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兴趣爱好

2018-05-29蒋建英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蒋建英

【摘 要】新课改大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对基础教育要求越来越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效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而不是去“迎合”老师的问题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一定要改革其观念,提高对引导的正确认识。一旦学生的興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以兴趣为切入口、以生活化教学为切入口、以联想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促进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教学教学;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一、以兴趣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数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其较为枯燥,对小学生而言其学习内容也较为深奥。课堂上要是跟不上教师的脚步,久而久之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抬头看到那些阿拉伯数字就觉得头痛,畏难心理较为严重。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源泉。如果置学生兴趣于不顾,那么教师怎么引导,学生也都是无动于衷的。因此,教师可以兴趣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大部分小学生比较好动,课堂上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呆在座位上。在学习认识角及四边形时教师可让学生10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向他们提供一些硬纸条及图钉让他们自己制作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比一比哪个小组组成的形状多,对胜出的小组给予奖状或发放铅笔、本子等小奖励。这样一来,学生既加深了对四边形的认识,又让他们在乐趣中发现了四边形的特征,即四边形有四条边及四个角。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思维得到了扩展,课堂效率也明显有所提高。

二、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α耍?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三、重视情境创设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小学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四、明确定向,培养创新

问题定向是指在全面分析问题情景的基础上,确定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面对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觉察其中不正常的状态、不和谐的关系、不稳定的变化、以及觉察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内在统一关系的共同性。学会从“问题情景”中分离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还要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使问题明确化、具体化、逐步学会抓住问题的要害提出实质性的问题。 如上述列举的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要抓住契机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产生突破、创新、定向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梳理、定向、突破、创新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上述讲解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通过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继续巧设悬念、增设疑问,不断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寻找、发现新问题。这时学生有了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推导经验,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边操作边思考,通过不断的探索、操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启发,可以想到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总结出要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首先必须把梯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再根据转化前后两种图形长、宽、高、上、下底、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次,在定向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又通过不同的途径突破、创新地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定向出一些突破、创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的见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思考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达到了定向、突破、创新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兴趣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