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05-29苗丽军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运用小学语文

苗丽军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结合小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语文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运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不再只是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力求创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其中情境教学法因其自身的优越性,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情境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身心特征,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情感氛围,从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足够的情感关注和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和情境思维,从而在既定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创设情境?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情境式课堂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氛围是学习的重要条件,特别是语文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而这是认知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营造情境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习惯情境教学法。

比如《西游记》是学生们很喜欢的话题,大家通过电视的途径对其中的情节内容都非常熟悉,而且这些内容与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是相符的,在上《猴王出世》时,其文字的内容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多文字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老师可以将课文与电视情节进行结合,营造情境式的课堂氛围。老师让学生回想平时看电视时孙悟空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会想到从石头缝里磞出来的,然后老师让学生结合电视情境,想象猴王孙悟空出生时的情境,比如石头是如何裂开的,猴王出生时有什么不一样之处,猴王出生跟小孩出生有哪些不同,刚出生的猴王长什么样等,这样学生就将《猴王出世》这篇选文通过情境联想直接视觉化了,避开了古代小说文字的晦涩,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演示情境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需要视、听、触等多种知觉的结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表达和创造。我们现在的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多媒体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具备的很多优势,能够通过视、听、画面的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在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很多学生没有到过圆明园,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色、有多壮观、现在是什么样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不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圆明园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它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会感觉自己看到圆明园被大火烧毁,仿佛自己就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当然多媒体演示只是第一步,而在这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作文情境,比如“我心中的圆明园”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再一次加深对所看内容的印象,并且通过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它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聯系生活展现情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然而在都学中给学生真实的演示,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就能够给学生更深刻的记忆。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径,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文字无时无刻都在运用,我们书本上的内容、课堂上讲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跳出理论,减少纯理论的东西,而要更多的实际的东西,让学生认识实物,并且进行实际操作,这也是情境创设教学法的重点要求。

比如我们在上《落花生》时,老师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一块土地里,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一片叶子,它看上去似乎不好认识,但说出它的果实,大家都知道,它就是“落花生”,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它。然后老师鼓励学生们在这个情境中自我发挥,学生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了叶子,却没有看到落花生呢?”“落花生到底是长在哪里的呢?”有的学生见过生长的落花生,就会主动给学生讲落花生实际上是长在地下的,地上只是它的叶子,然后将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给自己的同学。有的学生会将自己的疑问如“既然是果实,那就是长在地上的呀”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很大的扩展,并且学生之间进行了自由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课文加深了对生活常识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运用多媒体和实际,让学生了解、参与到情境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侯德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才智,2014(05).

[2]郭振南.小学语言情境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05).

[3]侯改芳.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04).

[4]蒒飞.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4(05).

[5]张平平.语言情境教学有效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04).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运用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