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30杨玉文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对策建议

摘要:公共场所是人们从事社会交际、文化娱乐、商业交易和旅游活动等的地方,因此,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问题;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会活动也日趋频繁,工作之外的娱乐、休闲、交往、购物等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共性追求,公共场所从而当仁不让的被推到社会的前台,人们对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从卫生学的角度来看,公共场所的主要特点有:(1)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易混杂各种污染源;(2)设备以及物品供人群重复使用,易造成污染;(3)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公共场所卫生问题涉及面广,政治影响大,一旦发生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事件,后果不堪设想。而在我国,由于卫生管理环节众多,在卫生监督过程中全面监管消耗时间长、重点不突出、容易遗漏重要环节、监督效率不高,遗留卫生安全隐患。而且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存在较大的漏洞,国家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够大,监督设备不全,监督员缺乏专业的培训,這些问题导致我国公共场所卫生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如2008年上海浦东新区也曾发生过仲盎大酒店公共用品传播挤喊事件。因此,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场所监督工作,科学地确定关键环节,有效提高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效率和水平,引入高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加强社会文明建设也成为一个重点工作,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也纷纷建立,丰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公共场所卫生问题也渐渐被重视起来,然而我国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笔者希望通过对现在我国的卫生监督问题进行研究,整理出目前在这一块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当前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

(1)存在的问题

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列不完善

由于管理条例的不合理,致使卫生监管部门出现多头、交叉、重复管理,给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造成混乱,另外条例中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使得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当今的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管理条例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人们多元化的需要了,使执法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可依。

②公共卫生监督专业人员较少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公共卫生监督员缺少再培训、更新、充实专业知识的机会。在繁重的监督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和足够的认识,使得监督工作很混乱。

③监督工作的客观条件较差

由于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面,政府所投入的经费较少,使得监督监测工具落后,卫生监测技术含量低,由于监督监测仪器落后,而且种类不齐全,对卫生质量评价,卫生设施的审查缺乏科学性、准确性,使得卫生执法缺乏有利的技术依据,削弱了执法的力度。

④公民相关意识淡薄

传统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要求。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影响、长期潜匿特点,使人们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认识和接纳程度明显偏低。

⑤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不仅卫生监督员数量少,而且技术工具不足,致使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覆盖率低。另外在我国普遍存在重食品监督轻公共场所监督的现象,因为相较食品卫生而言,公共场所的卫生带来的影响还不够直观,造成的为还不明显。如对一个酒店的监督,餐具采样检验非常之普遍,但对带空调的就餐场所的监测几乎做不到。

(2)对策建议

①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监督的法律及实施细则

避免目前这种多头、交叉、重复的监督监测,加快卫生执法体系改革,加强执法队伍自身素质的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针对人们的需要,及时地对监督工作进行更新和调整。

②加大对卫生监督的投入

政府加大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的经费投入,配备足够的交通工具,以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整体功能及工作效率。监督队伍要加强业务学习,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的卫生监测设备、仪器,探索先进的监测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卫生执法水平。

③培养专业的卫生监督员

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使卫生监督员的配备与公共场所的增加同步运行。坚持不懈地抓好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放在执法范围与程序、专业知识、对违法案件的处理和应变能力上。

④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的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能使广大市民对卫生法律法规有更深层的认识,提高卫生意识。要依法对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不能仅仅靠卫生监督部门的力量,否则势必只会导致社会群体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认知程度的降低。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向社会大力宣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全民参与卫生监督的意识。

⑤加大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力度

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只应对日常性工作与突击性检查是远远不够的,与群众健康相关的美容美发、茶管、按摩院等,特别是处于城乡结合部与偏僻街巷中的这些店、馆,必须对他们加大监督力度,做好技术指导,进行规范管理。

四、总结

公共场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的卫生监督问题也应该受到重视,做好卫生监督工作需要政府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维持我国社会的稳定,加强我国社会的文明建设。

作者简介

杨玉文(1996-),女,湖北省天门市人,中央民族大学201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对策建议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浅议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建议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卫生监督会计制度改革的探索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