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中考语文成绩不如城里学生原因浅析

2018-05-14韦翠纯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积累课外阅读

韦翠纯

【摘要】城乡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存在差距,新课标实行后,这种差距拉得更大了。作为从教20年且经常担任实验班的语文教学

的我,一直深思其形成原因。多年来对此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希望能引起语文同行的重视,力求缩小城乡中学生的语文差距。

【关键词】中考语文成绩;语文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成绩,农村学生在中考科目中能获得A等的,基本是在理科,且人数略低于城里学生。而在文科,尤其是语文,能得A等的却寥寥无几。如2018年,我们县语文科中考A等率就不到2%。而我校(在全县排名前列的一所乡镇中学)近300个中考生,A等两个,A等率0.6%;B等22个,B等率也就7%。

城乡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存在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呢?我个人认为:论花费在学习语文的课堂时间,农村的学生更多;就刻苦程度而言,农村学生更勤奋。但城市的学生见多识广,语文学得活。一句话,语文能力比农村学生强得多。因此,当中考试题逐渐挣脱课本束缚后,也就越来越有利于城市中学的考生了。推究语文中考成绩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还应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的状况来看。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学生状况

1.学生基础知识差,积累少,知识网络掌握不牢,语文常识积累少,尤其是文言文常识缺乏;2.综合实践能力近乎空白;3.阅读面窄,阅读量少;4.语言表达能力弱,怕作文,不写。

二、原因分析

(一)先天不足的语文环境

城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具有丰厚底蕴,他们从小就可以阅读各类的书籍,接受各类不同的信息。丰富的学习途径,使他们的语文视野得到了拓展,语文底蕴得到了充实。而在农村,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缺乏应有的语文能力训练的环境。

首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短缺,环境、氛围大大地扼制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步伐。在农村中学,尽管已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可多媒体教室往往只是摆设,学校没有真正的图书阅览室。而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意识淡薄,无钱也无意识买书订报。因此,学生所吸取到的课外知识少得可怜,仅仅依赖语文课本里那几篇文章来学习语文,如此狭窄的语文空间,又怎能适应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

其次,长久以来的习惯,学生处在被动接受语文知识和被迫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尴尬境地里,而完全丧失学习语文的自主权利,养成了学生唯老师之命是从的依赖性的学习品性,从未思考过要去怀疑师之语和去探究疑难问题。

其三,农村中学生语文底子薄,基础不扎实。大多农村孩子,童年时代的启蒙教育几乎是缺失的,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儿童那样的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的熏陶,即使是跨进了小学的校门,也只能获得教材上有限的知识内容。

再者,农村小学的语文师资条件也是有限的,大多孩子小学毕业后,连汉语拼音都不过关,更别说其他方面的语文能力了。于是乎,这样的语文学习能力,便直接影响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

(二)近乎空白的综合实践活动

人的任何方面的能力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规定的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然而,广大农村中学语文实践活动却极少开展,甚至空缺。

能力的形成是实践活动的结果。没有实践活动,想要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就是空话。在农村中学的日常教学中,学生除了在语文课上接受语文能力训练外,极少有课堂以外的综合性学习,更没有语文课外活动。学生每天只是面对练习、作业、考试,学习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少有黑板报、广播室,更别谈到校外搞社会调查。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语文除了教材之外,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没有活动,哪有语文能力提高的果实呢?又如何能在今天的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

(三)严重缺乏的课外阅读

在乡村,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而又少。原因有三:一是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来源普遍存在着匱乏现象。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由于观念或经济原因,买书少。乡村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缺乏,没有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即使现在国家推行均衡教育,图书多了,但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大多也只是摆设,只是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已。二是阅读环境不善。阅读是繁重的学习任务,一些家长和老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有意无意地限制着孩子们的阅读自由。除了与学习有关的一些教辅书和极少的几部名著以外,一般的课外书都被列入禁读“黑名单”。三是阅读兴趣不高。由于从小受家庭氛围影响,再加上现在的网络影响,大多学生都不愿看书,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这样的课外阅读,又怎能提高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

(四)学生积累观念和能力薄弱

在乡村,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背古诗、名篇、名句,答考试默写题时派上用场。在他们来看,背诵积累说到底就是为了得分。通过积累获得文化熏陶,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他们的目标。这样浮躁的社会,我们的学生也急功近利。这样的思想,又怎能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

上述四大问题,在广大农村中学普遍严重存在着,导致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均分和优秀率大大低于城市中学生。这问题摆在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前,希望引起语文教师和有关方面的关注。我们期待农村中考语文也能取得灿烂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莉.中学语文教学中字词的积累[J].成才之路,2012(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积累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