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2018-05-23戴钰彬

关键词:提问评价课堂

戴钰彬

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精心设计问题和注重提问技巧两大策略。

关键词:提问;有效;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42-1

提问作为一种课堂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教学技能,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们的重视。而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和提问技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问题

在备课中,我特别注重问题的目的性,趣味性和层次性,保证所提问题的质量。

1.把握问题的目的性

问题的目的由教学目标所决定。我在备课时,钻研教学目标,在设计问题时经常问自己:“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我在设计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趣味的内容联系起来,设计出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白纸,先问学生:“这张白纸厚度是01毫米,那么将白纸对折3次后的厚度是多少?”学生将白纸对折3次后,马上回答:“08毫米!”我再问:“假如我们对折50次呢?会不会比你的人高?会不会比我们这幢楼还高?”提问后,学生们马上活跃起来,试着去对折白纸,“白纸折不动了!”“会比教学楼还高?”。当我宣布结果:“比太阳与地球相距的距离还远。”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如何计算的。这样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变得趣味横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问题的层次性

《史记》中曾说:“善问者攻竖术,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欺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由易及难是善问的标志,开始就问高难度的问题,往往把学生难倒,使他们失去兴趣;若先提一些浅显的问题作铺垫,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渐加大难度,就不会觉得太难了。

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且a=m2-n2,b=2mn,c=m2+n2(m>n,m、n都是正整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我是這样提问的:

(1)直角三角形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若把“一个角为90°”这个条件除外,还有哪个条件也能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

(2)怎样用“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定理呢?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平方和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题对于初步接触到勾股定理的同学来说,不容易理解,也很难想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因为他们在头脑中还没有形成对勾股定理的变形思考的准备,他们只是直观的认为只要通过判断a2+b2=c2确定△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但具体如何去做却很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的关键是在于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平方和的知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知识来确定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二、注重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

1.适时发问

提问要问在关键处。关键处是指授课内容的重点之处,或者是学生领会授课内容的必经启发之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频繁提问,问题太多会使学生陷入数学问题的海洋。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只能疲于应付。这样就无法达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2.静候回答

美国心理学家罗在1974年提出“等待时间”这个概念。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在提问与学生回答问题之间的等待时间平均为09秒。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生实际上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并构思答案。因此,许多课堂上常见的情景是,教师提一些简单的、封闭性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就匆匆回答。结果是,表面上师生互动热烈,实际上师生对话停留在浅层次上。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组织答案,等候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问题的难易而定。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应耐心等待,要沉得住气,不可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但也不能拖得太久,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注重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再好好想想。”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真棒!”“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提问的作用。

总之,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有效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成就高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提问评价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写字大课堂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