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发展趋向分析

2018-05-30杨晓阳

高教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发展趋向政治意识意识形态

杨晓阳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社会转型的持续加速,这些就像一把双刃剑,给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师生政治思想状况呈现出理智与实际、矛盾与困惑的发展趋向。把握师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保证。

关键词:高校稳定;意识形态;发展趋向;政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045-03

Abstract: The deepen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form, the expansion of the pattern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re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which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current college ideological field.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stat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ws the trend of reason and practice, contradiction and confusion. To grasp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 political guarantee of the higher school's adherence to the socialist orientation.

Keywords: university stability; Ideology; development tendency;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所表达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认同与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義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党的十八大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统一全党思想、凝聚中华民族、实行思想领导、推进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从世界范围来说,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不断交融交锋,网上舆论格局日趋复杂。所有这些导致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日益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仰并认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趋于弱化、淡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分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各种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科学文化的殿堂,是学术与思潮的前沿阵地,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教育源与辐射源。各种思想意识的碰撞都能在高校师生群体里得到最为敏感、最为集中、最为迅速反应,因此高校也是各种社会思潮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沿地带。正如马克思所说“头脑中发生的思想过程,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在开放环境下,社会思潮激荡,多元价值观冲突,这些势必给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趋向可谓是理智与实际、矛盾与困惑并存,表现形式也异彩纷呈。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向:理智与实际

首先,广大师生的政治感知日趋理性化。传统的政治意识正在淡化,民主政治和发展观念日益加强,政治视野开阔,政治辨别力不断加强。

当前政治的权威性在大学师生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高校师生对国家政治职能有了新的认识,心理上对政治权力的崇拜正在不断减弱。广大青年学生心理所崇拜的人物不再是一些政治明星,而是一些成功的企业老板。这种心理上的改变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变化。而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特别是国家全面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之后,广大青年的关注点已渐渐从之前的政治生活转移到经济利益上来。高校中广大师生更关注的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国家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由此他们对国家的政治职能产生了新的认识,政治是一种管理,同时也是服务的观念在广大师生中已逐渐形成。

当前师生的民主政治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强调各市场主体依照规律平等竞争,公平交易。随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公民的平等、自由、民主意识和政治意识逐渐增强。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以此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新时期人们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与社会主义民主观相适应,广大师生的法制观也逐渐加强,在社会生活中法律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表明广大师生开始确立依法有序表达意志和要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当前高校师生的政治视野变得更开阔,他们不但关心我们国内的政治形势走向,同时也非常关注国际的政治格局。闲暇之余他们更乐于去探讨世界的发展局势等重大问题,对于中国在目前世界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形象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也是他们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的具体体现。

如今广大高校师生已经能够比较冷静的看待和思考国内政治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比较容易被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思潮左右。这些都说明他们对于政治的鉴别力在不断增强,对具体政治问题的分析也更趋于理性化。

其次,师生的政治情绪趋于理智、稳定,政治兴趣相对减弱,政治热情较以前相对低落,政治生活不再盲从,自觉性增强。

高校广大师生以往那种激昂的政治热情正在逐渐减退,但是对于个人的民主参与感也在减弱。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政治现象已不是非常关心,但是对于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关注度依然较高。他们对于个人事业发展上的追求远远超过对政治上的追求,这一方面与当初特殊时期师生对政治的狂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出现这样的政治心态,说明了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确定对广大师生对政治的盲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广大师生的政治情绪还存在不稳定性。

在政治生活中,大学生不再盲目服从,政治态度趋向自主性和现实性。这说明了目前高校中广大师生在政治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状况已经彻底改变,他们对国家媒体中发出的一般政治号召不再是轻易的盲从,而是对出现的许多政治现象自己经过认真的分析后再做出判断和选择,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在政治上的自主性。同时,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空谈政治思想,而是开始习惯从复杂的政治现实中探求政治发展规律,进而寻求解决答案,这充分体现出他们在政治上的现实性。

再次,广大师生的政治意向趋于实际,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政治倾向呈现多元化。

当代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加上个人不同的成长环境,广大高校师生在政治信仰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大多数师生能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能够正确认识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前景信心满满。另一方面,也有少部分大学生态度不坚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前途持有怀疑的态度,甚至在青年学生中还有信仰虚无主义的人存在。

他们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但是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他们主要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一系列政治问题,一些大学生把学习期间加入共产党、评选先进个人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这就说明部分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实用性、功利性的特点比较明显。他们往往以自我利益和个人发展为出发点来看待政治进步,甚至不少学生把追求政治进步视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表面上政治热情高涨,但实质上政治觉悟仍处于浅层次上,并且带有明显的幼稚性与不成熟性。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党分子培训班学习,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过这种形式锻炼自己的能力,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但现实政治评价还是积极的。

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矛盾与困惑

首先,当前高校的部分师生的政治感知是感性的、片面的,他们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特别是对某些重大的政治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当国家政治领域中出现某些消极现象时,他们不能够理性分析,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政治上存在很不成熟的一面,因此很容易出现因为某个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而卷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设计的政治活动中。另外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上、手机中经常会流传的一些“小道消息”、“谣言”等,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媒体素养、缺少足够的判断力,又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奇心,如果对于那些流传的不良信息不能正确分析把握,情绪上特别容易会产生一些波动,甚至还会因此作出一些不当的行为。

其次,当前高校部分师生的政治情绪既有逐渐稳定成熟的一面,也有容易冲动的一面;在政治方面既存在积极进取的因素,但是惶恐、低落的消极因素也同时存在。他们敢于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矛盾,提出当前我们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通过认真思考与分析,给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这说明了广大师生在政治情绪上已趋于成熟。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师生,他們没什么政治抱负,甚至存在政治倾向偏离的现象,这又说明高校中仍然存在一部分的师生,他们没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谛,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

再次,在政治意向上,存在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表现在政治价值观上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从政治价值取向来看,广大师生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个人功利结合起来,从讲究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主义,把注重理想追求同现实功利追求相结合。目前一种新型的“合理利己主义”正在成为高校师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价值取向,“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这种价值取向的普遍观点,它的存在就导致师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不是集体或社会的利益。

从政治价值评价标准来看,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对自己的标准与对别人的标准不一致,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他们在要求别人时习惯采用集体主义的标准,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这充分反映了目前广大高校师生政治心态具有复杂性。

从政治价值观念来源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运行,高校中师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广大师生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特别是伴随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国家一直在对我国进行思想意识渗透,各种思潮和意识观念通过现代传媒不断涌入国内,他们推崇的民主政治、人权制度等极具政治迷惑性和欺骗性,导致广大师生在面临政治价值判断和选择时迷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论断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我国高校的政治属性。因此高等学校务必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观念,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在师生中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正视当前意识形态的现状,正确把握师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发展趋向,更加有效的加强对师生的积极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时代改革的洪流,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事业永不变色。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罗双燕,陈功江.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策略探究[J].学术论坛,2015(4):160-163.

[5]邓昌大.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的路径[J].高教学刊,2015(17):146-147.

[6]廖善光.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23):222-223.

[7]赫铭,牟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20115(07):90-91.

猜你喜欢

发展趋向政治意识意识形态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政治意识:政治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习近平缘何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问题
领导干部强化大局意识的三个维度
弘扬长征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