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模式实施问题研究

2018-05-29梁丹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项目式学习教学

梁丹

【摘 要】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在项目式学习模式中学习是允许犯错误的,甚至是被期待去犯错的,因为这样才会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要想实现这一切,需要完善的计划和一个能够开展团队协作的环境。本论文首先简述了什么是项目式学习模式,继而就项目式学习模式实施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式学习在教育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它被认为是被动学习和机械背诵之外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项目式学习的课堂里,教师给出的问题必须由学生组成小组来解决。学生不需要背诵知识点,使之在记忆中存留,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他们在探索各种概念以及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过程中所需的资源。本论首先对项目式学习理念进行认知。

一、项目式学习的理念认知

项目式学习侧重与学习者自身来构建知识体系、自身形成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它属于建构主义学派的学习模式。项目式学习更多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赋予学习者更多的权利和相应的职责,主张学习者通过项目来完成、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在项目式学习模式中学习是允许犯错误的,甚至是被期待去犯错的,因为这样才会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要想实现这一切,需要完善的计划、和一个能够开展团队协作的环境。

二、项目式学习模式实施注意的问题

(一)具备相应的硬件支持

项目式教学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硬件基础上,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支持,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这对于专业技能的教学显得尤为突出。这就无形中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候只能以“空讲”或者视频教学的形式来讲解,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二)遵循一般教学过程

项目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像一般的教学课程这般按章节来教学,而是在老师带领学生做项目时,遇到相应的概念再进行讲解,所以一本书的很多章节几乎是打散后分散在各个章节,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A概念的理解必须在先了解B概念的基礎上而来,而B概念还未学习,因而,项目编排上还是得遵循一般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是如果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并不强的话,学习的效果就很难保证,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一旦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而一时又未能解决的话,学习的兴趣就会急速降低,从而导致厌学的情绪上升。这就要求老师在项目式教学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

(三)从“小”开始

设定项目式学习没有必要设定很多标准来遵循,而是从中甄选出最终要的目标,这样还能对主要标准进行聚焦,而且,对科目的兼顾也没有必要,就是要对某一个重点科目来集中突破。项目式学习这一方式最重要的是对项目进行研究的深度,而不是研究广度。当你规划项目式学习方案的时候,应遵循上述方案进行研究,而且,研究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研究到一定程度就抓紧进行实地调研,要在理论论证中加强各方面的思考,最大程度的挖掘潜在问题,正确一步到位,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我们在项目式学习的初期都应该从小做起,从每一个步骤踏踏实实的做起,每一个小的成就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成就,抓住一个点,将其深度的进行挖掘,研究,论证出来的结论也是一个大收获,而且,一般学生的定力也比较差,需要完成一些小的任务,增加对项目式学习的信心,为以后学习建立信心后才能逐渐的步入正轨,保证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这样就间接的促进了项目式学习方式的推广。

(四)关注关键技能

我们建议所有项目式学习都应该关注到以下这些成功技能: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同的教师、学校、家长和社区可能还会有自己认可的特定的能力,所以项目式学习还可以用以促进其他技能的发展,比如思维习惯、工作习惯以及一些个人素养(如毅力或创造力)。但我们认为,前述四种能力是任何人想要获得未来的成功都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

(五)善于反思和总结

在整个项目中,学生和老师应该反思他们在学习什么,他们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作为课堂文化和对话的一部分,反思和总结可以非正式地进行。同时,在项目日志中、在定期进行的形成性评估中、在项目的各个检查节点进行的讨论中,以及在学生学习成果的公开展示中,反思和总结都必须明确地包括在其中。对内容性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并思考如何在项目之外的其他地方应用这些知识。对成功技能发展的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内化他们对技能含义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发展这些技能设定目标。对项目本身的反思——它是如何设计和实施的,可以帮助学生决定他们如何设计与实施下一个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应用得当,项目式学习成效卓著。但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产生两种问题。第一种,我们会看到很多打着 “项目” 名义的作业和活动,但这些并不是真正的项目式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受到损害。另一种则是对那些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老师们,这种学习方式会带来事与愿违的效果,导致大量的时间被浪费,老师们感到很挫败,或者并未真正领悟项目式学习的精髓。长此以往,项目式学习很可能会变成又一个教育变革的时髦概念,被人们模模糊糊地还记得,却很少真正被实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项目中独特而又相互联系的各种任务,最终形成一个或一系列作品。而这个产品又可以反馈到现实生活中。将学科知识、概念、原理融入到项目任务当中,并能关注多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学习者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体验、感悟学科知识、概念、原理的过程。注重团队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项目产品。

参考文献:

[1]李霓虹;小学项目式课程的实践研究初探[J];教育信息技术;2014年06期.

[2]王海澜;论作为学科学习框架的项目式学习[J];教育科学;2003年05期.

[3]吴献文;薛志良;谢树新;项目式课程教学中技能训练评价设计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11期.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项目式学习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