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探讨

2018-05-14张帅峰

北方音乐 2018年8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探讨

张帅峰

【摘要】基于我国特有的高考制度,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为了给自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都会选择特长课进修,而音乐特长生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声乐作为音乐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分支,是配合着音乐的语言表演艺术。于是,高中声乐课就逐渐凸显出其存在的必要性。为了适应高中群体短时间内就要出成绩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认真讨论高中声乐课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一、端正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的目的性

高中生选择特长学习,除了世家传承,往往都是半路出家的临时抱佛脚。相对于舞蹈、体育必须得有童子功的特长课,声乐课是比较容易后天迅速成长的一门课程,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抱着侥幸轻视的心理来学习这门课程。相反,我們必须首先要端正特长生学习声乐的态度,不能是避重就轻地选择学习考试时的技巧性得分点的“快餐式学习”,而是要从根本树立特长生对声乐这门艺术的敬畏和热爱,端正特长生的学习盲区,让他们明白,声乐不是随便张嘴把一首歌唱出来就可以,而是需要科学的呼吸、运气、使用嗓音等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特长生在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后,继续从事、经历,更有可能为之奋斗一生的声乐之路。

二、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内容解析

(一)捋顺教学顺序

端正了特长生的学习观念后,就要让他们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声乐学习也是如此。既然是学习,必然都离不开初期索然无味的基础课程。比如学习绘画,不是一开始就是临摹,而是没完没了的铅笔线条的勾勒;学小提琴,也不是一开始就拉《月光曲》,而是嘈杂刺耳的锯木头。声乐的学习也一样,在开始,必须要谨遵调整呼吸、练声、开嗓等一系列枯燥乏味的训练,之后才会在简单的小调之间寻找进步的空间,慢慢练习较长的曲调,以此类推。

(二)凸显个性化教学

孔子早在2000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所述观点经年适用。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个人的肺活量、气管长短、声带发育都是各不相同的。学生音色的特殊性是老师判断教学的标准。尤其面对特长生群体的特殊性,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就更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此来帮助特长生另辟蹊径,迅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演唱方式。

(三)科学专业的规范声乐特长生的演唱方法

教师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演唱基础,要从最基础的科学规范化的演唱方法开始教授。教师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领会,使用技巧的演唱和随意演唱的差别性,学生们会通过对比,认真思考科学演唱的技巧究竟在哪里。(四)帮助学生选择定制适合自身的演唱作品

作品是检验学习成绩的参照。一个好的作品,将会为特长生的演唱增色添彩,这也是特长生通往更高学府进修的敲门砖。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前提下,帮助学生选择能够更加凸显自身特色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自由发挥,获得优势。

三、基本功培训的关键点

(一)歌唱的姿态

姿态是人的第一名片。一个良好的身姿,不光可以为你增添不错的印象分,更是发声器官保持正位,气流顺畅的根基所在。什么叫好的姿态?能够令你舒适,让别人感受到美感的姿势就是好的姿态。我们常见到的歌唱家应该没有谁是圆肩驼背,长短腿的姿态吧?由此可见,良好的姿态是歌唱的基础。

(二)歌唱的呼吸

我们都知道,气息是歌唱的根本。一个演唱者,只有将自然而然的呼吸,变成可以由自己控制支配的呼吸,才算是具备了歌唱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大家将平时忽视的呼吸,有意识地加入到训练中来。

(三)歌唱的发声

歌唱的发声练习是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训练,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发声方面的训练,即我们经常所说的单纯的练声;二是演唱方面的训练,即我们在声乐课上的歌曲练唱。例如对于初学者,首先用“u”母音来练习,打开喉咙,稳定喉结,再选用单母音做长音慢速练习,锻炼横膈膜对歌唱的支持力量,这样有利于学生辨听自己的发音状态,最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音色、音高、音韵宽度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声练习,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以达到提高歌唱的能力。

四、小结

本文笔者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声乐课究竟在高中特长生的学习中起到了怎样的角色和作用,通过越来越科学规范的声乐教学方法,帮助高考特长生实现自己的理想,走进更高的学府,继续在声乐这条路上深造。

参考文献

[1]李廷海.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探讨[J].戏剧之家,2017.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探讨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