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

2018-05-14蔡季愚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郝思嘉梅兰女权主义

蔡季愚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中的郝思嘉是一个个性极为鲜明的艺术形象,她的生活和成长历程体现了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我们从郝思嘉身上可以感受到女性价值观和主体意识的力量。本文对郝思嘉的形象进行了深入解读,以引导现代女性更好地领略《飘》的主题内涵,感受郝思嘉身上独立、自主、自信的女性人格魅力。

郝思嘉是女权主义的代言人,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独立自主、乐观自信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郝思嘉骨子里就有的东西,难能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受世俗观念影响而隐藏或剔除这些东西,而是任由其迸发出反叛的火花。在当时的美国南方社会,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仅就这一点,就足以让《飘》畅销不衰,让广大读者对这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充满向往。

1.《飘》与郝思嘉人物性格

《飘》是一部战争题材小说,从女性的视角观察、描写、反思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在众多描写美国南美战争的文学作品中,《飘》能夠一直畅销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品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魅力。郝思嘉作为美国南方的贵族小姐,她的成长史和奋斗史折射出了美国南方奴隶主制度的衰落和北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

郝思嘉的父亲是一位南方种植园主,她自出生就拥有别人遥不可及的财富和地位,也不可避免地养成了南方贵族小姐骄纵、自私、爱慕虚荣的性格。在封建旧礼教式的管理和教育下,她不得不学习南方贵族社会礼节,行为举止表现得高雅、端庄。但她的那双任性、充满活力的眼神“出卖”了她。她性格中拥有独立、叛逆的一面,不接受父亲给她安排的婚姻,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郝思嘉的“双重”人物性格为她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后来从南方贵族小姐到独立小资本家社会角色的转变作了很好的铺垫。

2.郝思嘉显现的女性主义意识

郝思嘉生活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但是她对阶级与性别归属强压在身上的东西并不认同,自始至终都忠于自我、追求自我。从16岁的青春年华,到后来为人妻、为人母,再到最后一人承担振兴家业之重任,她都直面人生、不甘平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与男人平等的地位,甚至是俯瞰、藐视所有男人的权利。

在生活上,郝思嘉注重自我意识,对自由、幸福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尽管母亲一直教导她要柔顺、服从,做一个得体的淑女。她却不肯接受自己附属的社会地位,从小像男孩子一样爬树、掷石子。丈夫死亡后,郝思嘉不甘于披一辈子黑纱,也不屑于摆出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她冲破了传统道德礼教的束缚,肆意地享受上流社会的正当娱乐。整个社会的严厉监视和母亲的谆谆教诲都没能压制住她的自我意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她追求和展现自我意识的智慧和魄力,她背着母亲做出了许多有悖于男性价值取向的行为,尤其是她那充满活力的眼睛,是对传统观念无声的反抗。

对于爱情,郝思嘉充满了幻想,不肯做等待男性挑选的无知顺从的淑女。她勇敢地向自己朝思暮想的阿希礼表白,遭拒后不但没有羞愧地躲起来,反而恼羞成怒与阿希礼大吵一番,说他中意的梅兰妮是“百依百顺的”,还能养出一窝“百依百顺的小猪”。郝思嘉对阿希礼撒泼大骂时,一个刁钻、蛮横、粗俗的野丫头形象跃然纸上,完全不像南方贵族家里培养出的千金小姐。白瑞德对郝思嘉一往情深,郝思嘉对这份轻易就可以得到的爱情和婚姻却十分抵制,导致白瑞德心灰意冷,最后离开。郝思嘉却在白瑞德离开后,恍然大悟决心把他弄回来,并且征服他。这实际上是郝思嘉内心的女权主义意识“作祟”,她不喜欢接受男性的安排,同时也不能容忍男性的抛弃。她要自己操控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自己去征服喜欢的男性。

在经济方面,郝思嘉也表现出了过人的见识和勇气,最终成为一个精明强干的当家人。内战爆发后,郝思嘉的家族逐渐衰落,母亲和丈夫死去,父亲也变得痴呆,还有两个被疾病缠绕的妹妹需要自己照顾。郝思嘉冲破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义无反顾地扛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她买了一个锯木厂,走上社会,像男性一样赶着马车为事业奋斗,与男性竞争。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郝思嘉成功完成了新女性意识的觉醒,她所表现出的智慧、信念、毅力令身边所有的男性都望尘莫及。

3.郝思嘉形象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郝思嘉是一个丰满的、具有多面性的人物,她独特的性格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对于现代女性而言,郝思嘉就像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她的生活观、金钱观、爱情观中都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坚强、乐观的信念和力量,这一点让许多现代女性自愧不如。郝思嘉虽出身高贵,但一生的经历充满了磨难,先后经历了三任丈夫,自己的孩子死亡。家族衰落后,生活的重担和家庭的琐事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但是她从未想过退缩、逃避,总是告诫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要有足够的信心和信念。正是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超强的毅力才让她绝地逢生,成功完成了从南方贵族小姐到北方小资本家的蜕变,完成了从懵懂无知的少女到一个叱咤商场的女强人的蜕变。除了独立、坚强、自信的人格魅力外,郝思嘉身上最感人的一点是其对情敌梅兰妮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为了照顾即将分娩的梅兰妮,郝思嘉失去了见自己母亲最后一面的机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信守对阿希礼的承诺,她压制住了自己内心对梅兰妮的嫉妒,展现出人性最美的一面。这样的胸襟、气度和无私的付出着实让人佩服,也值得现代女性反思。

读者对郝思嘉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她独立、自主、勇敢、充满智慧,同时又有自私、贪婪和虚荣的一面。在笔者看来,这正是郝思嘉这一人物形象的魅力所在,她不隶属于任何人,更不会屈服于任何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和场合,她都肆意地表达真实的自我,放射出一种独特的“野性美”。这种“野”是对男权世界的反叛,对女权主义的号召。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郝思嘉梅兰女权主义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书救回绝境“竹马”
无辜的《飘》
想象不是“想入非非”梅兰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探究
山寺梅兰
更衣室袭击案
爱无替代
韦氏词典年度最热词:女权主义
随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