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2018-05-29冯艳珊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影响

冯艳珊

【摘 要】在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对中学生施以音乐的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本文中,笔者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联系,首先阐述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对音乐教育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及学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学生成长;影响

音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在远古的时候,就有音乐的出现,人们随着音乐起舞,表达对风调雨顺的一种感恩之意,对丰收之后喜悦心情的表达。所以,音乐一直与人类发展史相伴至今,也可以说音乐是人类精神食粮,它可以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让人的心灵得到慰藉,所以自古就有高山流水有知音的美好传说。发展到现在,人们对音乐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感知到了音乐有开发智力,提高情商的良好功用,所以,人们往往用音乐来作为胎教。并且伴随着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要充分发挥出音乐的教育作用,促使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在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身心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大多数中学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不想再受到家长与老师的管束。然而中学生在心智上还是比较幼稚的,容易受到一些具有刺激性事物的诱惑。一是,有很多中学生面对诱惑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中学生还处在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的时期,对一些网络的诱惑、利益的诱惑很难抵挡,都会想去尝试,有些中学生由于抵挡不住诱惑,误入歧途甚至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样的现象屡有发生。二是,由于进入中学以来,学习的压力加大,比较容易自我封闭。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中学生一天到晚在学习,焦躁的情绪无以排遣,常常会使得他们情绪不稳定、暴躁、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等,出现大量心理问题。三是,现在的中学生中以独生子女为主,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重,不愿与人分享成果,也不愿与人分担责任。所以,要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带领中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性格,音乐教育在这其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二、音乐教育对塑造中学生性格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的精神

团结协作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之道,所以,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一定要从学生时期开始。音乐是涵盖了情感、表演、交流于一身,在组织中学生进行表演的活动中,可以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表达,并在团队的交流中实现团结协作、和睦相处。例如,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合唱的活动,比如,演唱《保卫黄河》等,这些合唱歌曲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并且合唱是分声部来演唱的,各个声部的演唱要求不一样,所以,在进行合唱排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讲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在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音乐教育可以提升中学生调整情绪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受到不良情绪影响的话,常常会让人陷入精神不振、茫然不知甚至是绝望的情形,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行为习惯,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很不利,所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中学生可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提到提高。不论是听着欢快的音乐还是舒缓的音乐,音乐都有自己的節奏,中学生可以随着节奏起舞,抒发自己的情绪,让他们融入到音乐之中,忘却烦恼。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音乐的作用,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会音乐疏导的方法,使中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高雅、美好的事物,就更能发展出高尚的情操,相反,如果接触的都是低俗与丑陋的事物,也就很难有好的人格发展。在学校的教育当中,一定要提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音乐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所提高,还可以培养出学生高雅的人生品味。

三、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学业的影响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得到放松,还可以有多种的用途。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讲述一些音乐的起源和音乐的典故,使中学生增加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会提高中学生对音乐及传统文化认识。例如,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琴曲给学生们欣赏,同时,给他们讲述子期与伯牙遇知音的典故,加深学生对曲子的理解,在这个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同时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美的英文歌曲给中学生,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二)音乐教育可以缓减中学生的学习压力

对音乐的欣赏可以让自己头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慢节奏的音乐可以舒缓一个人的情绪,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所以,在上音乐课时,音乐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比如《雪之梦》《月光》等,缓解中学生由于学生紧张带来的压力,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音乐教师要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在音乐的欣赏中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如终在人类生活中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人类从婴儿时代开始,音乐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特别是在性格塑造、传递真善美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运用音乐教育,让中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威.音乐教育中学生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J].戏剧之家,2014(17):72.

[2]廉莲.论音乐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0):21+23.

[3]刘晓辉.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4(10):111-112.

[4]李丽,葛超.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05):84-86.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