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策略与改革趋势研究

2018-05-30陈雯

高教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发展策略

陈雯

摘 要:台湾持续推进高校通识教育,公布一系列通识教育相关计划,重视通识教育的经费投入,建设通识教育共生机制,开展通识教育访视与评鉴,旨在使通识教育真正成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核心教育。选取台湾清华大学作为例证,点面结合,分析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趋势,包括明确通识教育理念与规划,完善高校通识教育组织体系,实施通识教育跨域整合,设计更系统多元的学习资源,开展书院教育等。在通识教育取得发展成就的同时,台湾高教界也在反思其中的问题,并继续促进通识教育向精致化发展。

关键词: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策略;改革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001-05

Abstract: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circles have been promoting gene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ake it become the core found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y have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general education plans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general education funding,construction of symbiotic mechanism as well as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The Tsing Hua University in Taiwan has been chosen as an illustration to analyze general edu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Taiwa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trend of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such as more distinct philosophy and plans,better organizational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cross domain integration, more systematic and diversified learn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college system and so on. Moreover,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circles are also reflecting on the problems and continue the exquisit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Taiwan; 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form trend

开展通识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至今,通过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学会及各高校的积极推动,通识教育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显著成绩。在新时期,台湾高校通识教育逐步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并继续向精致化发展,旨在使通识教育能真正成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核心教育。其中,台湾清华大学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历程上,经历了多次的通识教育推行发展与变革,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新时期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与新的成效,对其进行持续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时期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的研究,系统总结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策略,辨析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改革趋势,并对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进行典型分析,以期为祖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新工科”通识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一、台湾持续推进高校通识教育的策略

台湾高教界最早启动通识教育的事件是1956年东海大学经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批准实施“通才教育”。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大学也通过推动讲座课程之通识教育或提出以通才教育作为办学理念等成为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滥觞。在近三十多年间,台湾的通识教育政策推动通识教育从试行选修转为学分必修,以及开展通识教育评鉴等,持续将通识教育从求生存向求发展迈进,从普及推向深化。

(一)二十一世纪台湾通识教育相关计划的公布

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在二十一世纪公布的通识教育相关计划,引导了新时期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如:《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先导型计划(2003-2007年)》推动了以跨领域课题为主题的通识课程或学程,期望通过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领域计划资源的投注,陶塑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使其具备基础及核心能力,成为能适应未来挑战的全方位人才。《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2007-2010年)》旨在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通识课程教学;该计划将通识教育视为全校性的教育,作為全校性的课程脉络,发展具有系统性、融贯性、统整性的全校课程新结构,而通识核心课程则是其中一个基础性的项目[1]。《现代公民核心能力养成计划(2011-2014年)》强调公共性、自主性与多样性精神,倡导伦理、民主、媒体、科学与美学等五方面公民素养,建构了社会参与式学习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成效评估,促进了通识课程多元化。《科学人文跨科际人才培育计划(2011-2015年)》直接诉求跨科际的教育目标,还特别强调面对当今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或议题,推动学理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发展,建立“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循环往复的学习模式等[2]。此外,为了提升技专校院的学生竞争力,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还于2015年推出《补助技专校院推动通识课程计划》,其中针对教学内涵改革,罗列了学生应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国际移动、逻辑思辨、沟通表达、问题解决、鉴赏美感与探索创造(后修正为创新思维)[3]。

(二)重视通识教育的经费投入

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每年对高校通识教育的投入以千万计,为改善高校通识教育的软硬件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撑[4]。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委托通识教育学会于1995年形成的《通识教育中程五年(1996-2000年)改进计划》,预算为3.9亿元台币,其内容共分八大类:课程规划与设计、教学方法之改进、教材编撰、教学研讨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识季刊与白皮书、通识教育评鉴、通识师资培育等[5]。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补助优质通识课程(后续以公民核心能力课程补助),促进了各高校规划并改进通识教育课程,并纷纷办理通识教育研讨会。2000年,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与推动科技发展的专责机构,以130亿元台币的预算共同推动《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次年,为提升大学部基础教育与通识教育水准,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在此计划项目下进一步推动《提升大学基础教育计划》,连续执行了两梯次的四年计划,投入了近10亿元台币的经费,补助各高校近150个改进通识教育的计划案。2006年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大幅提高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关经费的编列,原本每年约1亿元台币的经费增加到3亿5千万元台币[6]。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及区域资源中心等的补助项下,通识教育的教学环境与资源也获得相当的投注。

(三)建设通识教育共生机制

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通识教育学会以及大学相关教师与主管等各方面所形成的互动与推动机制,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除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评鉴机构,还设立了通识教育计划办公室。通识教育计划办公室的职责是推进创新议题的开展、资料中心的建立、期刊出版补助、网站的架设统整,以及引介境内外学术界的新兴课题和研究取向,改善既有的教学内容,并促进知识社群的形成与资讯的传播等。许多热心于通识教育的学者于1994年成立的通识教育学会,通过举办研讨会、年会,出版《通识教育季刊》、《通识教育学刊》与《通识在线》等,不但影响了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与实务改革,同时也督促台湾当局对高教政策以及通识教育方面的重视。从1995年起,通识教育学会与各高校每年合作举办两次“通识教育教师研习营(研习会)”,每一届的主题与时俱进,均不相同。台湾通识网的建立与杰出通识教师的选拔等,也从诸多方面提升了教师通识教育的水平。台湾高校除了建立本校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外,还建立了通识教育联盟,如高雄地区五校通识教育联盟、南台湾大学校院通识教育策略联盟、中台湾技职通识发展联盟等,促进了联盟成员的共同成长。

(四)开展通识教育访视与评鉴

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很重视通识教育的推动,把通识教育列为大学评鉴的项目之一,并委托台湾通识教育学会进行通识访评。1999年,13所公立综合大学、17所私立综合大学、12所师范校院、16所单科校院,共计58所高校全面接受通识访评;结果以等第制公布,分为优、良、可、待改进四个等第,每组都有近半数学校被评为后两个等第,促进了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2001年,又先后选出11所科技大学和19所技术学院进行通识访视[7]。2004年,臺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实施《大学校务评鉴规划与实施计划》,首度将“通识教育”列为单独评鉴项目。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委托通识教育评鉴小组于2004年对7所研究型大学进行的通识教育评鉴,2005年对9所师范大学进行的通识教育评鉴,以及2005年大学总体评鉴“校务类组─通识教育”、2006年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体育访视“教学与研究类”、五年一周期的“大学院校系所评鉴”、对获得研究卓越经费补助的大学进行通识访评等,这些都为高校改善和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劲动力。通识教育评鉴不仅有融入式评鉴、外部评鉴,更发展了单独评鉴、自我评鉴和后设评鉴等,同时重视创新与差异化的质性评鉴,弥补标准化的量化评鉴的不足,强调“以学为本”的评鉴理念及“学生学习成效”评鉴方法,有效遴选优质课程与学程,引导高校达成各自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目标。

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趋势

为了从处于根本的大学文化建设着手,让大学重新检视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与发展成为了台湾提升高等教育品质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台湾各高校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深化通识教育,提升通识教育品质,并为此推进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与改革实践。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与规划,引领通识教育改革

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是由原先的共同科目转型,并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理念而发展,各校的通识教育理念与具体实施有共性之处,但也出现了通识教育与博雅教育的理念辩论与解析,以及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对通识教育主张的差异。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公布的《技职教育白皮书》认为: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统合教育,使价值与知识统合,感性与理性融合,人文与科学结合,个体与环境共生共荣,将此结果落实在个体身上,使个体获得精神充实与全人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有意义关怀[8]。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已经从重视全人教育,即重视自我经验、人文道德层面的教育,逐步加入了对科学、科技和社会层面的反思和检视。在通识教育理念的观照下,台湾高校通识课程的规划大致可分为“分类选修”模式、“核心课程”模式,或两者兼具的折衷模式。“分类选修”模式以达到广博摄取知识为目的,“核心课程”模式则是以深化通识教育为目的。大部分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形态实际上是“分类选修”模式与“核心课程”模式的综合。

台湾清华大学长期致力于通识教育的理念探讨、规划与推动,其通识教育宗旨为:弘扬清华大学之校训精神,兼顾传统与当代、人文与科技的学术传统,鼓励原创性探索;落实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规划丰富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多元能力;面向全球化竞争,重视全球与在地的关联意义与对话,致力于多元文化理解、社会关怀及行动参与。通识教育的核心向度与课程规划都要努力彰显学校的精神与目标。核心通识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进入当代知识入门之基础与根本课题,包含六个规划方向;通识选修课程则是在核心通识课程基础上的进阶课程群(或学程)设计。依此脉络,通识教育中心订出六大项通识多元核心能力:自我了解与沟通表达、逻辑推理与批判思考能力、科学思维与反思、艺术与人文涵养、资讯科技与媒体素养、多元观点与社会实践[9]。此六项核心能力是各门课程教学设计与教育实践的指南,使台湾清华大学校内各项教育上下连贯、层次井然。

(二)完善高校通识教育组织体系,保障学生适性发展

台湾高校的规模普遍较小,由于教育资源与学分的限制,发展通识教育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以及学科专业结构,在学校内部建立通识教育课程的权责部门,体现其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与特色。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大致具有三个层次:学校高层,提供通识教育发展的愿景、财政及人力上的支持,由校务会议通过通识教育实施要点,由通识教育会议管理课程相关的财政、处理不同院系及部门之间的人际事务、设计具体的学术方案;学校中层,包括共同教育委员会、书院、通识教育中心、师资培育中心等,以及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教师评审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经费稽核委员会等,主要负责设计、实施、评鉴、更新、推广与宣传通识教育相关课程及活动,并提升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师层面,包括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领导与管理,以及对通识教师团体的影响。此外,台湾高校还利用联盟合作、远程教学、巡回讲座、教师教学工作坊、研习营、与特色教室,发行通识教育相关教材和刊物,建置通识教育网页等,完善通识教育机制与环境保障。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原称“共同学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共同学科”的教学范围逐渐扩大为涵盖大学通识教育的诸多方面。1989年台湾清华大学决议将“共同学科”名称改为“通识教育中心”,隶属于人文社会学院;1992年经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核准,“通识教育中心”成为规划与推行通识教育的专责单位,此改制是台湾高教界的创举,也显示了台湾清华大学当时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与长期投入的决心。1995年台湾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决议,“通识教育中心”隶属于新设置相当于院级的“共同教育委员会”。为整合资源投入通识教育,台湾清华大学于2013年成立校级“通识教育会议”,由教务长、学务长、各院院长、学生与相关代表参与,由副校长担任主席,通识教育中心为执行单位,做为本校通识教育的最高决策机构。2015年“共同教育委员会”改制为“清华学院”,以推动大学部通识教育的整合[10]。

(三)实施通识教育跨域整合,促进培养学生多元软实力

跨域整合是台湾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强调面向当今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或议题,推进学理与实践的结合。通识教育本身就是跨领域的教育场域,需要开展跨领域的教育活动。通识教育通过提供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希望学生通过知识的通博融会,培养跨界思维与学习方法,达到人格的陶塑。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跨域整合课程包括:推动以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HS(Society-Humanity-Science)、全球化、多元文化、当代性、永续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性别平等跨领域课题为主题的通识课程或学程;推动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型学程、“问题解决导向”和“行动导向”等融合学术与生活世界的整合型课程、通識教育课程的整合型学程以及作为全校课程整合基石的核心课程等。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理念为“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期望以通识课程为平台促使学生接触多元知识领域,培养跨领域视野与涵养,以应对当前日趋复杂的社会与知识跨界发展需求。台湾清华大学持续推进核心通识与进阶多元通识教育,还通过《各学院支援自然科学领域通识课程作业要点》的实施,促进跨院系师资支援与课程联动改革,鼓励更多理工领域教师开授适合非理工背景学生的自然科学领域通识课程及编写教材。在专业与通识的整合学程规划上,规划了能源、生科、资讯及整合性议题等学程,展开学科间的对话,提供学生更宽广的学习视野。通识教育中心还配合清华学院的校园生活、名家启发及社会关怀等三大主轴,规划多元的通识课程,使生涯探索、服务学习、社会探究与跨界探索等通识教育特色课程,通过加入清华学院元素后实现贯穿整合。

(四)设计更系统多元的学习资源,保障学生本位的通识教育

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在高校推进全校课程地图的概念与作法,指导高校以核心能力、基本素养为轴线,建立收纳全校所有课程的座标,将通识课程以及不同领域的专业课程,整拼入同一个资讯系统内进行各类串联工作,组合成数量众多的课程群组,以作为学生学习路径指南。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还实施优质通识教育课程的补助与辅导,促进通识课程丰富内涵、延展深度,通过知识的、方法的、实作的、反思的等等多种类型通识课程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建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本位的教学历程铺展,因此更重视师生互动,也尽量营造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的环境,包括使用全校课程地图、学生课程日志,推动助教制度的实施,采用MOOCs、翻转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模式,优化学校软硬条件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台湾高校还建立严格的通识课程审核机制和退出机制,以有效保障通识课程的质量[11]。

核心通识课程是台湾高校推行通识课程的主流作法之一,其长远意义在于提纲挈领,进一步引导通识选修的转化与系统化。台湾清华大学自2001年起在台湾高校中率先推行通识课程改革,历经四年的规划与一年试验,完成核心通识七向度课程规划的阶段性任务,其规划原则包括:学门基础知识与思维取向、跨学科向度知识整合及议题导向。核心通识的七大向度包括:思维方式、生命探索、艺术与美感、社会文化脉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经典、历史分析。学生选修核心通识课程的规定为,自七向度中任选五向度,并于五向度中各至少修习一门课程。学生根据对核心通识课程的修习兴趣,可再利用课程群的引导,在通识选修课程中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更具系统性、进阶性与专业性的学习。进阶多元通识则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三大领域,各领域又有细分类别。要求理工领域学生至少各修习4学分的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通识课程;而人文社会、科管领域学生则分别应修习至少4学分、5学分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12]。

(五)开展书院教育,培养多元智能人才

台湾书院教育是高校仿照欧美国家教育制度自主建立的教育制度,是台湾高教近年来的重要改革试验。书院教育的目标和通识教育类似,但其特色在于整合正式课程、住宿环境、自主学习、氛围营造和文化形塑,实现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在同一教育目标下的整合运用,以期培养具有多元智能的学生。台湾高校最早设立书院制的,如政治大学的“政大书院”(2008年建立)、清华大学的“清华学院”(2008年建立)、东海大学的“博雅书院”(2008年建立),在具有通识教育热忱的校长和教师的积极运作下,书院办得有声有色,并影响了一些大学陆续加入设立书院行列。其中,有些大学书院招生名额较少,参与书院教育的教师也不多;有些大学则采取普及精神实施书院教育,实施规模较大。

臺湾清华大学清华学院面对国际与社会变迁,本着教育理想,根据“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校训,规划设计各有重点的书院。其中,厚德书院以服务学习的课程及活动,体现社会关怀的精神;载物书院以跨领域多元学习的课程及活动,厚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天下书院以培养参与国际事务能力及行动力为目标。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志趣或学习目标选择进入一个书院。清华学院所有构想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希望营造出一种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自治管理、合作沟通的核心能力,协助学生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例如,将宿舍纳入教育的体系,提升宿舍的软硬件品质,使其兼具生活、学习、社交、辅导等功能,提升学生的沟通、思辨、自治与领导的能力。此外,清华学院很重视让有共同兴趣与想法的学生聚集发展成小组或社群,相互支持与鼓励,积极热忱地探索个人、社会和世界;还重视通过提供各种资源与机制,开展基于教育目的、体现知识辅助的学生社会实践。

三、结束语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在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下发展成效显著,但未来的发展还需促进学校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在实施层面的确切落实。根据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评鉴的反馈,相关高校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如:通识教育定位与宗旨不够明确、课程地图不完善、课程审议过程较松散、以学生为中心与成果导向的评估机制不够健全、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品质的机制尚有欠缺、校长主持与院系的参与程度不足、不能积极面对组织改善与行政运作困难等。相对于其他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在通识教育的推行上已相对居于优势,但其通识教育仍从多方面寻求改进,如:跨院系课程规划与教材建设、以课程群建设密切核心通识课程与选修通识课程的联系、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建立跨学院教学团队机制及促进更多教师的深度参与、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生学习、搭建平台开展多层次多组合学习、定期检查与完善教学辅助机制等。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盘根错节,但随着对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影响学生一生的基础核心教育这一认识的日益深入人心,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在各方的反思改进与持续努力下将日益成熟,其不断探索所获得的经验值得大陆高校深入地研究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2007-2010年度)[EB/OL].(2006-04-01)[2017-8-10].http://www.docin.com/p-391866731.html.

[2]厉越.中国台湾地区科学人文跨科际人才培育计划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5):107-112.

[3]台湾“教育部”.补助技专校院推动通识课程革新实施要点[EB/OL].(2015-03-20)[2017-08-10].http://www.docin.com/p-111221747

0.html.

[4]廖霞.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12.

[5]王俊秀.通识教育中程五年(1996-2000年)改进计划规划案[EB/OL].(2007-05-01)[2017-08-10].http://www.chinesege.org.tw/ge

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59&Sn=424.

[6]廖蕙玟.忆来时说去向[EB/OL].(2014-05-01)[2017-8-10].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5&Sn=72.

[7]马星,董垌希.“以学为本”:新一轮台湾通识教育评鉴探析[J].高教探索,2016,34(10):81.

[8]马早明.通识教育台湾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趋向[N].中国教育报,2012-09-28(7).

[9]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理念宗旨[EB/OL].(2017-01-01)[2017-8-10].http://cge.gec.nthu.edu.tw/center-2/.

[10]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成立与沿革[EB/OL].(2017-01-01)[2017-8-10].http://cge.gec.nthu.edu.tw/center/.

[11]于 .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53.

[12]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通识课程简介[EB/OL].(2017-01-01)[2017-8-10].http://cge.gec.nthu.edu.tw/course/.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发展策略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