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5-29阎耀仙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摘 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而且这些能力会被带出学校,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当中用到,历史教学的这一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所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行帮助,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获得有益的知识。对于人类的活动来说,自信心、意志以及兴趣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学习历史的动力与源泉,只有热爱历史,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思维习惯;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很好地表达出教学的真谛,根据现代教学要求来看,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些都是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换句话说,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这样他们才能够进入科学的顶端。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对学习方法没有掌握,自己不会钻研问题的人。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历史教学的方向

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教学延伸到一定的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因此,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概念教学,将历史概念准确、科学的表达出来,同时要了解并掌握历史概念。历史教学除了要整体把握教材,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现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注意。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章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总结,主要为生产力迅猛发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生三大后果。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挖掘与分析,能够清晰的分析出三大线索,进而整个教材的内容也可以融成一体,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方式

(一)通过历史教育的实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历史教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更是对前人失败与成功的总结,以史为鉴就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作用体现。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教材,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对史实进行分析,将历史感和现实感科学的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发现历史并不是过往云烟,而是能够与现实生活接轨的。

(二)教育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对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在学习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课时,苏联签订条约后为了防范德国的侵略,进行了作战准备,同时抓紧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开发,将重工业迁到东部地區,这些战前准备为最终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我们可以与正在开发的大西北进行联系,同时组织同学们进行热烈的讨论,最终得出了满意的结论。我国对大西北的开发不仅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具有战略意义,并且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因由此可见,这一教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仅能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课堂教学注重讨论,充分利用历史材料

讨论能够很好的加强思维交流。而且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构建讨论情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对于遇到的难点老师进行及时的点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同时也丰富知识,此外,对于学生的分析、比较以及概括能力的提升和训练也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在学习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时,可以让学生对交战双方的胜负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上去分析问题,进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于遇到的问题,不能单纯地靠老师去点拨。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材当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站在全新的角度上,提出全新的要求,在课本中大量增加原始材料,同时配上相应的思考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充分的把握,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典型习题作为范例,给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同时教给学生解题方式。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知识。或者是选择一些有趣的材料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悟出历史道理。

(四)加强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全面阅读课本,正确的阅读方式是养成良好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的做法是列出阅读提纲,找出重点内容和语句,进而设计一些能提高水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习对文章或者是段落的概括,清楚的表达出文章的内容,之后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其次,对于遇到的问题应该学会独立分析,这样能更好的发现事物背后的问题,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形成一种竞争机制,给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避免出现老师一言课堂的情况,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学历史可以认识古今,明白是非,但是想真正的学好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用发展的意识去学习历史,将提高人的素质与推动社会进步作为学习标准,创造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培养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阎耀仙(1983-),女,浙江兰溪人,职称:中学二级,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许俊芳.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J].新课程(下),2016(09):187.

[2]王丽玲.论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57):136-137.

[3]李咏梅.刍议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159.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