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课例研究

2018-05-14谢旺平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计数条路乌龟

谢旺平

课堂教学是无效,低效还是高效,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教学是否认真,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而应该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了多少知识,和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发展。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只重形式不重实效不行,靠侵占大量课余时间巩固知识也不行,唯一的出路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率。高中新课程留给教师,学生开发的空间很大。由于学生程度,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差异,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加工教材内容,让教材内容更帖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有效数学课堂方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高效的课堂引入

精心设计课堂引入,把学生的兴趣开始就牢牢抓住,使学生在整堂课中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中。

1.挖掘课题意义引入新课

高中数学课题比较新颖,挖掘课题意义,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的引出新课。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时:兔子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它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它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兔子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②兔子能否追上乌龟?

引用数学中古老的谬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且学生无一人能解释兔子永远不能追上乌龟这一谬论错在哪里,接着教师一步步去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该问题中的数列结构,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会进入主动学习

2.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入新课

注重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类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分类计数原理与分布计数原理一课时引入: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从乙地到丁地有2条路;从甲地到丙地有3条路,从丙地到丁地有4条路,问:从甲地到丁地有多少种走法?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用到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愉悦氛围中不知不觉进入了学习状态,唤起了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不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动脑,思考问题,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精心设计提问,不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也是增加学生注意力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其他学生的疑问。如:高中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a,b,m∈R+,并且a

2.精心设计游戏,不断地保持学生的思维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按照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例子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数学知识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做游戏是小朋友们的事,所以很少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其实不然,“好玩”不仅是儿童的天性,青年人对游戏也有着极大的兴趣。

三.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例题和练习

新教材中例题,练习设置较少,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我认为例题的选编和教学是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练习。选出的例题,练习要突出重点,能加深对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讲解中,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

四.教學后进行及时反思

1.教学行为的反思

从“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节课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转变;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等等。从“失”的方面,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为什么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安排为什么没有在40分钟内完成等等;

2.学生作业反馈的反思

作业布置哪个层面上的问题学生反馈较差,是概念不清楚,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还是运算能力差,或者是解题思维混乱等等;同时也给予相应的应对策略,找时间对学生知识薄弱环节进行补救。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中学)

猜你喜欢

计数条路乌龟
这条路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A卷
七月
在这条路上行走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乌龟
和乌龟赛跑
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