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8-05-14郭丽芳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进度分级分层

郭丽芳

“全球治理”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国走向世界

的大格局下,“国际人才”已成为国家在新历史时期的“通用人才”。培养高质量国际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也是高等外语教育的责任。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中重要的组成部门,也面临着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铺好语言之路、架设文化之桥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但由于近年以来高职扩招,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的情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阻力。因此,在新形势下改变传统的公共课合班教学,采取分级分层教学的方式成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主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使弟子扬长避短,学有所得,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中的i+1理论也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i+1理论指出,i (input)是指与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相当的语言输入,即这种输入为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i+1是指高出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受的语言输入。所以,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级、分阶段教学可以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

1.分层标准和方式

高职高专教育(即普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先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摸底考试成绩,在系部内进行分层,分为A. B. C 三级英语教学班。成绩优秀者编入A班,成绩中等者编入B班,成绩欠佳者编入C班。分级时还应该把握比例均衡,一般来说,英语A级班(快班)和C级班(提高班)学生应各占全系学生总数的15%左右,B级班(普通班)占70%。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教学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分层教材的选择

针对不同层级的教学需求,我校也采用了不同等级配套教材。A班的使用教材为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具有一定篇幅的和难度阅读段落,主题、词汇、语法、写作等层面的重难点总结突出,语言点解释详细,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教学进度,力争使教学内容向更广、更深层次推进,为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和专升本考试提供了理论支撑。B班的使用教材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职通英语》教材,课文难度较A级低,篇幅适中,适合基础教学和职业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同时又能与专业知识相挂钩,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班級进步。C班的使用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教程》第三册,本套教材单元结构清晰,无论在词汇的总结还是语法的选择,都符合基础教学的要求,课文内容和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侧向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等基本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课程安排上,A班学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教学进度,力争使教学内容向更广、更深层次推进。B班学生教学进度适中,扎实系统地组织教学。C班学生教学进度较缓,本着实际实用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

3.分层的调整机制

在分层教学中。所有学生都需要平等竞争机会,所以要对三个级别要进行定期调整,采用“滚动制”,以一学期为一个调整阶段,根据学生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日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到课率、课后作业、口语测试四个方面)来进行调动。这种淘汰与上升的制度让高级班的学生具有危机感和“保级”意识,又充分调动了中、初级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压力,促使教师更加认真负责地教学,进而从整体上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

三、完善分层教学的方法

1.完善制定分层的标准

在学生进行分层之前,不单单依据高考英语成绩或者入学摸底考试成绩,而是在将两者结合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增加口试环节,作为辅助性依据,但同时也应考虑现实工作量问题,酌情进行。

2.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在分层教学中,各层级存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此采用“滚动式”调整方式前,应与传统的评定标准做出区别。将平日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制定出相对公平、合理、系统、科学的考核方式。

3.加强教学管理,协调不同院系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严格管理,相互协调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外在保障。对于因班级管理模式的变化(由自然班变为分级班)和相关院系及管理部门的职责模糊所带来的班级组织松散、管理重叠混乱等问题,须建立更加科学、有效、可查的学生档案。建立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大任课教师和学生所在院系领导、素质导师的联系,从而使各系、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对分级教学班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这样,分级教学班的管理才有后勤保障。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由于自身学生构成的特殊性,采用公共课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分层次的教学形式承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不同地域不同基础的学生英语基础,在肯定他们能力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我校两年以来的实践经验,看到了分层教学下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也面临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不同层级学生的心理波动,自卑感问题,这都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教研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思考,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取得自身更高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作者单位: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进度分级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进而不顾其安”是师德问题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一个教学实践差异引发的思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生物教学进度与落实的矛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