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布置作业,精心批改作业

2018-05-29李慧芬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李慧芬

【摘 要】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拓展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减负增效”的关键环节。教师灵活的适时适量的布置作业,采用恰当的方式批改作业,对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科学教育;批作业

一、布置作業

1.巧妙增添作业的乐趣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课程改革强调:寓教于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情感的体验,必然会产生乐做的兴趣。针对学生这一特点,作业的设计要做到活、新、趣。设计作业,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将作业的内容编成故事、游戏等形式布置练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在作业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创造的乐趣,达到在“玩”中构建完善新知识体系。

2.精心设计作业层次

数学书面作业内容的选定必须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本节课知识的承上启下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打下伏笔。布置书面作业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达到既有利于能力弱的学生的矫正和达标,又照顾了能力强的学生的超前发展和能力培养。设计作业层次,既有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新知巩固性作业,即例题的模仿练习;又有综合性、灵活性较强并有一定变化发展的综合性作业,它是脱离模仿,沟通知识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练习。这部分练习设计是一些改错题、是非题、自编题、开放性题。努力做到精炼、巧练、趣练、有针对性的练和新、旧知识结合练。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设计了这样一组分层作业:简便计算:第一层 43x27+27 x57( 基本形式的练习),125 x(80+8)(灵活运用公式);第二层:25 x44(观察数的特点,将数44合理分拆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或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89 x101-89 (非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形式,需要把89补充完整为89 x1后再简算或把101分拆成(100+1)后简算,训练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215 x33+215 x46-215 x69(乘法分配律的推广)

精心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从基础知识着眼、基本概念着手,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及时纠正,加强指导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似的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的浅显易做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形成。对于中等生,采取从重点着眼、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智力性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于能力强的学生,采取从知识难度着手、重点着手,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系统性为主且难度稍大的作业题。以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和技巧性,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的欲望。

3.作业源于实践与生活

课堂作业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那么课外作业则是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走进生活,向社会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相关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二、批改作业

1.科学批改作业

每位学生做完作业后,都希望尽快知道自己做得对错,及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及时批改作业,迅速反馈作业尤为重要。如,随堂练习,当堂批改,批改作业中舍去简单打“×”、“√”。因为“×”、“√”既不能分析,找出作业出错的原因,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批改作业中,使用一些既定的符号将收到另外的喜悦。如,在出错的地方画符号△ 、~,待订正后,再画“√”,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2.适时面批作业

面批作业能使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能使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作业错误率较高的学生,适时地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效果更佳。教师定时到学生中去面批作业,指导学生圈出计算题出错的那一步,那个数;讲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边批改一边讲解,不单是进行知识的辅导,使之明确知道错在何处,错误原因及正确解法;还能及时的对其学习态度进行教育,指导学习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提出各种建议,同时还能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和作业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激发困难生学习兴趣。

3.及时复批作业

复批作业是学生订正错题后的批改作业。复批作业尤为重要。复批作业要讲究方法,作业订正时,要求学生写出解题过程。如订正填空、判断、选择等题时,让学生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这样就能展现学生解题的思路,从而就知道学生错在哪一环节上,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辅导,同时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另外,在学生订正时,还可以不要学生订正原题,而是在原题的基础上作一些变式,再让学生解答,更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该题型了。学生解完后,教师对学生这类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了。

数学作业要充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做到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实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教师利用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会反思,学会实践,学会总结,把作业布置与批改变得更有意义、更充实,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例谈[J].张有明.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24期.

[2]让课后作业成为数学精彩的思维体操的研究[J].李兴林.成才之路2015年18期.

[3]数学学习从习惯抓起[J].崔庆华.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用“科学教育”浇灌祖国的花朵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