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018-05-14林祥生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知识点微课

林祥生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微课辅助教学,是信息时代发展并适应教育需求的必然产物。但也正是其“新兴”地位,作为新生事物成长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去接近它、认识它、研究它,并充分利用它,就成为历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1、微课的含义、特性及理论基础

在美国,2008年,一位叫戴维·彭罗斯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微课程”概念并率先实践;在国内,较早的概念提出则由胡铁生完成。他认为,微课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事实上,这一概念并未得到教育大家的一致赞同,如张一春、戴维·彭罗斯等人以及微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均对此保持有自己的看法。但无论各方观点如何,对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讲解某一知识点”这一点是保持一致性的。将其进行细化,微课的特点具体可表述为三点:一是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这是它最主要的特点;二是草根研究、趣味创作,这是它得以在教学领域渐至普及的基础;三是成果简化、多样传播,这是它得以辅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目的的重要原因。

2、微课的诞生是时代的呼唤和教育的需求

一方面,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同步推进,使得在网络上共享各种教育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和现实;另一方面,作为数字社会的原住民,现在的高中生从一出生就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和网络应用,他们对于借助网络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且接受程度较高。这两者,都使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成为一种非常有效且便利的课堂教学打开方式。同时,应对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微课的可供反复播放观看的特性,也满足了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展开学习的需求。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三个方面

1、传授学习方法

深入研究微课的概念及内涵就应懂得,虽然微课的主要特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讲解某一知识点”,但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教材知识点的讲解绝不是微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而应是以之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习与能力构建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以对教师授课方法的理解与把握来提高自我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做好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就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可提高学习效率,亦可在知识与能力的累积和迁移中,提高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2、激发学习心向

没有人会否认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并持续保持就会逐渐转化为对学习的心向,即以有关学习的思想认知对后续学习,包括对所学内容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借助信息技术的、对于学生而言极具吸引力的特点,就能够迅速的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如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快速导入课题,将核心教学内容以迥异与常规的方式打开,提供富有表现力的教师讲述与表达等,就会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心向,鼓励其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

3、经验分享与学习

对教师而言,教学工作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的教学,多多少少都会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并有一定的经验总结;或者,会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在这种情形下,将微课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既会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经验交流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机会,也会因了他人的经验而给自己解决相关教学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和思路。因此,每一名历史教师都应抱着这一心态,将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教学教学交流平台,以在广闻博览中随时提高自己。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注意事项

1、主动适应

与将现在的高中生称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相对,有人将广大中老年人,包括广大的中老年教师,称之为数字时代的“移民”。与思想认知等因素相关,他们接受新事物时是较为困难的,技术“扫盲”以及教育理念“扫盲”因素明显。即以微课来说,就涉及到微课的制作、使用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储备,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等。因此,广大历史教师面对微课这一新兴教学媒体时,必要调整心态、主动适应、积极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反思、改进和提高。

2、适度使用

尽管微课融入教学是趋势也是需求,但它毕竟只是历史教学所应用到的广泛的资源、策略与方法中的技术手段之一种,可以应用而非必需应用。因此,微课的教学应用,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內容所需和学情实际所取而定,否则即是一种滥用。如在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对问题的探究交流、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欠缺等情形下,就不适宜使用微课。进一步讲,即便历史课堂确实需要使用微课辅助,教师也必要综合考虑并明确微课的使用节点、使用方式和使用到何种程度的问题,非如此就不能保证微课资源的使用与课堂教学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亦即课堂所使用各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

3、非智力因素

由于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微课制作时,就必要在知识讲解的合适的节点,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来做出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应有关注。如以幽默的金句或夸张的肢体动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价值观等,以自我观点表达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认知,就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学”是为了“用”,否则所谓的“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总之,作为新出现的辅助历史教学的手段之一,要科学、合理的将微课应用到教学中去,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其内涵及应用场景,是非常必要的。如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才会因顺应时代和学生的需求而充满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知识点微课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