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之研究

2018-05-14赵巧利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虚词语句含义

赵巧利

课程改革以后,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考察在历届中考与高考中出现,其是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检测。一些学生因为未能有效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要求,所以文言文翻译题目成为语文课程考试的失分点。本文在对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与步骤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希望在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有所助益。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版块,翻译是培养与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渠道,学生只有在精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基础上,才会对文章内容与中心思想有全面性的认识,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翻译方法,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各类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本文对文言文翻译步骤与方法进行详细解析。

1文言文翻譯步骤

首先,要把古今汉语语义基本大体一致的语句抄录下来,把较为容易理解的内容对应的翻译下来,接下来把现代汉语不能对应翻译出来或者无需翻译的语句删除,从而快速清晰的把具有难度的文言文语句呈现出来。

其次,要把难以理解的语句采用回归原文的对策,数次揣摩猜测,借此方式对其含义有粗略认识,为精确翻译目标目标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翻译者积极遵照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巧妙的应用删减、替换、直译与译意相整合的方法,将每一文言文字词的内涵弄清楚以后,对文言文句式进行科学整改,使其演变成现代汉语中通熟易懂的句式。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在对文言文语句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贯彻落实“信、达、雅”的基本要求,上述要求具体是由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指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提及如下的内容:“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信”即在作品内容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可信性,不能与原文的含义相背离,精确性显著,没有漏词漏句的现象,也不能按照主观意念去随意增减;“达”即翻译者的思维不受原文的束缚,适度拓展,翻译出的语句要连贯并通熟易懂;“雅”是指在对文言文语句翻译过程中选用的词汇要恰当,与原文风格相匹配,并洋溢着一定的色彩。

在对文言文语句进行翻译过程中,始终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将原文的语句含义正确体现在白话文中,语言风格要与原文统一。

直译,实质上就是以原文内容与语句为内涵为基点,采用现代汉语逐句将其落实到译文中,特殊情况下会在表达形式上与原文维持一致性,但是通过直译的方式或采用这种方法以后无法将原文的含义传递出来,那么就应该采用意蕴的方式。具体是在尊重原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参照原文内容的大体含义去翻译语句,而不被原文的词句所局限,可以应用与原文另类的表达方法。在对文言文语句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在翻译初期应通读全篇文章,对人物性格特点、事件发展过程等要素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做到将全篇文章尽收眼底。当然上述目标的实现绝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不断的思考、练习与总结。

2.1保留。实质上就将将文言文语句中的词语与专有名词,不加修改的保留下来。这样的词汇通常是物件名称、人物名字、地名、朝代、国名、年号名、官职名、以及一些典章体制的名称等。

2.2删减。实质上就是把文言文原文中内的一些没有现实价值的或无法应用现代语言进行翻译的虚词删除掉。也可以将一些表示停顿与补充音节的虚词删除掉,其可能存在句中,也可能在句末,也可能在句首的,常见的有“夫”、“盖”等。对于这些虚词,翻译过程中可适当删减,实施上就是不翻译出来。还有一些存在主谓之间的虚词,不具有独立性,翻译过程中也可以删除掉。

2.3补充。文言文中优部分内容是省略的,故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将其补全,在补充的过程中应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添加,常见的有主谓宾的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对于判断句则应补全代表判断的词语。

2.4修改。具体是对一些特殊文言文句式的语言顺序进行整改,使其转变成汉语的常规语序,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以及谓语前置句等。

2.5调换。等同于应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替换古代的单音词;或者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代人与现代人对其有不同的指称,翻译过程中要采用时现代的指称去古代的指称。

3.结束语

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对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意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几种文言文有效的翻译方法。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应将教育与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学生也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养成良好的文言文知识学习习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文言文翻译精确性,提升语文学科整体学习质量。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猜你喜欢

虚词语句含义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
鼹鼠牌游乐场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