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阳区实干加美干美丽经济齐绽放

2018-05-3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办311400包萍亚

新农村(浙江)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宿全区集体经济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办 (311400) 包萍亚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城镇、发展美丽经济,开展“拆违建、清溪流、堆整齐、扫干净、种满园、点漂亮、增收入、人和谐”等系列行动,着力把乡村变景区、园区变景点、农房变客房等,促进了全区“美丽经济”发展,实现了乡村“供给经济、生态经济、共享经济、融合经济、集体经济”齐头并进共绽放。2017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687元,同比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3;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社)消除84个,经营性收入10万以下的村(社)消除39个;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旅游收入5.81亿元。

1.紧抓供给经济,让农业多产出

农业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基础,实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及增值供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增加种养业农民收入的有效抓手。一是让种有所收。富阳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发挥规模效益,使农民种有所得。仅2017年全区就引进主导产业品种143个、主推技术84项,组织49个农林科技项目建设,建成创新农作制度示范基地7家,总示范面积1 800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亿元,建设以基础设施和装备、信息化技术等为核心内容项目229个。二是让收有所获。大力推进以“富春山居”区域公共品牌为首的品牌培育和建设,通过媒体等各种渠道加强品牌的营销和宣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组织开茶节、桃花节、稻香节等20多个农事节庆活动,举办斗茶大会、炒茶大赛等系列活动,每年组织参加10多次省内外博览会、展销会。这种借节带销,引导形成特色鲜明、品质优越、内涵丰富的农产品品牌,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三是让办有所简。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主项27项,90%的事项已开通外网申报,实现证照快递送达全覆盖。探索设施农用地备案并联审批“一窗受理、集中办理”,办理23件;实现“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等许可事项“零次跑”模式;上门办理农药经营许可事项175件。

2.紧抓生态经济,让乡村多向往

一是村庄整治绘画卷。按照全区景区化要求,富阳以精品线路为基础,以特色村建设为重点、以历史文化村和风情小镇为亮点,全力打造“乡土气息、田园风光、地域特色、富阳品牌”美丽乡村升级版。构建一江两线五岛十路格局,成功打造烟雨桐洲、安顶云雾等10条精品线路,高标准开展新登半山村、万市彭家村等21个特色村创建。场口东梓关、洞桥文村等杭派民居村成为网红,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以上,当地一些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开起饭店、民宿等。二是生态修复现“两山”。开展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综合整治等组合拳,让生态还原了本色,村庄留住了乡愁,使生态环境红利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群众福利的循环发展之路。大源蒋家村、常安景山村等7个村被省评为3A级村落景区;湖源窈口村夏季周末人流量近3 000人次,新登半山村“半山桃花半山人”;渌渚镇阆坞村利用废弃矿坑种植40亩大棚白芨,每亩产值可达50多万元。

3.紧抓共享经济,让产品多贴金

一是插上网络翅膀。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网上营销。截止2017年,全区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95个,实现行政区全覆盖,村微平台13个,2017年实现全域电商销售额4.51亿。二是赶上民宿热潮。抓住城里人新一波“上山下乡”创业热潮,动员家中有闲置房的村民,采取“裸租、合伙、代营”等多种形式,参与精品民宿经营,带来共享经济。同时,鼓励以村为单位,整体打造抱团式民宿示范村,让村民拥有经营乡村旅游的“美丽职业”,提高了村民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全区现有民宿(农家乐)280余家,现代民宿示范点24个,民宿示范村3个。三是攀上民营投资。筑巢引凤来,美丽乡村打造吸引了一批农业投资项目。如洞桥文村大溪村,启动了总投资30多亿元的“江南艺居文村”文创旅游项目,小镇建成后,可提供200个以上的固定工作岗位。常安镇景山村,思科集团投资5亿元打造栖鹤片区综合旅游,村集体通过集体资产资金入股,实现了集体产权与经济实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年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

4.紧抓融合经济,让产业多元化

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以主体培育和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为核心,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农夫乐园融三产。积极培育创造乡村文化交流、农事劳动、生活体验等新业态,农夫乐园、田园综合体等融合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农业经营主体1 163家,农业龙头企业118家。打造的九重天、蚕宝宝等富春山居农夫乐园年经营收入均超千万元,解决就业350多人。其中九重天年接待3万人次,营业收入3 000多万元,单日游客最多达1 000多人次。二是特色小镇作孵化。突出“集聚”“特色”“精致”“生态”,培育特色农业强镇,开展果蔬强镇、香榧强镇等省级农业特色强镇创建。2017年还启动了全省首个“农创客”小镇建设,打造农业领域“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链条。三是林相田相增色彩。以打造“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价值高”的珍贵彩色健康森林为目标,在15个区块实施美丽林相作业;开展10万亩田园整治,落实12个田相重点整治示范区,打造春日山花烂漫、夏日绿树成荫、秋日色艳果香、冬日色彩斑斓,一年四季皆有各色植物搭配的色彩效果。如新桐油菜花海、洞桥“大地艺术”、渔山千亩稻田等,每年吸引上万游客前来观赏。

5.紧抓集体经济,让发展多渠道

“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23.8%,超出全省平均6%的增幅。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达236个,占比81.9%;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社)218个,占比75.7%。一是联乡结村增收。新一轮联乡结村共建活动从“输血”向“造血”转化,从注重基础建设帮助向产业培育发展,近300家企业参与276个行政村结对帮扶,共完成联结项目1 656个,帮扶资金1.15亿元;百余个机关党组织牵头协调、帮助联结村引入项目145个,筹措建设资金近5 500万元;党员帮扶活动2 700多次,帮扶资金276万元;“百千万”活动共新建及修建道路142公里、堤坝渠道51公里,村级活动室28个,健身场所78个。二是以实举措增收。区财政建立兜底保障机制,重点支持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村实施精品民宿示范点、农家乐、异地物业、农村电商、仓储物流等集体经济创收项目;并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3 000万元,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多业并举增收。鼓励引导经济薄弱村树立多业并举、多产并进理念,广辟增收渠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劳务队等服务组织,或出资、入股等模式联合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或提供生产性服务项目。洞桥镇查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查口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向农户“回租倒包”低效田地200亩种植蔬菜、粮油,联建农夫乐园,同时配套青少年营地,提供劳务服务,每年为集体增收20万元。

猜你喜欢

民宿全区集体经济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孪生院子民宿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