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8-05-29肖雪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语文教学

肖雪

【摘 要】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具有创新性、独立性、多向性、发散性、高智能化发展水平。有创意的人往往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不喜欢也不盲从跟风,随着时代的进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老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输送的责任,我们应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当前的学习,而且可以为他们的未来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学科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思维;注重培养

几年来,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教育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在教育的改革浪潮中,一朵绚丽的浪花以她独特的娇姿与其他浪花争妍斗艳一那就是一改过去单一地传授知识的教育为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这是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教育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一精神的体现。

小学是基础教育,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受到重视。现代教育的任务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语文是工具性的部分,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笔者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研究教材,探索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组织教学。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穷人》一文中的结尾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账子。”我们可以根据“桑娜拉开帐子”这句话设计一些训练,让学生“想象”桑娜和丈夫收养邻居西蒙遗孤时“对话”的情景。作为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作者、编者的反复推敲,有不少传神之笔,不少字词用得很准确,恰到好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字词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又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中一些动词,如抢、背、夹、跃、冲、滚等,可以让学生想象这几个词所表示的动作、姿势,并把不同的动作联系起来,使学生脑海里慢慢地浮现出一幅连续的紧张画面,从而加深理解当时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董存瑞的英勇机智。

语文教科书也包含许多思维方式,如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琥珀》一文,在教学中,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松球的条件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设想这些条件呢?这些条件不能形成松脂球吗?等等。

二、运用生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当老师在讲台上讲话时,他的语言就像一条小船,载着几十个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用语生动形象、具有广阔性、纵横性、多彩性,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教师领着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驰骋。例如教古诗《江雪》时,我们可用如下的导语:“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天空中像鹅毛,像柳絮,像白梅,像棉花的雪花打着卷儿随风飘荡,它们落在山上、树上,江上、房子上“一下子,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盖上光闪闪的银屑,这个世界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了。这时候,山上的飞禽走兽如何呢?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又如何呢?”这样,学生虽在温暖的教室里,但他們的思维却随着教师的描述到了一个雪花飞舞、银装素裹的世界里。

三、利用反诘,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与发散思维训练必须紧密结合。同样的思维是用正确的答案来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求异思维是探索同一问题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具体方法。反诘是动态思考的结果。它像鞭子,挥动一下,会让思维之马双脚跳跃,按着驾驭者的思绪奔驰前进。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所以我们要克服当前语文教学中提问的弊端,如问题太多,不能抓住要点,提问就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文章的重点。

如抓住一些重点词语设计一些问题,先诱导学生质疑,再运用分析、比较方法推敲词语,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教师可诱导学生质疑:“标题中为什么用飞夺,而不用“抢夺、夺取”?”这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维,无形中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如何写“飞”“夺”的理解。

四、体验生活,积聚创造思维的素材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过程。由此可见,思维能力的高低是与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深浅不可分的。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培养学生思维时要把指导学生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教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作文时,我先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由于学生有亲身体验,文章写得比较生动、活泼,思路也较为宽阔另外, 由于思维是脑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总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然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使他们不断获得“新发现、新见解、新成果”,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12期.

[2]《教育学文摘》2012.第1期.

[3]《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版)201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