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湖南通道侗族芦笙传承研究

2018-05-21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芦笙侗族文化遗产

肖 伟

(湘南学院 音乐学院,湖南·郴州 423000)

芦笙是湖南通道侗族最盛行的民间传统乐器之一,是侗族人民举行各种集会、祭祖、祭祀“萨”神、“行歌坐夜”、“开款”、“讲款”、“聚款”及文娱活动的重要乐器。在通道自治县侗族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它伴随着侗族人民的音乐实践,蕴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芦笙音乐。2008年6月14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申报的芦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芦笙不仅是一种音乐文化,更是一种与广大民众的生产实践、宗教信仰、生活习性密切关联的音乐认知观与人生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趋势下,对于通道侗族芦笙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值得我们重点关注与思考。

一、通道侗族芦笙的历史发展脉络

芦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周朝已有记载。民间流传的侗族《龠登》款词将芦笙称为“龠”,分“同便”、“拉哦”与“格列”。《吕氏春秋·遇合篇》记载:“客有以吹籁见越王者,羽、角、宫、徵、商不谬,越王不善,为野音而反善之。”《说文·竹部》说:“龠三孔也,大者谓之笙,中者谓之籁,小者谓之药。”《风俗篇·声音篇》说:“龠乐之器,竹管三孔,所以和众声也。”款词中记述侗族对芦笙的称谓曰“龠”,并有大中小三号之说,古代越人喜欢吹的籁亦叫“龠”,也有大中小三种,二者不仅语音相同,语义也完全一样[1]。由此可知,侗族芦笙是古代越族的器乐——龠传承下来的,它发源于越国,流传至贵州古州(今榕江),后发展至湘、桂、黔三省交界的所有侗族地区。款词中所记述的地名“上洞下洞”就是现在的湖南通道县菁抚州、溪口、临口、下乡一带。现在湘、桂、黔交界的侗族所使用的芦笙不过就是在三孔的基础上发展为六孔、八孔、十孔,新中国成立后最多的已达十四孔,而称谓仍叫“龠”不变。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云:“辰、沅、靖州仡伶人以锦鸡插髻,农隙时,以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前导之,贮缸滔于树荫,饥不复食,惟就缸取酒恣饮,已而复歌,夜疲则野宿,至三日未厌,则五日或七日方散。”这里清楚地描绘了宋代时侗族“芦笙踩堂”的盛况。这种芦笙踩堂集体舞活动,在现在的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地区仍旧十分盛行。

明清时期,邝露的《赤雅》中记载:“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其管(实为六孔龠),长歌闭目,摇首顿足,为混沌舞。”实际上也就是芦笙踩堂舞。《大清一统志·柳州府》载:“侗族喜欢音乐,弹胡琴,吹芦笙······”清朝《绥宁县志》中有诗记载侗族风俗,“地僻蛮烟聚,林深犵鸟通。群苗欣跳月,庶草自从风。······是日芦笙合,非烟炮竹烘”。《靖州直隶州志》 (通道原隶属靖州) 中记载:“······侗每于正月内,男女成群,吹芦笙各寨游戏。中秋节,男女相邀成集,赛芦笙,声震山谷”,充分说明了通道侗族芦笙历史悠长,清晰生动地反映了通道芦笙文化的历史脉络。

17世纪以后,侗族文化逐渐与汉族文化融合,侗族芦笙流行范围大大缩小,致使侗族芦笙音乐在北部方言地区基本上消失了。而南部方言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外部势力难以大量渗入,因此,湘、桂、黔地区的芦笙文化才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政策,大力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2005年10月,通道自治县在皇都侗族文化村举行了隆重的文化艺术节,就是通道侗族芦笙节。2006年,侗族芦笙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通道侗族自治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芦笙艺术之乡”的称号。通道芦笙先后在北京少数民族文化调研、上海世博会、国际“非遗”节、国际“龙舟节”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演出,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但随着外来文化、现代艺术多元化发展以及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和影响,青年一代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文化认同的缺失、传承人青黄不接等原因,使得通道侗族芦笙逐渐滑向濒危的边缘,成为亟待抢救与保护的珍贵艺术宝藏。

二、通道侗族芦笙的传承现状

(一)通道侗族芦笙传承人

1.芦笙制作传承人——杨枝光

杨枝光,男,侗族,通道自治县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枝光八岁学会吹芦笙,他的芦笙演奏技艺乃是一绝,在湘、桂、黔侗族地区举办的各类芦笙赛事以及演出活动中屡获奖励。二十岁时,他开始跟随叔叔杨保贵学习制作芦笙。芦笙是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片、箍等部件组成的竹制吹管乐器,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繁琐。首先把木质材料初步制作成葫芦瓜形状的笙斗,在笙斗的上方接上竹管,用来含吹,然后把笙管按照两排而且是60-80度的角度插入提前做好的笙斗,在笙斗里面安装好簧片,后期安装一个音孔,最后用麻线捆绑起来。而制作器具共有大刀、小刀、钻子、钳子、松香脂、十四管校音器等达三十六种之多。芦笙的制作工艺都是祖传,且一般需要三至八年的磨练才能成师。但杨枝光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仅仅三年就成为了侗族村寨闻名遐迩的芦笙制作师傅。很多年过去了,他对芦笙的制作和芦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枝光不仅为侗族地区芦笙队制作芦笙,还长期为全国各地的文工团提供6管、8管、11管、15管、18管、21管等各种不同专业表演的芦笙。”[2]对侗族芦笙的制作与传承,杨枝光表示:“决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侗族的芦笙艺术文化愈发壮大,传之久远。

2.芦笙演奏传承人——石喜富

石喜富,男,通道陇城镇人,1946年出生于芦笙世家,精通当地所有的芦笙曲,现任陇城多管芦笙艺术团总编导,有“优秀民间导演”之称。芦笙艺术是融音乐、舞蹈、运动为一体的多元化传统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广泛性和观赏性。热情奔放、娓娓动听的音乐舞蹈不仅能让人惬意欢愉、心醉神迷,同时也可以促进村寨民众之间友好和睦,凝聚人心。随着民俗文化意识的逐渐淡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冲击,芦笙吹奏技艺的传承链条严重断裂。身为芦笙演奏传承人的石喜富意识到,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对芦笙吹奏技艺的保护与传承。2004年10月,他带领的演奏团队参加了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演出。2005年和2006年,石喜富率领的演奏团队连续两年获得湖南通道侗族芦笙节比赛一等奖。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通道自治县现有龙珍香、杨光彪、龙永三、龙珍女、杨焕娇、吴新烈、杨少权、杨通平、龙明全、吴凤荣、石兰娥、石章浓、杨兰英、潘建光、杨昌识、龙章泽、杨笑銮、潘建恒、杨新焕、杨应兰、龙珍祥、杨炳娥、石方意、杨柳吉等24位传承人。其中,70岁以上的4人,60岁以上的3人,50岁以上的12人,40岁以上的5人。由此可以看出,现今芦笙艺术传承人的年龄段以中老年为主,青年一代极少留在当地延续和传承这门传统技艺,芦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二)通道侗族芦笙传承曲目

目前可搜集到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地区传承的芦笙曲目数量并不多,现存于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

1.《前奏曲》:通常是芦笙比赛主办方当地芦笙队率先进场时演奏的曲目(见谱例1);2.《召唤曲》:主笙队演奏,召唤各客笙队候场;3.《集合曲》 (《同梗》):当某寨芦笙队受到外寨邀请要外出比赛时,必须先由领队登上鼓楼吹奏《同梗》,寨上芦笙手闻声赶到集合地点,准备出发4.《上路曲》 (《同拜》):当芦笙队集合完毕后,由领队吹响《同拜》曲,队员们闻声列队,出发上路;5.《迎宾曲》 (《引轮》):当主寨芦笙队邀请客寨芦笙队比赛,客寨队到达主寨前时,主寨芦笙队便吹起《引轮》欢迎客队进寨(见谱例2);

谱例1:《前奏曲》

谱例2: 《迎宾曲》 (《引轮》)

(三)通道侗族芦笙的传承现实困境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侗族社会生活的变迁,通道侗族芦笙由初始形态演变为一种集器乐、舞蹈、运动和社交于一体的大型民俗表演艺术。虽然通道自治县致力于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当前对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还做得很不够。

1.芦笙传承人才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经济建设之中,削弱了对文化事业的关注。老一代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审美观念不断转变,对传统的民间艺术不感兴趣,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习和传承芦笙艺术。加之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加剧了芦笙传人的流失。侗族芦笙传人青黄不接现象日益严重。

2.民族文化认同缺失

任何音乐形式的受众范围都会被政治、经济、教育、现代传媒等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自然,侗族音乐文化也备受其影响,很多人失去了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豪感。部分侗族民众缺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这样的文化冲击对于的侗族音乐文化也难逃一劫。不少侗民的民族意识逐渐弱化,民族凝聚力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具有民族特色的芦笙音乐文化逐渐消失。

3.专业保护人才缺欠

目前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部分人员,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极为欠缺,甚至有一些连最基本的芦笙常识都不了解。没有经过芦笙文化的专门学习和训练,对芦笙制作、芦笙的历史、芦笙的演奏技艺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让芦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流于形式,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通道自治县各级政府在芦笙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投入一定的经费,但依然未能改变经费不足的现状。各个芦笙队的经费收入勉强够用于乐器制作、服装添置,很少用于补贴生活,甚至连芦笙手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满足不了。

5.开发保护关系失衡

一些文化产业开发商在对芦笙文化进行开发利用时,只注重商业利益,违背文化发展规律,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使得一些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在开发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通道侗族芦笙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策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步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结合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对于通道侗族芦笙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巩固保护成果,深化保护工作

1.抢救性保护

国家、政府以及相关单位与专家学者要大力支持并完成对通道侗族芦笙音乐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加强对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采录工作的指导。此项工作,一方面有助于采集大量珍贵的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活动的数字化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为全面了解侗族芦笙音乐的传承规律,分析掌握影响芦笙音乐存续力的相关因素提供参考。

2.整体性保护

2016年,文化部在总结十年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努力使每个实验区真正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思路。因此,应该建设以侗族芦笙音乐为核心的通道侗族芦笙文化生态保护区,不断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条件和传承环境。通过大力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力争使通道侗族芦笙音乐的整体性保护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生产性保护

大力开展生产性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通道自治县可以通过建立芦笙保护示范基地,不断创新与发展芦笙制作工艺,将侗族芦笙与文化产品相结合,进而深化侗族芦笙的生产性保护工作。

4.数字化保护

加快组织专家对通道侗族芦笙音乐进行包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相关数字资源的整理记录工作,确保通道侗族芦笙文化的原貌得以留存,并且建立一套侗族芦笙艺术档案。通过数字化的档案留存与分析,让人们能够更便捷深入地对通道侗族芦笙音乐文化的历史进程、分布地域、文化变迁、艺术意蕴以及传承谱系等进行有机动态的整体把握。

(二)探索创新思路,多元传承发展

1.转变认识,深挖内涵

通道侗族芦笙它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旅游经济价值以及教育传承价值,都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转变思想认识,充分挖掘侗族芦笙的文化内涵,是传承和发展通道侗族芦笙的首要举措。

2.政府保障,财政支持

各级政府部门要对通道侗族芦笙的相关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改变经费不足的现状。切实解决芦笙传承人和演奏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芦笙的传承创造物质基础。

3.互联媒体,多元传播

利用现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传播资源,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网站、手机等全媒体传播方式,全方位宣传通道侗族芦笙。例如,用视频直播和互动的方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文化,让受众实时在直播评论区与传承人交流,这样可以吸引年青一代更多地关注侗族芦笙艺术。

4.人才培养,特色教学

通道侗族芦笙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是关键。一方面,人才培养必须从基础、从学校教育抓起。当地中小学、地方高校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在九年义务制教育和中、高等教育中置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将侗族芦笙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并且大力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展特色活动。使中小学和高校成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大本营”。这一举措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程度和传承广度,打破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习生活的疏离感,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兴趣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将传承人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办研修研习培训,跳出“家族传承”、“埋头苦干”的老模式老办法,拓宽传承人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水平,为通道侗族芦笙培养出更多具有新鲜活力的后备力量。

5.打造特色,树立品牌

通道侗族芦笙的传承与发展,还可以积极借助通道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好侗族芦笙文化的品牌效应,进而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芦笙文化。比如,设立特色侗族旅游文化村,建立专门的芦笙演出团队以及表演场所,将其作为一项旅游项目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树立起通道芦笙文化的品牌效应,扩大侗族芦笙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通道侗族芦笙的传承工作非一人之力可为之,而是一个需要集结全社会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伟大工程。在今后的保护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认识,科学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更好地推动芦笙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这一珍贵的艺术瑰宝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朱咏北.非遗保护与通道侗族芦笙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12.

[2]吴景军.三省坡下访笙匠[J].民族论坛,2010,(8).

猜你喜欢

芦笙侗族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岜沙芦笙节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你好,芦笙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活态文化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