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模式下《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考核方法改革

2018-05-30杨鑫周力行罗日成周游

高教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课程考核课程

杨鑫 周力行 罗日成 周游

摘 要:在我院《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研讨式方法时,发现学生逐渐出现参与度不高的现象。针对此问题研究了针对性的课程教学考核方法改革,降低了期末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了研讨式内容的具体考核项并分配了其所占权重,明确了实验部分的权重。通过目标导引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参与研讨式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了研讨式教学的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课程考核;《高电压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137-03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High Voltage Technology in our school, it is found that the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students is low.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the paper studied the targeted reform of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method. The proportion of final grade in the total grade is reduced, the specific assessment items of the study-discuss content is increased and the weight of them is distributed, and the experiment evaluation is specified. By the way of target- guidance, the 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discuss is further improved, the vitality of study-discuss teaching is stimulated and better teaching effect is achieved.

Keywords: study-Discuss Teaching; Teaching Assessment; the course of "High Voltage Technology"

一、概述

《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在我院开设于大三下学期。由于学生首次接触“高电压”等相关概念,较为抽象,讲解难度大,学生理解较困难。另外,高电压技术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专业分支,不断涌现的新技术需要结合基础理论一起传输给学生。为了针对性提高其教学质量,我院高电压技术教学团队对《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模式[1]。

通过2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基于研讨式模式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以积极的主动思维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采用分组讨论的研讨式方式,仍然存在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有限,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通过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模式考核,合理分配了研讨式教学中各模块所占权重,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研討式教学在《高电压技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在前期的研讨式教学实践中,我们着重解决了如下问题:1.合理设定《高电压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内容和研讨问题;2.确定《高电压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中研讨的时机和学时分配方法;3.编写了《高电压技术》研讨式教学实施方案;4.确定研讨式教学在《高电压技术》课程中实施的基本步骤。

在研讨式教学中,分为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三个阶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实际的研讨式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出现明显区别。

在一次完整的《高电压技术》教学过程中,共设置了7个研讨式教学专题。以我院13级电气某班学生为例,该班共有42名同学,每次研讨分为6个小组,针对每个专题,各个小组首先概述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然后根据自己小组的调研内容,在具体方向上展开论述,调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在汇报之后,各个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相互答疑,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升华。

在传统的“课堂灌输”方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惯性仍较大程度上依赖老师课堂上的讲述。通过老师对一个个知识点的讲解,辅助相关的习题,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熟练掌握。与之相对应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试卷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其中前者占80%,后者占20%。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只需掌握一个个重要知识点,并能够解答题目,平时作业表现良好,最终考核即可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然而,实施研讨式教学模式后,尽管所学内容方面有较大充实,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但对于教学方式认识未转变的学生来说,在经过初期的新鲜尝试之后,可能会因传统考核方式目标定向的影响,而逐渐降低参与度[2,3]。因而,要保证研讨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考核方式。

三、研讨式教学模式下《高电压技术》教学的考核改革方式

(一)研讨式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任何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都需要依托一套相匹配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的合理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到教学效果[4,5]。进行研讨式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考核方式改革,需要先分析研讨式教学的各部分组成要素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及权重。

由于课时限制,以及考虑学生实际的接受度,在《高电压技术》课程中实施研讨式教学,也并非按照每个知识点都通过研讨式的方法,按照研讨式课时占总课时1/3的分配方法,拟选择的研讨式教学学时数为14(即7次研讨内容),根据不同的选题类型,拟选择的研讨式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定如表1所示。

《高电压技术》课程的研讨式教学通过28个学时的常规教学,6个学时的实验教学和14个学时的研讨式专题,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阔知识面,提高主观能动性。因而,在考核方式中,既要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还要体现学生对研讨式教学的参与度以及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要求下,实施的教学考核改革方式中,必须打破原有的期末考试成绩占80%,实验成绩、平时表现和平时作业共占20%的评判标准和权重。

基于研讨式教学模式的《高电压技术》教学考核改革设置项及其权重如下:

1. 期末考试、实验室实验和平时表现和平时作业

(1)为了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仍需进行期末考试,但其权重由80%降低至50%。该比例与常规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占比基本一致。(2)在《高电压技术》的教学中,安排了6个学时的高电压实验,使学生对高电压现象由抽象到直观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往的考核中,沒有把该考核项目单独列出,没有明确体现该项目的重要程度。在研讨式教学考核改革中,把高电压技术实验的实验成绩单独作为考核项列出,占10%。(3)为了确保平时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把学生平时表现和平时作业作为单独的考核项列出,占10%。

2. 研讨式教学参与度和能力考核

研讨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中必须加入对研讨式教学的参与度和研讨能力的体现。该部分内容为研讨式教学考核改革的重点。

在考核项目中加入2项内容:研讨式课堂中的汇报答疑及个小组成员的贡献,占20%;研讨式内容的课后总结(每人一份,1000字以内),占10%。前项更能激励学生参与到研讨式专题研究中来;后项用于激发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对所讨论专题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总结和归纳,巩固教学效果。

为了使研讨式专题研究部分考核更有针对性,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方案:(在该考核方案中,总分均为100分,再按该考核项在总成绩中权重折合)

研讨式课堂中的汇报答疑及个小组成员的贡献:每个研讨小组PPT内容、制作、汇报、回答问题这4个部分,每部分25分,四部分之和为该小组汇报得分。以汇报得分为总分,按小组成员贡献权重为每位成员量化打分,得到各小组成员该次研讨专题的汇报答疑得分。每位同学7次研讨专题汇报答疑得分之和,换算为百分制即为该生研讨式课堂中的汇报答疑得分。为了更方便统计,制作了研讨课堂成绩评定记录表(式样),如表3所示。教师上研讨课时带到课堂,随时记录。

研讨式内容的课后总结:每次研讨式专题课堂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针对所汇报、答疑以及讨论的问题,以及教师的点评进行总结归纳,写一份1000字以内的总结报告。7次报告的平均分,再按该考核项权重折合,作为该考核项的实际得分。教师应侧重对学生的归纳总结方面的能力评判。

综上所述,基于研讨式教学模式的《高电压技术》课程考核的考核项及其权重如表3所示。

(二)研讨式教学考核方式评价

通过申请学校的课程考核改革项目,按照新设置的《高电压技术》课程考核标准,对14级电气专业某班学生继续实施了基于研讨式模式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由于考核项明晰,学生对应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尤其是在研讨式课堂上,通过PPT汇报对研讨问题的深入程度以及讨论的热烈程度都得到了很多的提高。并受到了学校督导组的表扬。

学生通过研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更加深了对高电压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使之不再像之前那样抽象。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该班同学的平均期末考试成绩达到了79.8分,不及格率仅为7.1%。相比上一年度,平均成绩提高了5.4分,不及格率降低了4.8%。可见,通过研讨式教学考核方式改革,进一步激发了研讨式教学的优越性。

四、结束语

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理念、主题、目标、程序和评价等要素。实施研讨式教学模式,需要打破学生传统的学习习惯,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而这些需要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引领,从制度上规范化。

本文通过分析《高电压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观念转变问题,合理设置了研讨式教学考核的考核项及其所占权重,通过目标导引的方式,梳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提高了研讨式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杨鑫,周力行,罗日成,等.基于研讨式教学法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5(15):93-94.

[2]唐春红.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2.

[3]武慧荣,崔淑华,邓红星.综合运输学研讨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

[4]曲亮生,吴世永,谭学者.军校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评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4):71-75.

[5]印敏,孙学金,梁妙元,等.“大气遥测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34-137.

[6]祝丽萍.大学英语研讨式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7(08):113-114.

[7]阳令明,张俭民,李丽民.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6(19):89-90.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课程考核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