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醉其言 心醉其情

2018-05-29岳欣欣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语言

【摘 要】教学语言是教师传输教学内容、耦合教学环节、编导教学过程和最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任何科目都需要注意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为教“传递信息的载体”。美术教学因其处在艺术欣赏、美的体验等领域,除了通过“教”来传授美术技巧,更注重“育”来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关键词】教学语言;美术课堂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输教学内容、耦合教学环节、编导教学过程和最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礼记《学记》篇有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誓而喻,可谓继志矣。”教师如果善用教学语言,通过优美、精准的话语,可以起到让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的功效,让学生沉醉在语言所营造出的一种“审美空间”之中。

美术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科,更为强调审美。现代美术教学越来越强调要以审美教育为主导、素质培养为主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这对美术教师运用美术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成功运用教学语言艺术,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果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阐述教育语言的一般通义及功能,再结合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提出几种教学语言运用策略,以起到抛砖引玉,促进美术教育的作用。

一、教学语言的定义及功能

一般来讲,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各环节所运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最根本、最基础的手段,视频、录音、课本都足以传递信息,但是从教师口中所出、到学生耳入的语言,却是诸多传递教学信息载体中最根本、最不可或缺的。下文所说的教学语言,专指口头语言,即教师在课堂中在贯穿各学习环节、讲授学习内容、课后评价学生等时运用的语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美术教师的课堂语言有着以下功能。

一是教育功能,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语言这样的一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着知识的传递,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文化传承、习惯培养、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

二是启发功能,教师的课堂语言承载着多项任务,组织课堂纪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但最终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

三是反馈功能,教师的反馈话语是教师课堂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一种呼应,起着引导、激励、评价等作用。

四是审美功能,美术课堂语言具备对美的阐释与引导功能,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对美的原理加以阐释,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

《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中,将儿童的美术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而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象征期向定形期的过渡阶段。这个时候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自我沉浸式的快乐涂鸦,转而开始关注自己所创作的作品好不好,像不像和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要想展示教学语言的魅力,就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教学语言在课堂上的整体效应。

一是趣味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幽默的教学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美术教材所涉及的有水分水彩、中国画、版画、陶艺等多种门类,而不同的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相同。教师需要结合学习主体的心理特征,把握美术教学的特点,独辟蹊径创设教学情境,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才能增强课堂趣味。

二是巧妙精准的问题设计。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才长进”。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课堂中的问与答正是教师引领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思考解答疑问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科学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原有的美术知识结构难以解构教师抛出的新问题,矛盾由此产生,激发学生好奇心,将学生自然纳入教学预设路径中,避免强行引导的尴尬。

三是差异化评价,即评价语要因人而异。思想的互动、情绪的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教师评价环节无可缺少,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效果,露骨生硬的评价语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语需要掌握一个“度”,如何把握“度”却需要长期摸索实践,要学会分类。

小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在他们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一些评价手法已经沦为俗套,说了等于没说,没有实质意义。

四是点拨升华的总结语。“平庸的教师只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教师课堂小结不以为然,随随便便,甚至没有课堂小结总结语,给学生造成一堂课不完整的感觉。课堂小结要高度概括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对下次上课内容产生期待,争取达到“课已尽,趣未尽”的效果。

三、结语

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一张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以说,良好的教师口语是使人“继志”的前提,也是“善教”的标志。实践证明,教师高水准、精心修饰的教学语言能迅速拉近师生距离,有利于教学全程搞笑、有序开展。好不夸张地说,良好的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内心的工具,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要想改变课堂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生态,使课堂充满美的感受和魅力,就必须努力磨砺自己的语言水平,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精用巧用教学语言,這样才能实现课堂语言的艺术化。

作者简介:岳欣欣(1990.3-),女,山东省淄博市,工作单位:深圳市罗湖区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

参考文献:

[1]熊雪青,张建银.美在课堂·美术课堂教学观察与思考[M].浙江大学美术出版社,2016.

[2]张淑荣.论教学语言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运用[J].

[3]付文雯.谈美术教学课堂语言的重要作用[J].

[4]张颖.美术语言养成的教学策略探究[J].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语言
创意美术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