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研究

2018-05-27张婷婷李新

西藏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

张婷婷 李新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被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处于信息化、技术化的大环境使得儿童青少年的活动空间由室外转移到室内,活动兴趣由各类体育活动转移到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上,加上教育改革的片面化,学生不但课业负担没有减轻,大部分的空余时间反而被学校各种形式化的素质教育活动所占用,身体锻炼也就只能在一周仅有几节的体育课上进行了。游戏法就是将“游戏”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将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主动学习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打造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趣味课堂。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各学校都积极开展了“阳光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这就更加要求体育课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而游戏法因其娱乐性、健身性深受学生喜爱,十分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游戏法有助于找到适合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使体育课更好地开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游戏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以侯马市10所小学的教师、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具体写作要求,在图书馆查阅论文书籍和期刊资料,另外在中国知网查询与写作相关的文献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20余篇相关文献资料,围绕“小学体育课”“体育游戏”“游戏法教学”等关键词为索引,查阅《体育教育学》《体育游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著作,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参照文献,引用经过效度检测的问卷内容,为研究佐证。随机抽取侯马市10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发放400份调查问卷,为确保真实性,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不通过其任课教师。为保证问卷的质量,学生填写时在旁指导。问卷回收386份,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374份,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率为93.5%.向这10所学校同样是五、六年级的教师发放40份问卷,收回4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95%.

1.2.3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回收之后,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研究体育游戏法教学开展的现状

表1 游戏安排的时间段调查表

表2 进行游戏的时间安排调查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38位教师中,认为应该将游戏安排在准备部分的教师有12人,占总数的31.6%;认为应该将游戏安排在基本部分的教师有7人,占18.4%;认为应安排在结束部分的教师有11人,占28.9%;只有8人认为是灵活运用,只占有21.1%.这就说明,侯马市小学体育教师多数将游戏教学安排在了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只用于课前热身以及课后放松。基本部分则很少用到游戏法教学。上课就只是单纯的上课,很少将游戏与技术学习结合起来。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教学观念陈旧导致的,教师教学思想更新缓慢。

从表2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教师大部分将游戏安排在5分钟以内,占总人数的47.4%;运用游戏时间在5-10分钟以内的有10人,占26.3%;运用游戏在10-20分钟的有7人,占18.4%;只有3人运用有时间在20分钟以上,比例最少,占有7.9%.由此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教师运用游戏时间安排在5分钟以内,也就是说只在课的准备部分或者结束部分会用到游戏教学,而很少将游戏教学用在课的基本部分。这就说明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体育教学,而没有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来运用游戏这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说明侯马市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仍是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游戏法教学在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并不是很充分,教师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表3 教师对游戏认识情况分析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34.2%的教师认为体育游戏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52.6%的教师认为游戏法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肯定了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说明这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有着一定的认知,但不是太深刻。13.2%的教师则认为游戏法教对体育教学没有太大作用,这可能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没有认识到体育游戏法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师本身的认知对游戏法教学的普及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并且在调查中发现认为游戏只是辅助教学并无太大作用的占了47.4%,说明他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深,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上课时以自己为中心,上什么课就练什么技术,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表4 教师对体育游戏运用程度情况分析表

从表4中可以看到,57.9%的体育教师会经常运用体育游戏来进行教学,只有7.9%的教师从来不运用。这说明体育教师对利用体育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当问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您会不会去了解些新颖的体育游戏组织方法和规则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使用的问题中,发现有42.1%的教师经常会去了解,52.6%的教师只是偶尔的去了解,只有5.3%的教师回答从来不去了解。这就能看出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体育游戏教学,但是不太重视或者说不太善于去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导致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使得体育课多为“放羊式”教育。多数是玩几个游戏就自由活动,或者是直接自由活动。教学内容过于单调,没有将游戏法教学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去。

表5 游戏内容来源调查表

从表5中能够发现,教师安排的游戏内容主要是依照课本进行游戏,这一部分的教师占有65.8%,而自主创编游戏的占34.2%.说明教师不注重自身学习,不更新这一方面的知识,不去主动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会造成游戏内容单一,游戏内容老化,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

表6 影响教师游戏安排内容因素分析表

从表6中可以看出,影响教师安排游戏内容的因素主要是游戏的安全系数,占31.6%;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学校的场地器材也是影响游戏内容安排的另一个主要因素,都占有26.3%;而依照教学任务和内容安排游戏的只占有15.8%.这就说明,教师只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和安全性,忽视了与实际教学的结合,游戏安排的内容没有针对到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课只是单纯的游戏或运动技术教学。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学校都有活动的场地,但是没有标准的操场。学生上课时会出现多个班级同时上课的情况,此时活动空间少,体育课开展不开,更不用说组织游戏教学。当教师在回答在进行游戏时是否会经常用到游戏器材的问题时,57.9%的教师回答是经常用到,36.8%的教师回答偶尔用到,5.3%的教师从来不用。这就说明教师比较重视借助游戏器材来完成游戏教学。而当教师在回答是否经常会缺少场地器材的问题时有71.1%的教师回答说经常缺少;这就说明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缺乏,这也是造成游戏无法经常开展的重要原因。只有少数几个学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场地器材缺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表7 游戏器材调查表

2.2 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了解体育游戏开展的作用

表8 体育教学中游戏法教学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分析表

根据表8的数据统计,被调查的374名同学中在回答是否喜欢体育游戏和是否喜欢参与体育游戏的问题中有92.2%和89.8%回答说喜欢;只有2.7%和4.3%回答说不喜欢。不难看出体育游戏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是很大的。

体育游戏的特点是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有一定的竞争性、变通性和简易可行性等。[1]毛泽东在给《新体育》杂志的题词中写到:“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2]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用合适的体育游戏,科学、有组织的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学生还会主动协助教师完成游戏组织。另一方面,由于体育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可能是因为害怕失败或者是性格腼腆,不愿意参加到游戏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帮助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大家“玩”在一起。

表9 体育课上对游戏的数量和种类需求度表

根据表9的数据统计显示,在被调查的374名同学中,体育课上不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占4.3%.喜欢玩1-2次游戏和玩1-2种游戏的同学占32.6%和22.2%.而3次以上及喜欢玩3种或3种以上游戏种类的学生占63.1%和73.5%.这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游戏种类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多进行体育游戏,带领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也对教师在游戏的创编能力提出要求。传统老套的教育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要更新知识系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体育游戏课的开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少部分同学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是个体差异,不便强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表10 学生运动后心理反应一览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游戏活动结束后,觉得非常开心的占79.7%,感觉一点也不开心的只占3.5%.由此可见,学生们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开心快乐的完成体育课程。在运动后感觉非常累的占3.2%,大部分同学觉得不是很累。说明游戏活动的强度不是很大,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运用游戏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刺激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体育教育资源投入少、体育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师专业素质低、学校场地器材缺乏、传统教学观念束缚是制约体育游戏课开展的主要因素。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在个人能力上不加强进修,导致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加之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最终导致侯马市小学体育游戏法教学开展状况不乐观。

只追求游戏的趣味性而忽视了与教学任务相结合以及与技术教学相结合。教师虽然知道利用游戏法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教师用新颖的游戏来引导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对此还不够重视,依然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

小学生的天性和心理特点能够使体育游戏教学更适应小学的体育课程,游戏法教学更适合小学生,而且学生的可塑性较高,只要开展得当加以引导,加强纪律性安全性教育,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丰富体育活动形式[3]。

3.2 建议

“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首先就要改变体育教学方法、方式,要发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不注入游戏的趣味,学校体育仍然是乏味的”。[4]这就说明了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应在课堂中重视引导和教育,并且重视学生的需求,强调通过游戏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学校领导要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工作上一些问题,支持教师学习进修,使教师加强自身修养,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投入。使学校教学进入良性循环。还应该引进新鲜血液,扩大专业体育教师师资队伍。

教师要不断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流。在设计教案时将体育游戏贯穿始终,将游戏与教材融合起来,使学生享受游戏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小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在游戏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安全措施以降低意外发生。

游戏内容的灵活性强,教师在创编游戏时应该带领学生一起编排。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设置的游戏中去。加强合作探究,使学生互帮互助。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互助团结、改善人际关系[5]。

[1]蒋秀红.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与体质训练,2016(9):207-208.

[2]杨桂玲.管窥体育游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4(12):61.

[3]汪兴伟.浅析小学体育游戏教学[J].体育时空,2015(19):88.

[4]黄绵成,李方姝,付晓蒙,等.“体育游戏”在成都市中、小学课改中的运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6):100-104.

[5]胡伟,蒲白.体育游戏的作用与效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147-148.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
废旧材料在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游戏中的应用与研究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分析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