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国民谣诗歌传统风格的少数民族诗歌翻译
——以《阿诗玛》为例

2018-05-21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戴乃迭阿诗玛译作

黄 琰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一、《阿诗玛》戴乃迭英译本中对原作韵律的变化分析

《阿诗玛》在语言上有着十分明显的民歌特征。此外,《阿诗玛》对于诗歌外形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简化,不仅韵律感十足,其意象也鲜明生动。原作诗行音步不一,部分为四音步,部分为二音步,并非所有诗行皆有尾韵,但是仍然有着很强的节奏感。

在第一节诗中,第二四行为该诗的押韵行;而在第二节当中,一四行为押韵行,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诗歌最大程度体现出了民歌的特征。就音步而言,译作使用的是英国民谣形式,也就是以四行为一个诗节,每一行的格律都为抑扬格(iam b ic)。换言之,每一音步都包含轻、重两个音节。但是,因为经常有空缺或多出轻音节的情况,抑扬格也会偶有变化。就译作而言,其音节数和音步和原作相同,都没有规律性。其诗行长短也不是完全等同于英国民谣形式,第一四行各有四个音步,第二四行则各有二个音步。在翻译时,戴乃迭使用了四行诗体(q uatrain)翻译方式,译作节奏通常为“音节.轻重”节奏,节奏感十足,朗朗上口,十分方便进行口头传唱。

就押韵格式而言,译作常见韵律除去a b a b、a b cd外,还在处理断句押韵方面加以大胆创新,甚至在有些地方部分或完全没有体现押韵,其中所使用的a b ed、a b c b式,就是完全不押韵与第二行、第四行押韵。纵观整个译作,为达到在诗体和韵律方面复原原作叙事风格,戴乃迭尽可能地使用了英国民谣格律。

除此之外,在第三章第二到六节中,其分别使用了a bbb、a b c b、a b cd这三种尾韵,具有强烈的音韵和节奏之美。从中可知,戴乃迭在尽可能地将原作和英国民谣诗音韵风格进行靠拢。因此,在《阿诗玛》译作当中,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英国民谣诗歌传统风格在戴乃迭《阿诗玛》英译版中的表现

(一)英国民谣诗歌的特点

在翻译《阿诗玛》时,戴乃迭在西方文学当中找到与其类似的对应形式——英国民谣。这一以叙事为主的文体曾经在十五世纪盛行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特别是在广大民众中传播甚广。因为民谣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学形式,没有具体的书面文字,而是依靠社会大众口口相传、不断修改后形成的一种集体创作方式。相较于叙事长诗《阿诗玛》而言,英国民谣也起源于民间。和《阿诗玛》相同,英国民谣也是在民众当中广为传唱的一种诗体。其之所以富含音乐性,原因在于方便民众传唱。其曲调简单,旋律变化单一,所以说很容易诵唱记忆,受到西方民众的热烈喜爱。

通常,民谣叙事故事大多数都是如下主题:爱情故事、谋杀、罪与罚、三角恋等等故事。例如,Ba b ala Alan就是浪漫主义悲剧民谣,而《唐·林》则是超自然主题的代表作,T he R o b lin Hood Ballads则是创作于广为流传的民谣。在讲故事艺术方面,英国民谣富含戏剧性。通常来讲,英国民谣都是选材于短小精干的故事,在民谣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很快地就为听众呈现事件中心,然后快速转向结局。整个故事高潮单一,弱化了冲突背景和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大多数时候也是对话形式,其后迅速进入高潮并结尾。

就英国民谣的复兴而言,罗伯特(R o b ert Burns)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不单单进行了大量的民歌创作,还对苏格兰民歌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搜集整理,使得很多已经失传的民歌得以重现。1786年,罗伯特所发表的《苏格兰方言诗歌》被学界认定为仿民谣式诗歌,而《一朵红红的玫瑰》则是其基于民谣基础之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在罗伯特之后,华兹华斯、济慈、叶芝、柯尔律治等人也曾对民谣加以模仿进行诗歌创作,这就是所谓的文人民谣形式。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或者语言方面来讲,这种文人民谣都令人眼前一亮,带给英国诗坛一种革新的气息,也就是当时所说的反古典主义文风,创作对象主要为平凡的人和事,而非以往作品中常用的王公贵族。

民谣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点,通常形式是四行为一节,第一行和第三行各自为四音步,第二行和第四行各自为三音步,脚韵大多数位于第二行和第四行末尾。就《芭芭拉·阿兰》而言,书中阿兰和母亲有这样一段对话可以凸显出民谣特色,对话如下:

从这段对话当中可以得知,抑扬格(iam b ic)是英国民谣所常用的格律,其中第一行和第三行为四个音步,第二行和第四行分别为两个音步。同时,第二行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单词“narrow”和“tomorrow”韵脚一致。

Auld L ang Syne这首诗歌十分著名,原作所用语言为苏格兰语,翻译成英文后其题目是“old long Since”,大意为逝去的日子。其后,这首诗被加上了乐曲,除去原苏格兰语外,其还被谱上多国语言,其流传到中国境内就成了我们熟知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易地哼出歌曲的旋律,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唱出完整的旋律。现如今,这首歌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有人颂唱这首歌来表达离别之意。

old long Since原作为苏格兰民歌,罗伯特(R o b ert Burns)曾提到,这首歌源自一位老人的口传抄录。此外,他还为这首民谣附加了评语:“能够创作出这般鬼斧神工般的民谣,创作者一定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民间天才。哪怕让六七位当今创作者合力创作,恐怕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准。”罗伯特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也是其在进行创作时为何要模仿民谣的原因。其后,其兴起了英国诗作者的反古典主义文风。该诗用词朴实,很好地表现了创作者的真挚情感,结尾处使用了苏格兰方言“auld lang Syne”,整首诗的韵律为a b a b韵和a b c b韵,元音响亮,让读者在诵读之时心潮澎湃,旋律耐人寻味,结束后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势,很好地表现了民谣的依依不舍之情。和《阿诗玛》复沓叙事相同,old long Since当中也有着相同句式的使用。例如,为表现出回环美,在民谣尾部都有重叠的用法。除此之外,整个作品都有着标准的民谣格律,每一个诗节分成四行,第二四行押韵,以强化音乐效果。几百年来,这首诗歌感动了无数的人,从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民谣的一些传统特色。和《阿诗玛》相同,old long Since也源于民间,被社会民众口头传唱,历久弥新。

(二)戴乃迭英译本《阿诗玛》中体现的英国民谣体韵律

在对《阿诗玛》进行翻译时,戴乃迭使用的策略是将英国民谣传统介入译作当中,表现在形式上就是借助于英国民谣体对原作进行复刻和再现。就译作的节奏和韵律来讲,因为其在英文文体中选用的是四行诗,因此,极富韵律感。这和原作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同于其韵文、韵散结合的形式,使得节奏也有一定变化。为了进一步增强节奏感,戴乃迭在翻译时引入了英语民谣具有的传统音步韵律。在将《阿诗玛》翻译为英国民谣时,所使用的韵律为四行诗所独有的a b c b和a b a b韵律,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为四音步,第二行和第四行分别为二音步,脚韵押在第二行和第四行尾部。

在翻译《阿诗玛》时,戴乃迭选用了英国民谣风格,这是因为英国民谣四行诗在音步和押韵方式方面都有着较强的规律性。就用词而言,体现出译者诗性语言的自如运用,例如,“ere”(先于)和“steed”(骏马)都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在对这些词汇加以翻译时,译者进行了很多再创作。又如,翻译“九遍”这一个词,戴乃迭并未将数字“九”进行如实翻译,而是使用的“more”,从而与前面的翻译达到押韵的效果。由上例可知,戴乃迭的译作节奏明快、形式别致、表达流畅、句法精炼,很好地展现了英国民谣体的特色,再现了原作叙事体民间诗歌的风格和内涵。

在进行《阿诗玛》翻译时,戴乃迭尽可能地使译作和原作在各方面都更为贴近,力图确保叙事话语可以以文学形式再现。因此,其将英国民谣诗歌传统代入到译作当中,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接受《阿诗玛》,使译作更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将对等和忠实作为理想目标,在进行翻译前细致深入地探究了原作,对原作进行了深度挖掘,这和翻译者本人的中英文化素养密不可分,译作的水准也和其个人文学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平联系紧密。

(三)戴乃迭英译本《阿诗玛》中体现的英国民谣体文化

1.数字文化

在《阿诗玛》原作当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数字文化,使用数字表达诗意的诗句很多,出现频率较高,有着很好的意境效果,很好地展现出彝族撒尼人文化风格,带有深厚彝族先民文化特征。在《阿诗玛》中,数字所代表的不全为确切数量,有的时候只是作为虚数的一种代指,是一种带有修辞色彩的彝族撒尼人特殊现象。在彝族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创作诗句时常反复使用数词、字、句,其作用在于增强诗歌韵律和节奏。比如说,在《阿诗玛》中“三”这个字具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三箭”、“三月三”等,这是有着独特含义的,在彝族文化当中,有着“天一、地二、人三”这样的说法,三六九则是分别代表的天人、地人和仙人。在对《阿诗玛》进行翻译时,戴乃迭使用了不尽相同的翻译方法。对于第一章第八节中出现的“三岁的小水牛”中的三岁,戴乃迭将其翻译为“little”,使用虚数表达“水牛”“小”。这种翻译方式更显示出小水牛的可爱,容易得到英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此外,在翻译第二章第一至四节都出现过的“有三块地无人种”等诗句中的“三”时,以为其为满数,代表的是多数、多次之意,所以戴乃迭对其进行了对等翻译,直接翻译为“three”。

2.比喻手法

在对《阿诗玛》进行翻译时,戴乃迭尽可能地保留了地域性民族特色,采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但也存在部分删减和处理之处。在本文中,笔者只选取比喻这一种修辞手法对这种变化加以说明。例如,在第三章中:在形容阿诗玛年幼之时“又白又胖”时,原作语言朴实自然,使得阿诗玛的乖巧形象跃然纸上,在对这种修辞手法进行翻译时,戴乃迭没有使用逐字翻译的方式,而是在理解原作含义后进行了二次创作,使用“N o……than”句式对这节四行诗进行了翻译,表现出小姑娘的可爱和白嫩。另外,戴乃迭也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删减,例如,在翻译“脚洗得像白菜一样白”时就将白菜换做鸡蛋壳(egg shell),用以形容阿诗玛脚白。由此可以看出,戴乃迭在翻译时尽可能地使用的是对等表达方式,在英国民谣韵式中精准再现《阿诗玛》的韵律。

3.传统民俗元素的翻译

《阿诗玛》中包含了很多彝族撒尼人传统民俗元素。比如,在对第十九节诗进行翻译时,为使得读者可以对撒尼族人民俗元素有更好地理解,强化翻译效果,戴乃迭将这一诗节在译作中划为两个诗节,其中把阿诗玛父亲的话作为一个诗节,将阿诗玛妈妈和哥哥所说的话作为另外一个诗节。这种翻译方式更好地讲清楚了请客的缘由,将这一背景描述得更为明晰,更加方便英语读者理解。作者将“满月那天早晨”翻译为“day”,并且将这句话放在诗行开头,以显示这个日子的特殊性。便如,将“要给我妹热闹一回”译作“let all re j oice”,“and food for guest b e spread”,这种翻译方式一下子就使得原文中的“热闹”二字在译作当中显得鲜活起来,有利于读者对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氛围进行更好地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翻译形式上,戴乃迭尽可能确保译作贴近原作,使用了对等翻译策略,译作表现了戴乃迭深厚的中英文学底蕴,高超的再创造技巧,对原作整体思维意合性的透彻把握和深层的逻辑性。作为来源于民间故事的叙事诗,《阿诗玛》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戴乃迭在进行翻译时更偏向于文学译介。也就是说,他不单单在形式上对译作有着高要求,并且在译文意义上也非常看重。纵观戴乃迭的译本全文,他采用英国民谣诗歌翻译的方法充分保留了《阿诗玛》原有的民间诗歌风格和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宏印,崔晓霞.论戴乃迭英译《阿诗玛》的可贵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202-206.

[2]李莉.民族诗歌英译中审美意识的延伸和保留——基于文化归属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 :157-160.

[3]张子清.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少数民族诗歌及其研究[J].外国文学,2005,(6) :90-100.

[4]铁来提·易卜拉欣.新疆当代中外诗歌翻译的基本成果[J].民族文学研究,2005,(4) :91-93.

[5]陈世明.当代新疆翻译理论研究观点综述[J].语言与翻译,1999,(2) :32-36.

猜你喜欢

戴乃迭阿诗玛译作
what用法大搜索
去看阿诗玛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杨宪益与戴乃迭
阿诗玛的传说
SOME汉译初探
一个故事赚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