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系统性培养

2018-05-14郝俊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后备教练员科研人员

郝俊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由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等组成的系统,表面上看竞技体育的人才是运动员的培养,但没有好的教练员的训练,没有体育科研人员的科研作保证,没有体育教师最初的技术启蒙和理论指导,没有体育管理人员的统筹管理,运动员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只有把辽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系统进行培养,通过各种体育人才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个系统性工程

1.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个系统的实质

表面上看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但没有表面上看竞技体育的人才是运动员的培养,但没有好的教练员的训练,没有体育科研人员的科研作保证,没有体育教师最初的技术启蒙和理论指导,没有体育管理人员的统筹管理,运动员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人们认识到育人与夺标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特别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的价值、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就竞技体育而言,虽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高水平的运动员是竞技体育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最主要的依靠力量。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实现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社会吸收高质量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从事运动训练,同时又能把退役运动员畅通无阻向社会输出,从而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要素构成

具体要素是实现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计划地分步推进体制转型建立“体教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竟技后备人才的市场交流制度加强教练员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群体素质等新的理念等。

2怎样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

2.1把辽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系统进行培养

我国体育人才现有的培养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以体育局管理的各类体校和高水平运动队为主这种“金字塔”型的培养体系,相对封闭,独立,专业化程度高,为祖国的竞技体育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体系一般都是半天训练半天学文化课的形式,据统计我国参加的世界各类大型体育竞技比赛的奖牌得主的都来自于此类型的人员输送。二是,以重点高校为主的教育培养体系,文化课达到一定的要求,可以进入对口的专业体育院校学习,体育老师担负着训练的责任,但没有压力和指标,所以往往为会是人们加重未来的担忧,所以大多数都选择大学作为出路。三是,以各专业的职业俱乐部为主,虽然他们有一定的规模,但训练专业化不高,多数是为了考取某类专业院校,也为一些市场化的职业联赛培养队员,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绍伟、彭杰、张吉祥、方明、李仪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中,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成功与不足的实例论证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前一直实施的是传统“三级训练网”人才培养体系。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由上而下地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以各级“体育学校”或“竞技体育学院”等教育类组织为依托,其功能是培养、选拔和输送高层次的运动员,目标是高效率地产出夺标运动员。因此,当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任务与文化学习任务矛盾并存,并出现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情况时,该系统必然将首选目标夺标作为其行为的内在依据。因而,在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时间配置、师资配置、财力配置、物资配置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失衡”现象—对运动训练与竞赛上的投入远远高于文化教育。

2.2体育人才之间的协同作用

竞技体育人才种类包括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体育管理人员等。有研究对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的贡献率作了统计,教练员贡献率占到了仅次于运动员的。但在竞技体育领域,历来有“一个优秀教练可以带出一批优秀运动员一个水平不高教练可以带出一批人才”,以及“金牌运动员首先要有金牌教练”的实践认识。教练的影响对一个运动员来说非常大。运动员一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队里训练或外出比赛,教练员不仅训练其竞技技术,甚至关照其生活,在运动训练这一复杂的多因素系统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活动,都必须通过教练作用于运动员。教练员在运动选材上和训练过程的科学化方面所以的作用更大。因此为保障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快速发展,教练员人才資源的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3结论

把运动员的培养,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培养结合起来他们之间的协调工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改变国家或省市政府一家投资的状况解决我们长期培养人才渠道单一,训练体制一包到底的弊端,最终实现原来主要靠国家办体育的单一形式,向多渠道、多层面、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形式的转变,逐渐实现运动员培养方式的多元化。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L13DTY035)。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体育部)

猜你喜欢

后备教练员科研人员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实现三代功能化轮烷树状分子合成
科学数据需共享科研围墙也要拆除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快来看,科学家都支持睡懒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