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8-05-29方成军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

方成军

【摘 要】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应策略,促使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达到最高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意义;教师作用;合作评价

一、合作学习的地位与意义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体育教学中的互动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动作质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合作意识不强

随着合作学习的越来越重视,老师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导致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也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合作任务不明确

合作学习主要是让小组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难题。有些教师在一堂课中安排了多次合作学习,不管内容多少,问题大小,只求场面热闹,让学生对于合作学习也变得越来越盲目,甚至有些敷衍了事。

(三)合作分工不恰当。

合作学习应该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是合作成功的保证。但现在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没有小组合作的成分,这是老师没有恰当分工惹的祸。没有分工,缺少配合,“合作学习”变成了“个人学习”。

(四)教师的评价重点不合理。

很多老师往往片面理解评价的目的,只关注最后结果的评价,而忽略过程的评价。以对动作技能掌握程度好的学生、小组间竞赛优胜组作为衡量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样的评价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本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研究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策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聆听别人的谈话,了解别人的感受,加深同学间的感情。同学之间的思维方式尽管不同,但合作着一件事便有了一致的目标。

合作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能分担劳动、汇集几个人的智慧、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别人得到你的帮助,你我得到别人的帮助。

(二)合理安排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其自己的特征,他们的特征有相似的,也有不相似的,这些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小组的成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组合学习小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组合方法:自愿组合法、异质分组法、同质分组法、异性分组法。

如在教学复习立定跳远时,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实验班和对照班。他在实验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组合,同学间比一比动作的优美协调,比一比谁跳得更远,发现同伴动作不协调、或错误时,应该怎么做等学习方法进行练习。而在对照班中,则运用集体练习,教师指挥的练习方法。经过实践检测,实验班的成绩比对照班的成绩提高得更快。究其原因,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合作学习在教学评价上不仅追求“个人成功”而且要“人人进步”,使学生们知道不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这样就促进了学生间的积极互动,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其他同学的帮助指导下,成绩提高明显。由于合作学习采用学生互教互学,所以课堂上已不再是一个老师,而是许多小“老师”。而且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模仿、交流学法、纠正错误动作,能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教师的指导帮助。

(三)合作学习中的教师作用。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要具备对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合作学习中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四)合作评价要关注过程与个体。

我们合作学习时,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不断巡视,找到表现出色的个别孩子,在汇报时让他们来展示自我,进而得到大家的肯定,让他们更有成就感,同时也会对体育的学习更有兴趣。

总之,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参与”上下功夫,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国科技信息,2005.4

[2]侯海燕.体育合作学习教学禅式的研究与实验[J].山东体育科技,2006.04

[3]肖斌.试论体育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体育教学,2009.1

[4]徐晓红.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A,2011.2

[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方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五二一”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