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

2018-05-29刘思奇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传承路径艺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刘思奇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汇聚了上下五千年的艺术劳动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式,是高职艺术教育的重要传承内容,但现阶段高职艺术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并不满意。本文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高职艺术教育的关联性分析,探讨在高职艺术教育工作中更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以便于各位教育工作者参考讨论。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汇聚了各民族的艺术成果,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需要更多人一起去传承与发扬。随着教育部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规范,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高职艺术教育的核心任务。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找出高职艺术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教育现状,找出适合在高职艺术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关联分析

(一)传统文化是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根基

高职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及艺术修养,使学生通过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塑造健全人格。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文化源动力,传统文化决定了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因此,高职院校若想通过艺术教育实现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将其作为艺术教育的内容依托,从中吸取营养并提炼精髓,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

(二)高职艺术教育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从某种角度来说,高职艺术教育是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部分,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构建文化传承体系、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方法。谈及“文化传承”,不少人认为将现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下来,就算是传承,但一些学者却认为,这种单纯的“记录”正是文化传承的大忌,“传”要求能够对传统的优秀文化加以挖掘与重现,而“承”则要求结合现阶段的时代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重构,将这两点合二为一,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

二、高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品鉴来培养兴趣

高职艺术教育的固有模式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声乐、绘画等艺术技能的训练培养,对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作用不明显。高职院校应该将更多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经典作品带给学生欣赏,通过课堂上的理解交流,来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以“音乐”为例,我国传统艺术中能传承至今的曲目相对较少,且很多在舞台上表演的地方性音乐已经空有其形而无其神,表演性质明显。虽说这种音乐形式可能更适合当下的音乐审美,但也容易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音乐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厌恶之情。因此,高职艺术教育中应尽可能避免对此类表演性音乐的鉴赏,而应引导学生了解欣赏真正的传统音乐艺术,例如高职院校可举办戏剧兴趣赛,组织学生排演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剧目,剧种的选择可根据地区进行,例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四川的川剧变脸等,如此学生能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美学魅力,体味音乐旋律中的开放性和美学格调,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使其能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和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强化传统文化的普及渗透

由于我国中小学生大多注重文化课学习,导致多数高职学生在艺术素养、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等方面相對缺乏;且现阶段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受重视程度尚不够,在教育模式及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均存在局限,无法满足当下的教育要求。因此高职艺术教育应了解学生的艺术素养情况,通过多个途径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例如可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向学生更好普及知识;线下主要是通过课堂、小型讲座等途径,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有初步认识,而线上则是通过线上课程形式,由教师从传统文化中优选出一些基础性、具有高艺术鉴赏价值的作品,收录到线上课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自主学习、理解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和文化重构能力。

(三)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代表方向,若只是单纯地欣赏、感受和记录传统文化,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还要求高职艺术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下时代相结合,如此才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古山水画、传统园林等文化类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园林注重山水结合的原因,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农耕文化,故人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也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学生应该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当下世界的先进艺术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重构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绽放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光彩!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高职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承的主要途径,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高职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及形式,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在高职艺术教育工作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品鉴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来培养兴趣,随后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最后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如此才能更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真正实现高职艺术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并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曾辉.高职艺术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J].知识经济,2017,08(1):153,155.

[2]姜群.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5,16(3):77-77.

[3]李海英.浅析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9(4):81-83.

[4]孙红蕾,王加鑫.国学中的传统艺术对中职学生个人素质的影响[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9):20-20,21.

猜你喜欢

传承路径艺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之道
工匠精神: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中的现代性传承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