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政教育管理研究

2018-05-14何新喜王金燕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企思政院校

何新喜 王金燕

在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中,新的教育模式探究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另外,思政教育也成为高职教育需要重点发展的教育对象。因此,新的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思政教育管理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思政教育管理进行研究,研究校企合作中高校的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校企合作下高职思政教育的进步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旨在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促使学生投入到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中去。因此,为促进我国高职学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增强我国高职学生与企业的对接,我国的高职教育应在校企文化对接下完成。尤其是思政教育的进行,更是深受校企文化对接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思政教育在校企文化对接下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我国高职思政教育进行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我国的高职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必要措施。而新时代下,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西修养,还应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为使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工作,提前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是必不可少的。

校企文化对接下的高职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进行职业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企业和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为学生以后融入企业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这种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最后,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具有明显的意义,接受过企业文化熏陶的学生必然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2我国校企文化对接下高职思政教育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的高职思政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帮助无数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岗位,但是由于这种企业文化对接方式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因此,高职思政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企文化对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我国高职院校对企业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企业的文化精神与用人需求了解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并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另外,由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导致高职的思政教育出现偏差,学生并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不利于高校和企业的之间的良好合作。部分高校为增强其校企文化对接的有效性,甚至出现与企业“拉关系”或友情赞助的现象,违背了高职思政教育的初衷。

(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

企业根本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在校企文化对接中,许多企业对此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校企文化的意义并不大,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并不明显。大型企业很少主动与学校提出合作,而中小型企业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办学需求。另外,许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价值,企业在文化对接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预期回报。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对接很容易陷入僵局。

(三)思政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然而实际情况是,学校内的思政教育教师大部分并不具有一定的企业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容易出现理论并不能应用于实践中的情况。

3促进校企文化对接中的思政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对接要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从自身角度入手,对自身各方面进行积极的改进,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对接与发展。

(一)拓宽高职思政教育的职能

高职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考虑对象,重点在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并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寻求结合点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等结合起来,从而进行高职思政教育。另外,为提升高职思政教师的企业实践水平,学校可以将教师派遣到企业中进行一定的实践与工作体验,或者聘请职业指导师开展一定的教学讲座,提升思政教师在校企文化对接下的教学水平。

(二)针对企业文化特点,创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高职院校应转变自身的思政教学观念,并将校企文化贯彻到高职思政教育中。我国的思政教育是一项较为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校企文化对接的大背景下,学校需要寻找更加合适的合作企业,并及时了解企业的具体要求,推进校企文化对接的进行。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制定学生的管理制度,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工作。

(三)改革高职思政教育的考核制度

思政教育并不能用传统的考核方法来进行考核,而是要注重学生的企业实践能力,采用综合考核的方法,例如,对学生的思政考核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并结合日常表现与考核成绩进行评定。要求学生的实践论文中体现出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思政问题与解决措施等,促进学生将思政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4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充分结合企业的需求,针对企业的文化特点进行思政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在企业中的竞争力,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中的工作与生活等。

(作者單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思政院校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