组治疗后 IL-8 为(76.89±7.82)ng/L,对照组治疗后IL-8为(98.28±8.13)ng/L。观察组治疗前TNF-α 为(18.63±3.42)ng/L,对照组治疗前 TNF-α 为(18.75±3.55)ng/L; 观察组治疗后 TNF-α 为 (8.38±2.06)ng/L,对照组治疗后 TNF-α 为(16.63±3.12)ng/L。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复发率

观察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的患者有48例,清除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的患者有37例,清除率为74.00%,两组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有3例,复发率为6.00%;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有12例,复发率为24.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溃疡属于一类多发的消化内科疾病,临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被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胃溃疡可能反复发作,彻底治愈难度较大[1]。临床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药物有多种,四联疗法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过单一应用四联疗法治疗难以获得满意效果。 当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使得临床胃溃疡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患者临床会有明显腹部钝痛、恶心、反酸、腹胀表现。如果胃溃疡混着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能由于病情进展转变为胃癌,对患者生命安全形成直接威胁[2]。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在临床所占比重较高,另外不良生活习惯也与胃溃疡的出现存在紧密联系。幽门螺杆菌本身并不具备侵袭性,不过导致炎症反应的可能性非常大,会明显损伤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实践显示常规接受四联疗法治疗缺乏满意临床效果,结束后治疗后复发可能性大,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临床研究发现,抗生素耐药是缺乏较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有研究发现,在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

该研究四联疗法中使用的雷贝拉唑属于抑制分泌类药物的一种,是能够替代苯并咪唑的一种药物,不具备抗H2组胺以及抗胆碱能特性,可以在胃壁细胞表面有效附着,经对H+/K+-ATP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对胃酸分泌形成有效抑制。克拉霉素是红霉素的衍生物,和红霉素以及罗红霉素有着基本一致的抗菌谱,抗菌活性明显[3]。另外该研究联合应用的康复新液富含不同种氨基酸,能够加快胃黏膜细胞的生长,加快修复创面,实现血循环的改善,同时有助于抑制应激性胃溃疡的出现,减小溃疡发生面积,缩短修复创面所需时间,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液酸度。

胃溃疡患者炎症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水平较健康人群有明显升高,并且患者病情越严重,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更为明显。该研究观察组在四联疗法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较单一接受四联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明显更高;观察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联合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74.00%;观察组复发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 24.00%(P<0.05)。

综上所述,选择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能够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更明显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减少治疗后复发,值得推广。

[1] 王一凡.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6):162-164.

[2] 王翠萍.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7,26(5):59-61.

[3] 王建业,赵书章,陈卿奇,等.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89-91.

猜你喜欢

四联螺杆菌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