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言傅青主

2018-06-01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书画 2018年3期
关键词:傅山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傅山是我挥之不去的一朵心云。

傅山已成为一个艺术学术关注的热点。

傅山象征并代表了一个国家易祚时代的文化良心。

傅山是传统学术文化艺术的通才—这在今天渐次稀有,因为现在大多是专才。

傅山壮岁有诗句云:“既是为山平不得,我来添尔一峰青。”豪哉壮哉。然其暮年“居荒村败屋中,初拥瓦炉作颓老状”,“仆在山右三年,得一傅青主。而其人已老,无所用,仅可与之谈老、庄,论世外事而已”(均转引自白谦慎《傅山的交往和应酬》)一书《附录》)。

早年与晚年的傅山或已判若两人。盖生活与社会的磨炼,同样会消磨一个风骨峻嶒的山西倔老人。在生命的无奈旅程中又有谁能例外呢?!

傅山思想之主于“气”,屡屡见于其诗文中。“人无意气,亦何是与交也?”(《杂记五》)“可惜一腔血,无由洒战场。”(《追悼曹子二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读老子》)“号令自我发,文章自我开。”(《哭子诗》)“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 作字示儿孙》)。以至学者全祖望评其:“性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妍阿”(《事略》)。任侠而主气节,我们于是看到了傅山的夭矫纡曲如长河泻地之书法。以其书迹视之,一点也未遑让于“笔所未到气已吞”的醉僧怀素。

深谙先秦子学的傅青主胸中自有奇气、侠气、豪气、浩气在焉。然而他反对理学、反对道统、反对伪善,于是偏好庄周,但比之于庄子,青主更于超然物外中兼能落地儿,关心百姓疾若,活人药世,有欲一人担荷天下之志,“添尔一峰青”之句足见焉。傅山虽慕神仙、修丹道,却于世事多所关怀,不似庄周那般逍遥于物外。傅老头的可爱也在此。

宋元明清数代之文人逸士,或隐于道,或隐于释,心中各有一个灵性世界。傅山自不例外。元代之书画家赵松雪、黄公望、吴镇、倪瓒、方从义、张雨等皆与道教有瓜葛,明末清初之石涛、八大山人等也是与道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傅青主有反清复明之志世人皆知。其实,他不仅尚庄子之学,也曾正式加入道教,在寿阳五峰山龙泉池正式拜“还阳真人”郭静中为师,郭号迎阳子,曾创道院于会柏园,善祷雨,有灵验。傅山又曾师事龙门派卢丹亭真人,尽得该门丹道炉鼎铅汞诀要。这些经历与学识,在傅山生平中不能说不会发生作用。以其显者言,他医世活人,著声望于三晋,道兼医者的身份利于他生存,且可以“借传播医学著作的形式,行弘扬反清复明之实”(王象礼语)。以其隐者言,傅山深谙先秦学术,于经、子、易、医、武均有专深研究,其本心深爱这些本土之教、之学,也是理之固然,在探索生命本源、追求生存质量上也是利己利人之事。其有名言曰:“神仙即在人事中。”

内丹学乃迄今为止是传统文化中之“绝学”。司马迁谓“究天人之际”,张横渠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绝绝学”,皆此之谓也。此学乃穷究性命天人之交会,关乎生命者至要,然而今世学人在西学东渐之风潮下,对此则因不甚了了而轻之久矣。我视傅山,于学人则贯通三教而安身立命于儒、道家,于修行者则沉潜道教内丹,道、医、武贯通而知晓各学三昧,而作为文人艺术家,则放旷山野、心系天下,浩迈之气有凡俗难以端倪之概。其有言:“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傅山全书》第1册,第819页)

关于傅山对于酒的崇尚,白谦慎先生于《傅山与魏一鳌》一文中不乏论及,他极尽曲笔之致,表述了傅青主为保护过他的降清贰臣且是友人的魏一鳌送行时撰书的《十二屏》内容但称“酒”之用心良苦。“酒者也,其醇之液也。其不容伪,醇不容糅。即静修恶沉缅,岂得并真醇而斥之?”

有了中气,有了丹气,有了酒气,或许才有了风驰电掣的傅山草书吧。■

[清]傅山 行草书杜甫七绝轴 绢本 178.5cm×45.5cm 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傅山
傅山的“四宁四毋”
图说书法(178)
术到高时疑为仙
——奇人傅山的养生故事(下)
傅山“近来只好《管子》”的心理变迁
傅山的四宁四毋
清·傅山论书句
清·傅山论书句
顾炎武贪妾吃大亏
傅山先生的画
小妾是味大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