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保险行业融资融券业务对运营状况及防险问题的探究

2018-05-14尚宁焦栋

今日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融券融资客户

尚宁 焦栋

融资融券业务是投资者向具备融资融券业务资格并且在证券交易所备案的证券公司以抵押担保的形式借入资金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融资融券业务为我国证券市场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给证券市场的相关主体带来了不可小觑的风险隐患。本文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对其运营状况的影响作为切入点,首先阐述融资融券业务的内涵,介绍国内外融资融券财务发展状况,最后为平安股份有限公司如何解决融资融券业务带来的问题隐患,防范和控制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提供了建议。

一、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介绍

融资融券业务分为融资(买入)业务和保证金(卖出)业务。融资交易是指投资者以抵押贷款的途径借入资金,认为证券的未来会上升时,以担保证券公司或其他机构的形式借入资金获取相关证券的过程。当融资合约到期时,投资方选择以卖出相关证券的方式来偿还融资借款或者用直接偿还的方式来保留有关证券。保证金销售是指投资者对某一证券公司借入某一证券并出售证券作为抵押品的预期,并在合同期满前返还相同类型和数量的证券。投资者的还款方式可以直接选择代销凭证。简而言之,融资融券指的是借债购买证券的投资者,即根据股票市场的期望,融资、借入证券和出售证券。其中,融券交易与证券市场上的卖空交易并无太大区别,由于杠杆效应的存在,同时放大了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

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融资融券模式,第一、是以美国和欧洲各国为代表的市场化信用交易模式,市场化自由度较高;第二、是由日本和韩国所代表的垄断性声誉买卖模式,但是会遭到当局的严格控制。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经历了从全面禁止到正常运行的变迁,业务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信用交易模式。

二、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构建指标体系

(一)企业盈利能力

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利润是企业存活和成长的最终目标,它关联到企业的存活和未来的变化趋势。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状况水平是借助企业财务报表、企业年报和企业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其中包括企业在所从事的相关经营活动中获取盈利能力的评价和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以及代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所带来的企业利润,可以较为清晰的展示出企业主要盈利方式的收益状况。

(二)企业偿债能力

企业的偿债本领主要包括短时间偿债本领和长时间偿债本领。短时间偿债本领是指企业资产的现金流入本领。该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企业的流动性比率,它是权衡企业短时间流动性的一个经常性需要使用的指标,来保证债务到期的本领;速动比率指的是当期偿还企业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以及短时间投资等构成。长时间偿债本领是企业财务状况不变的主要指标,该指标是代表企业解决债务和偿债本领的实力。其主要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指的是利用负债融资开展财务活动的能力,也是体现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资产比率反应了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或解决债务危险的本领。

(三)企业获现能力

企业获现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现金的能力,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但企业产生利润的同时也能够产生较多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就表示其具备了较强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说,对其企业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股利的能力做出合理评价,并且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的获利质量。从融资融券的角度出发,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是能够较好的代表企业财务状况体系的指标,因为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所反映的是每一普通股所能创造現金净流量的能力,对于获取现金股利作为主要投资目的的投资方来说尤为重要,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就越强,从而体现出企业分派股利的能力,如果超出限度,企业就不得不面临借款分红,其财务状况堪忧。

(四)资本结构质量

资本结构的主要衡量要素是由企业资本成本水平和企业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俩方面组成的。资本成本是获得资本和操控资本的成本。当企业的资本成本水平小于企业的收益率时,它的净资产范围才能扩张。从融资融券的角度来说,作为券商的平安保险公司前期都需要垫付资金和信用资本,当证券市场波动较大使得投资者自身出现信用危机而券商无法强制平仓时,证券公司的自身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导致负资产状况的产生,从而使得企业的净资产规模缩减,最终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

三、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自有资金投资不足

由上表可知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2015年底应付账款为473,500万元,到2016年年度的应付账款为856,500万元,2017年应付账款达到了546,800万元,2015年到2017年底增长了73,300万元,说明平安保险2017年的付出项目增加,导致应付账款增加。2015至2017年间,平安保险的应收帐款逐年增加,这表明2017年的应收账款达到新高,说明其流动资金十分充裕。这也表明了平安保险在2017年融资融券工作做的很好,有很多大的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因此平安保险的应收账款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形式。

融资融券业务是较为典型的资本依赖型业务,这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充足资本来促进企业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提供的融资资金都是将企业自有资金融给投资者,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了无资可融的情况,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国民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融资融券业务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具备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当前企业融资融券业务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的资本实力必须雄厚,但是从财务状况来说长期垫付资金的做法也是十分不可取的,因此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是当前企业融资融券业务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有资金不断填充加大风险的同时,供给链条也成为了新的难题。

2.平安保险资产负债较多,融资与融券发展不平衡

从上表可以看出,资产包括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从2014年到2017年,中国平安保险的资产一直在增长,然而负债也是持续增长的,到2017年负债已经达到了590,515,800万元,金额巨大,表中所示中国平安保险的盈利总计每年都在增长,这也是与平安保险的融资融券情况分不开的,但是融资融券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导致盈利没有呈指数式增长。

一方面,融资融券交易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中国证监会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严格控制。制约因素决定了两种交易的分布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是金融保证金业务,早期的大量安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而积累了更多的保险客户,因此公司业务发展迅速。然而,随着业务数量的增加,客户准入门槛逐渐降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和传统保险经纪业务不同的是,融资融券业务市场群体份额更为集中,使得当前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发客户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优质有效客户量更为不足,很多具备开户资格或者已经开户的客户由于缺乏对相关规则的了解并拒绝参与融资融券。截止2017年底,企业开户总数为14.7万户,而大部分集中在存量客户,其中有效客户仅占开户总数的29%,这说明大部分客户仍处于观望阶段,基于保险公司的特殊性,该类客户大部分较难接受高风险高收益的杠杆交易,需要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去进一步引导,从而达到平安保险融资融券的发展平衡。

(三)业务管理与风险控制不够完善

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中,负债合约到期后未清偿的客户账户为142笔,维持担保比例而强制平仓的为102笔,总金额为7730万,而且在2015年到2017年之间逐渐上涨。上述数据说明,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同样面临着信用风险,在面临证券市场震荡时,其融资融券业务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依据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同时该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手段较为匮乏,或专注于企业是否因为该业务亏损,而忽视了投资客户的风险把握,并未建立起相关的预警机制。派专人密切关注证券二级市场的走势及变化,同时及时反馈客户等必要风险手段往往只有少部分优质客户具备。随着证券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中不断的推陈出新,证监局及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的逐步放宽都间接使得证券金融市场的环境愈发难以监测,风险预估和风险测量已经成为了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所必备的手段,对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风险控制部门的要求更为严格,信用风险的产生可能会逐步演绎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且引发证券市场动荡,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具备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同时自身还是上市公司,杠杆交易的存在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风险控制仍需完成,相关业务管理仍需增强。

4.投资者对于融券交易业务不了解,融券成本高

由上表可知,2014年末到2017年末营业利润是直接增长的,在2014年到2015年增长了3060600万元,在2015年到2016年增长了42100万元,在2016年到2017年增长了4139000万元,在2016年到2017年的营业利润增长最快,说明2017年融资融券业务办理的最多,因此营业利润增高。基于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客户现状,大部分客户对于融资融券业务并不了解,即使想参与交易但是因为对其业务风险存在错误的认知,对交易流程也不了解,导致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无法大面积开展。平安保险客户开户融券利率一般为8%-11%,远高于海外成熟市场的2%。利用证券借款的证券公司的年利率通常为3%,保证金交易与证券借款的差异首要在于借款公司的结构体系类型不同。融券卖出给投资者的目的是为避免隔夜持仓的风险,一般选择当日还券,较高的融券费用压缩了投资者融券卖出的利润空间,因此导致融资融券业务在无形之间增加了成本。

四、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扩宽融资融券市场

一直到2015年12月31日为止,上海和深圳贷款余额总共1,1713亿元,上海股市的金融平衡为6805.22亿元,深圳股市融资余额4907.78亿元。直到2017年末虽然存在规模震荡,但是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的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仍保持10315亿元水平,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逐渐发展到了900多支。随着国家对于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调控,其市场需求将大幅度的增加。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面对融资融券業务的大量资金需求时,除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自身资金支持外,还可以依靠转融资介入、探索同行业授信和融资债权收益转让等方式,并可以与银行等机构共同探讨,以拓宽资金来源。从投资基金的结构和方式上看,公司自有资金主要用于融资融券业务。当自有资金不足时,高风险的自有资金被分配给低风险业务。其余的差异允许业务部门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筹集自己的资金。在原则上来说,这种方式在企业信贷业务制度下是允许的。不同的商业用途,从公司内部外部筹措资金时需要有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用管理总部协同融资融券业务部门主导,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

(二)扩大投资标的证券范围

目前该企业融资融券业务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于企业内部客户偏好于融资业务而拒绝融券业务,在当前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如果大范围客户都倾向于融资,那么企业的盈利就会小于亏损。因此扩大投资标的证券范围是主要做法,一方面通过教育引导客户进行理性投资,阐述融资融券的交易原理和各自优势,开发企业客户新的投资兴趣,增加融券业务的业务量,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与同行业机构建立联系,互相授信,保持与证监会的密切沟通,以此扩大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标的证券规模。现阶段金融市场的变化较为频繁,如果错估了企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就会导致严重的信用危机事件,从而让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因此打造服务与开发相结合的营业部应作为工作重点,合理调整安排流程,以顾客需求为首要任务。

(三)完善配套内部监控和监管制度

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就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投资者在开户之前就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包括企业的资金来源、资金实力、信用水平、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从而降低内部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且加强内部监管。另一方面,对授信额度需要制定严谨的规定,同时加强对企业客户的风险意识培养,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判断能力,增强其投资意识,避免企业客户的投机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具体包括授信前和授信后两种信用管理机制,授信的审核机制由于国家证监局的严格规定,其审核程序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和严格,但是随着国家证监局取消窗口指导意见后,逐步放宽其限制,其审核门槛越来越低,但证券公司仍需保持严谨态度,严把审核关,保障融资融券业务的良好发展环境。授信的定点追踪机制也是必要的,企业客户经理定期访问,提醒客户维持保证金比例,如果客户无法追加保证金,应该主动协商强制平仓的相关事宜,从而降低企业风险损失。

(四)加大融券的知识宣传,降低融券成本

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是提高从业人员投资水平的有力手段之一,采用不记名投票和私人访谈的形式了解一线业务人员的诉求,探讨业务流程中面对的诸多困难,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设培训课程是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培训课程的重点,加大从业人员对融券的宣传力度,提高投资者对融券的了解程度。对于降低融券成本,我建议平安保险应该改变目前的融券收费方式,对于融券业务采用单笔收取手续费的形式,不加任何捆绑的费用,为降低融券成本提供空间。(作者单位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融券融资客户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融资融券五日统计(9月12日~9月19日)
机会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融资融券一周统计
融资融券一周统计
一周融资融券情况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