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任务驱动分组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4陈妙敏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

陈妙敏

【摘要】应用文写作在技工院校里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面向社会就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它的实用性非常广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需使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任务驱动法与分组法相结合,形成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分组来完成,学生间互助,达到掌握巩固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基本情况,作出清晰分析

技工院校学生是以初中(中技)和高中起点为主的学生,这类学生群体的明显特征在于基础知识薄弱,学生来到技工学校都是抱着学一技之长,能更好就业的心态,因此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之余,不能忽视文化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是学生面向社会就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以往的应用文课堂教学,是以语文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亲身经验,全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实际吸收率偏低。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运用在应用文写作课上的教学手法也从传统的讲授法逐步加入多媒体教学、模仿写作、角色扮演等手段,鉴于应用文写作课的课程内容以及上课场地和学生人数的限制,上述的授课方法不能经常使用。本人在2018年上半年,通过问卷星APP对本校1172名涵盖中级、高级、高职和技师班级的学生进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其中,“你认为自己的应用文写作学得怎么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5.8%的学生认为“一般”,22.87%的学生认为“好”,14.08%的学生认为“非常好”,7.25%的学生认为“很差”(见图1);即,“一般及很差”的占63.05%,“好及非常好”的占36.95%。

可见,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掌握程度处于中下水平。此外,在调查问卷中,“你觉得哪种授课方式收获最大”一项显示:55.72%学生选择“老师先讲授基本框架和规范后模仿练习”,24.4%的学生选择“自己先练习、体验,老师再针对你的情况进行讲解”。由此可得,学生一直受到传统讲授方式熏陶,惯性认同教师先讲、学生再模仿的学习形式。这就是为什么应用文写作课教师难上,学生听不进去 ,教学效果一般甚至不理想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因人制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根据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

受到手机网络影响,学生群体求知方式发生改变,很多知识点网上搜索一下就有,学生不引起重视。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多数依葫芦画瓢,并没真正掌握写作要领,往往在日后工作中碰壁。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但是随着广泛应用,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设置任务,学生多为被动接受任务;教师重视任务完成的结果,忽视对“半成品”的评价等问题。而“分组法”则是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组。能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照顾了学生的差异。但随着在课堂中广泛使用,实际上的“分组教学”大多流于形式。怎么样才能把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呢?

我们可把“任务驱动”和“分组”两种教学法结合起来应用,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渴望不断学习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把任务驱动与分组教学法相结合起来,设置问题环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通过竞赛,形成组内合作共赢的方式,获得小组胜利,并把课堂知识牢固掌握。同时,让学得快和好的学生成为小老师,去教导和帮助其他成员或者其他组解决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此举有效避免了教师们在以往由于传统教学法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而导致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方法一知半解,课堂上以为听懂了,实际写作起来格式错误,逻辑混乱。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又能以学生角度去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教师则可以集中精力,深层剖析学生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到嗓子嘶哑,学生昏昏欲睡,进而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达到更高层次。

三、結合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

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在任务驱动中再加入对学生的分组去教学,需要教师对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掌握。下面以“产品说明书”教学为例进行论证。

(一)课前准备

老师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均衡分组(强弱学生搭配在一组)。课前布置任务,根据不同专业的班级,要求学生进行符合本专业特色的资料收集(若出现某组成员专业知识非常薄弱的,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不至于打击学生积极性)。如本人之前上的校内公开课班级是2016级电商高职1班,24人,分成4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课前布置任务,分小组预习,寻找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产品,了解产品基本情况及用途,用于课上进行讲解分享。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课堂导入

老师课前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然后设定龙虎榜(评分表)用以记录每个组的得分,激发学生胜负欲望。接着邀请各组派代表对收集到的产品资料进行介绍,老师在黑板上把学生提及的产品信息点列出来。最后由老师进行划重点和归纳,就形成了产品说明书的基本要素。

(三)课程讲解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课前没预习到位,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快速阅读课文,利用已学知识去掌握新知识,了解产品说明书的概念、作用以及写作结构,并分小组进行抢答,答对加分。问题的设置围绕基本知识点(如:A.产品说明书由哪几部分构成?B.你觉得产品说明书有哪些特点呢?C.你觉得产品说明书的作用有哪些?),接着引入小视频(控制好时长),进行分组抢答,从而让学生受到感官刺激,捕捉信息点回答问题。

(四)深入剖析

经过前面环节,学生对产品说明书有一定认知。学生的课前预习及资料收集,为老师争取了深入讲解的时间。教师可就产品说明书的结构、要素、表现形式结合案例进行讲解。本人在校内公开课上是选用了板蓝根颗粒说明书进行结构和要素分析,并以电器和药品错误使用为例,对产品说明书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五)分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下发的任务书(涵盖要完成的任务、制作要求、产品相关信息点、评分标准、学习反馈表),共同制作产品说明书。老师事前根据组员的情况布置相应产品给予制作(如女生较多的组,教师可选用化妆品、零食等学生感兴趣的物品;男生较多的组,教师可选用电器等物品布置任务。此任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完成以后,组内进行修改,然后组与组之间派代表进行互改,并展示成果。最后每位同学完成学习反馈表,用于检查教学效果。

(六)总结点评

教师在学生分组制作过程中,进行巡查并指导,发现问题,记录下来。教师根据组与组之间互评和成果展示,在分组活动结束后,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并对收集上来的学习反馈表进行分析,查看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知识点薄弱环节在哪里,以便布置课后作业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此外,对竞赛胜出的小组进行奖励,肯定小组的努力和学习态度,勉励其他组向其学习并继续努力,保持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

四、结论

(一)了解学生,合理运用,做好准备

在应用文写作课上运用任务驱动分组法,需要教师对学生知识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每节课的内容,提前备好课,不同的文种要更换不同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不能生搬硬套。如讲到“合同”章节,可以播放小视频,让学生分小组比赛,看哪组先找出视频中合同存在的问题;讲到“简历”章节,可以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并查看自己的简历写得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讲到“通知”章节,可分组,每组派一至两名学生到黑板现场演练,其他组派代表为其修改,作为实例展示。

(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教

任务驱动分组法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让学生能动起来,在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学习。用学生去教导学生,教师巡查指导,获得师生共同探讨的机会,能最大化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及“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本人在所教的班上运用此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学生表示上课更加有趣,愿意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期末考试合格率均在96%以上。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变化,最终还是要“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 周炫.“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实践[J].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2009(C1).

[2]葛绪涛.分组法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提高计算机實习课教学效果[J]. 职业,2009(22).

[3]傅夏龙.中职学校推广使用行动导向教法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4]石岩.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调查报告”为例[J].山东农学工程学院学报,2017(5).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建设基层央行文化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效率的提升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