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他山之石助推“大花园”建设

2018-05-14王章明尉颖柴登祥

浙江林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工林红树林新西兰

王章明 尉颖 柴登祥

为加强对外林业交流合作,学习新西兰、澳大利亚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经营、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先进理念和做法,2017年12月13—20日,省林业厅副厅长王章明率林业交流合作团一行6人,应新西兰罗托鲁瓦市政府、新西兰林木出口公司及澳大利亚皇家园林管理委员会的邀请,赴新西兰、澳大利亚两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工作交流和合作洽谈,并深入国家公园、皇家园林及自然保护区等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及林业官员、专家进行交流探讨,分别与新西兰森林保护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林业局、澳大利亚皇家园林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林业合作意向书,圆满完成预定任务。

两国林业概况

新西兰是世界上幅员较小但林业发达的国家,国土面积2680万公顷,拥有森林面积7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天然林640万公顷(其中私有林21%),占森林总面积的83.1%,人工林13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16.9%。人工林中辐射松占90%,花旗松占5%,其他外来阔叶树5%。森林总蓄积量3.96亿立方米,年生长量221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为1600万立方米,其中人工林占98%。木材及林产品年出口额达25亿新元,约占全国贸易出口总额的10%。新西兰在白垩纪初期与大洋洲大陆分离,因此,在植物区系组成上,与澳大利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澳大利亚植被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桉树、木麻黄和相思树这些对干旱适应能力强的树种,在新西兰均无自然分布。

澳大利亚属于林业中等发达国家,全球人均森林拥有量仅为0.6公顷,而澳大利亚人均森林拥有量达到7公顷,是全球人均森林拥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国土面积7.69亿公顷,森林面积1.4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19%,森林蓄积量约为33.4亿立方米。其中,1.47亿公顷为天然林,另约有197万公顷为人工林。天然林树种主要为桉树和棕榈等,桉树天然林共计9200万公顷,天然林中有67%为私有经营,包括澳大利亚当地土著人拥有和管理的林地。人工林中95%为针叶林,其中77%为私人机构或公司拥有。澳大利亚以出口木片为主,木材生产的83%来自工业人工林。近年来澳大利亚积极发展以辐射松、花旗松等为主的集约经营人工林,并作为其重要的林业发展战略。

启示与思考

尊重自然理念融入绿化工作。澳、新两国对自然的尊重体现在各个环节。比如为减少洗涤污染,两国凭借着丰富的纸浆原料,在餐桌桌布上加盖白纸避免洗涤桌布,滨海浴场上岸清洗严禁使用沐浴露、洗发水等化学制剂。在某一处要进行临时性作业,要把原有植被寄植到其他地方,待施工结束后几近原状移植回去,几乎所有人工设施尽可能避让大树等。无论是城市绿地还是乡村绿化,都体现出原生态的自然风貌,看不到国内司空见惯的横竖看齐等标准模式的公园建设,公园中只有树与草地的搭配,每一棵树都有充分的伸展空间,尽情展示它的自然美,公园中也很少有硬质的地面铺装道路,所有的路都仿若自然形成,从城市到乡村,也少有排列整齐的街(行)道树,但一眼望去却尽是风景。离悉尼2小时车程的澳大利亚蓝山皇家园林除中心部分留作本国种质资源植物园外,其余一半区域保持了当地典型热带雨林风貌,另一半建成了亚欧植物园,其中也引种了不少中国的花卉树木,两园一个保持纯天然一个纯人工营造,却同样给人和谐自然的感觉。

保护森林资源成為社会共识。新西兰640万公顷的天然林中,约有490万公顷用于国家公园、景观保护、森林公园和其他保护区,私有的天然林保护区约65万公顷。政府在天然林资源的采伐、加工和出口等方面,设置了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目前,新西兰每年从天然林中采伐的工业原木仅有11.4万立方米。澳大利亚用了近20年时间,完成了森林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森林经营的目标已经由原来以木材生产为主导,转变为优先满足环境、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多功能林业,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木材生产的用材主要来自人工林,减轻了天然林采伐的压力,尽管天然林大部分属私人所有,但木材生产绝大部分来自工业人工林。澳、新两国都是四面环海且绝大部分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作为海上“绿色屏障”的红树林随处可见且保持完好,成为海边一道靓丽风景线,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多措并举鼓励林业发展。在澳大利亚,对国有林或国有土地上的造林、经营活动,都有比较广泛的社区参与,还有专业公司介入森林经营。澳大利亚国有森工企业实际上是管理型的企业,具体的森林经营等生产活动主要由专业公司来承担。由于澳大利亚的森林大部分为各州所有,造林投资主要来自于州贷款基金和公债收益以及出售林产品所得的收入。对私有森林部分,绝大多数州林业部门除免费提供技术咨询和低价出售甚至免费提供优良苗木外,还采取长期低息贷款等办法,鼓励营造用材林。联邦政府则在征收所得税方面,对投资林业的个体或公司给予优惠。在新西兰,政府不允许国外机构或企业购买持有本国林地,但允许林地所有权与林木所有权分离,森林经营单位可以通过出售林木所有权的方式提前获得收益,投入新的森林经营活动。中国林业集团公司就在新西兰北岛11个林区购得16万亩林木所有权,并聘请当地林业专业公司经营管理。

森林助推休闲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业是新西兰主要产业之一,外汇收入仅次于乳制品产业,为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贡献近十分之一。美丽的森林景观,使新西兰成为世界闻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新西兰是世界上开展森林游憩较早的国家之一,如今已进入发展成熟阶段。森林经营也一直遵循多用途管理模式,统筹考虑保护顶级森林群落,形成健康、混交、异龄格局的森林景观,尽可能为野生动物保留和提供栖息环境的树木和作为野生动物迁徙廊道的森林,维护森林稳定性和多样性,以及生产的可持续性。新西兰通过允许公众进入和享受国有森林,为公众提供广泛的游憩机会,提高公众对新西兰林业建设的意识和理解。目前,新西兰65%的森林用于森林游憩活动。新西兰还善于利用独有的树种开发和宣传旅游产品,如麦卢卡是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南部独有的桃金娘科灌木,蜜蜂因采其花粉酿的蜜有明显的抗菌性,政府机构根据抗菌有效成份建立分级标准,并对含量及质量实行严格的监管,以政府的公信力助推麦卢卡蜂蜜风靡全世界。

工业人工林经营效益可观。新西兰人工林培育的发展方向是满足现代木材加工业的需求,改进了传统的辐射松林木特性和经营技术。在种苗培育方面,新西兰在20年前就把重点放在遗传改良上,通过100多个树种的引进,最后成功地培育出以辐射松为主的外来松。引进的50年生第一代辐射松,树高只有20米,胸径只有40厘米,而经新西兰林业科学研究院两代遗传改良后,20多年生其树高就能够达到50米,胸径60厘米,遗传增益十分显著。新西兰在人工控制授粉和无性系繁殖技术方面也达到了世界林木育种领先水平,现在新西兰对辐射松扦插、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手段已完全成熟且普遍用于生产,辐射松几乎全部采用无性系苗木造林。在栽培技术方面,依培育目的和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和间伐次数。栽培前认真整地,一般采用筑埂造林并合理施肥。为提高木材材质,推行独特的剪枝技术手段,在第3、6、9年分别对其侧枝进行清理,以后就任其自由生长,25—30年主伐时,产量能够达到600—700立方米/公顷,而且树干9年以下部位为无节材,原木无节材售价可达175—185美元/立方米,而有节材却在145美元/立方米以下。目前,新西兰辐射松主要出口中国,用于生产儿童家具、多层板、指接板等,每周10船左右,每船3.2万吨,浙江也有大量进口。新西兰辐射松的良种优势、栽培优势、管理优势使其对国内传统的松、杉工业人工林形成了绝对性的碾压。

外来入侵物种灾害教训深刻。在新西兰,外来鼬类等食肉动物因环境适宜且没有天敌,导致泛滥成灾,每年大约会捕食2500万只本土鸟类,其中包括国鸟几维鸟(Kiwi,又有译为奇异鸟),导致几维鸟现存数量已少于7万只。据当地政府估计,外来物种每年对新西兰造成的损失高达33亿新西兰元。在澳大利亚,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人们最初为了狩猎引进了兔子,然而兔子繁殖能力极强,如今数量多得惊人,以至于当地的原生植物、动物甚至土壤本身都受到了极大破坏。

借鉴与建议

尊重自然,保护原生生态。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浙江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起源地,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绿水青山”资源是首要的工作,也是浙江林业人的政治担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理念,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身作则,杜绝破坏生态、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树立公信力,引导民众树立起保护自然的观念。保护好现有原生生态环境,全面限制天然林采伐,商业采伐由工业人工林供应,控制采矿探矿,停止山上造地,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加快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申报和建设,扩大数量及面积;对需要生态修复的区域,如因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人为砍伐需人工造林的林地以模拟原生样貌加以复原,不改变原有植物品种,不改变局部生态环境;注重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人工建设要评估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为野生动物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人工绿化注重贴近自然,以近自然的理念指导绿化工作,把人为的痕迹降至最低,对原本生态保持较好的区域,切忌建设形象工程,杜绝过度投资,减少道路硬化或硬质铺装,突出回归自然的风格;以“城市建在森林中”理念规划未来城市建设,植物群落构成绿色自然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形成良好视觉生态景观。只有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才能让浙江“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

加强林业科技投入,建立工业原料林。良种繁育对林业生产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可借鉴林业发达国家良种培育成功经验,加强对林业科技领域的重视与支持。一方面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立足适宜造林林木良种选育,通过开展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实现林木品种改良,培育出速生、大口径、材质优良的中国版“辐射松”。同时,跟进研究良种扦插、组织培养等无性系繁殖技术,提高苗木质量与产出,推广应用到普通林业生产。另一方面重视培养高端林业人才,建立人才培养基金,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在人工林建设方面,要围绕提升森林质量做文章,着力解决单位蓄积普遍偏低的问题,以提高产出和效益为目标,积极营造工业原料林。政策扶持上,要采取加大政府补贴、金融支持、提供技术支撑、免费供应优良苗木等措施,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培育目标上,要按照适地适树原则,有计划开展速丰林、大径材和珍贵树种战略储备林建设和困难立地造林;造林措施上,要扩大针阔混交造林,改变树种单一局面,同时积极培育良种壮苗,提倡使用实生苗、容器苗造林,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森林经营上,要综合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调整树种组成,解决森林过疏、过密、过纯等问题,并推动轮伐、皆伐等采伐利用方式向渐伐、径级择伐、单株木择伐等转变;体制机制上,要加大林地流转,推进集中规模经营,鼓励建立专业林业经营公司,提供精准林业经营管理服务。

关注海洋环境,保護和修复红树林。乐清、洞头、温岭和玉环4县市所共有的乐清湾(28°25′N)从20世纪50年代引进抗低温红树林品种——秋茄后,成为中国红树林人工引种的北界线,而在乐清湾以南瑞安、平阳、苍南环温州海岸,也均有众多零星红树林分布。2005年,在乐清湾成立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后,该区域滩涂上的红树林得到有效保护,红树林面积不断增加,海水水质变清,栖息野生动物逐年增多,更吸引了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在此繁衍生息,成为乐清湾生态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保护红树林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开始凸显。目前,红树林所在的温州地区共建有各级海洋保护区7个,但与幅员辽阔的海洋、海岸面积相比,保护区域占比仍然极小,其他未纳入保护区区域的红树林面临着众多自然和人为的威胁,有些地方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让其得到长久有效的保护显得极为迫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积极实施“5211”海洋强省行动,加强岸线资源保护和海洋综合管理,做好温州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下一阶段,全省还需进一步促进海洋知识的宣传普及,促进全社会形成认识海洋、关注海洋、善待海洋的意识,可考虑出台地方性法规,从法律层面对红树林落实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严禁毁林围垦滩涂行为,对各类破坏红树林的行为加大打击和惩处力度,对落实管护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严厉追责,并加大海洋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的选划力度,提高保护区面积占比,对已经破坏的地区,要安排资金及时予以人工修复,对红树林适宜生长区,还可以采取人工引种的方式,扩大红树林面积,逐步实现环温州海岸红树林规模质量双提升,形成生态稳固、景观优美、规模宏伟、功能多样的海岸红树林带,打造浙江东海“黄金海岸线”。

调整森林经营目标,服务全域旅游发展。旅游业作为新兴绿色产业越来越得到各国各地区的重视,而各种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生态游尤为异军突起,广受游客的青睐。浙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实现“森林促旅游,旅游保森林”良性循环将会是一个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好方式。森林经营上,转变传统理念,把维护森林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作为森林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把发展森林旅游作为经营林业的一大战略;开发模式上,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功能的“园区”为主要载体,统筹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特色,发展丰富多彩的森林生态游项目;资源利用上,在开发森林的生态及景观资源基础上,借助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借鉴新西兰麦卢卡蜂蜜的成功案例(其中最关键的是政府机构质量监管及公信力的营造),充分挖掘森林食品及药用资源的养生、保健功能,推出当地森林旅游的特色产品,发展壮大“一亩山万元钱”的新模式,更有利于林农增收,从良好生态环境中获得红利,促进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跨越。

加强检疫检查,严防外来生物疫病入侵。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可严重削减、破坏本地生态平衡,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互花米草等外来入侵植物已经给浙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入,让松科植物面临巨大的威胁,每年造成的损失,是森林火灾的10倍以上,防止外来物种及疫病的入侵,不容小视,全省对此需提高警惕。构建有害生物信息网络,收集编制浙江省进出口岸主要国家已经成灾或存在侵害可能的动植物名录,向所有检疫机构和社会公布最新收录成果,广而告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严密监控网;把好入境关,海关部门要对入境的动植物及制品实行严苛的管制检查措施,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动植物检疫执法力度,加强对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其他检疫物的日常检疫与监督管理,对重点国家、地区的重点防范动植物严查细管;严管异地放生现象,异地放生可能导致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要引导民众不放生异地物种,不盲目放生,特别是对境外动物的放生;普及社会对入侵物种的知识,了解常见入侵物种,逐步形成社会共识,争取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发现入侵物种在本地出现,及时向农林水等相关部门举报。对已经成灾的有害生物入侵,需加大环境影响评估和科研攻关,加大财政投入,抓紧实施综合除治工程。

猜你喜欢

人工林红树林新西兰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新西兰央行宣布降息 拉开发达市场宽松序幕
走过红树林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南宁地区灰木莲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