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彩艺术创作中的思维形式探析

2018-05-14刘瑶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彩水彩画物象

刘瑶

思维是创作的导线。在水彩艺术创作中应该把握何种思维?作品的本体是客观存在的,而蕴藏的思想与意识则是不可见的。教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水彩艺术中的潜在的教育价值。

从水彩艺术创作过程中,水为载色,以“水、色、形”来构思,从而突显水彩艺术的水意与色彩。当然,水彩艺术的取材广泛,不同的表现对象在水彩基本构成要素的作用下,也融入了诸多看不见的特定的潜在意蕴。这些只能用思想来表达的无法呈现的内容就是流淌于作品的思维形式。现代水彩艺术教学,要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要促进学生从多种思维中来表达水彩艺术的不可见部分。

一、形象思维与水彩艺术创作

别林斯基提出“艺术不是别的东西,而是寓于形象的思维”。从艺术创作来审视思维活动,艺术家本身在创作前,就已经从现实生活中确定了需要表现的形象性的客观物象;但在实际创作中,艺术家又在寻找最擅长的表现形式,或者认为最新奇的塑造艺术形象的表达手法。如明代郑板桥在画竹过程中,将“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进行了思维归纳,而这三种形象,却直观地表达了形象思维在画竹过程中的作用。同样,在水彩艺术创作实践中,无论是科学的进步、技法的更新,形象思维都是客观物象存在于人脑的反映。借助于形象思维,将之作为创作主体来进行思维加工,使其具备形象化的思维形象。顾森毅在其《黄海渔歌》水彩作品中,对渔女、渔夫、牛车、箩筐等生活中的常见形象进行了挖掘,并从创作中融入了艺术化描摹,使其在整体形象展现中,更好的表现了生活,耐人寻味。

从现代水彩画创作流程来看,观察、参与、调控、分析、理解等思维过程是并行的,也反映了创作思维中直觉与理性的融合。直觉是对客观形象的认知,其形式表现可以为艺术;理性是对客观形象的分析,其表现形式可以为科学。两者的融合,成为水彩画创作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依靠感觉”和“随着感性形象”理解为直觉思维。可见,直觉作为感觉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思维形式,表现为对物象的直接呈现与判断。从现代水彩画创作的表现形式来看,更倾向于客观性,对客观性的呈现,反映了创作者对客观实在的敏锐程度。同样,水彩艺术创作也倾向于主观性,以“特定的感受”来融入到生活中,社会阅历中、艺术修养中、兴趣爱好中等等,从而表现为迥异的艺术形象。当然,在现代水彩画创作中,还受到来自空气、光纤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创作者在感知客观物象、表达水彩语言的敏锐程度上,往往寻找思维的一种捷径,以驾轻就熟的内隐技巧来表达酣畅淋漓的审美情趣。

二、理性思维与水彩艺术创作

理性思维是通过区分来认识事物。我们在创作水彩画时,可以凭借自身的感觉来作画。如在风景写生中,当太阳落山时,光线变暗了,但地面上的物体与天空相比却显得更加明亮。当顺光时,看似天空很蓝很亮,但实际上它比其他受光的浅色物体要暗;反之,逆光时看蓝天,白云,会感觉两者有很大的明暗差别,实际上差别是很小的。可见,我们从理性分析中来认识水彩画创作中的各类因素,从中来发现那些是本质的,那些是偶然的,那些是塑造形象的最主要材料,从而经过筛选、加工、提炼后来完成足以表达自我感受的艺术形象。从潘天寿的《听天阁画谈笔录》中“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也”。从艺术创作中来探究理性思维,需要从画面语言的构成上来帮我,而非完全依照真实的秩序来建构画面。同样,在水彩画艺术创作中,也需要从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活动中来运用知识、经验、理解等思维过程,来呈现和综合各类认知。

简单来看,水彩画创作中的理性思维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创作主体对客观物象的审美经验与图式结构的把握,从客观物象的形状、色彩等特征感知中,来布置点、线、面的组合关系,以追求对客观具象的生动呈现;另一方面,从色彩的分析、肌理与层次等绘画语言的特征中,运用材料来表达最适宜的物质媒材,使其能够最贴切的表现创作意图,传达艺术审美情感。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从中也彰显了理性思维在认识事物、分析创作思维的重要性。

三、社会思维与水彩艺术创作

罗丹提出“但愿自然成为你们唯一的女神”。齐白石也提出“师法自然,贵在其生”。艺术创作本身绝不是为了表达我们未曾见过的东西,而是从栩栩如生的艺术创作中来表达丰富的意趣。现代水彩艺术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都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来挖掘思维源泉。诚然,没有社会生活的艺术创作,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的创造,都是闭门造车。社会思维作为水彩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思维,往往表现在作品的题材选择上。如黄增炎的《过道》,将拆除房屋为表现题材。当他看到旧房即将拆除,发现中央红色的土墙与阴暗的过道,决定将之搬进画作中。这一反复思维与尝试的实现,源自画家对社会思维的理解。当然,从艺术创作实践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度中,生活现实是激发艺术形象,反映创作意愿的重要动力,也是刻画创作形象,融入创作者对客观物象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的重要环境。任何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家从最恰当、最擅长的表现语言中,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特定的思维活动。简言之,对于水彩艺术创作中的思维形式的分析与梳理,有助于我们从中挖掘更具深蕴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水彩水彩画物象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