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新探

2018-05-14邓宏萍钟庆文

丝路视野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新途径心理教育

邓宏萍 钟庆文

【摘要】高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的现实,要求高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支持补充作用,又发挥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两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融入德育策略的阐述,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教育;新途径

一、提出问题

人的行为受到思想与心理双重支配。仍处青春期的高职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方式、恋爱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但教育者往往不能准确地分辨其是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范畴。在实践中,教育者也发现单纯采用德育与纪律手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需大胆尝试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心理教育,提高德育效率。

二、理论依据

高职学生德育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融入,其前提是正确理解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促进。第一,两者目的都是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以将社会规则转化为个体认知行为,转化为个体品德为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重点、方法和教育者受教者关系等方面侧重不同,更注重促进个体社会化,而社会化的内涵与德育本质一脉相承。两者都以培养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行为方式为最终目标。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以身心健康为基础,培养品德必须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在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隐私问题或情感反应,采用心理方法更合适更有效。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升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与说服力。

三、实施策略

(一)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需要认识超前,在理解与重视基础上才能开展。要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

一是对高职学生各种心理问题认识要科学准确。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但客观说,“大学生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危人群”是伪命题。因为,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成熟,是身心发展阶段性不平衡的结果。人在经历重大事件或重要发展阶段时内心矛盾冲突十分剧烈。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内容很多,如应对学习压力、学会人际关系、学会友情与爱、应对性成熟与性意识的萌芽等。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长达十几年的青春期中,事实上只有到了大学才真正有机会全面学习如何做人。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现象其实只是高等教育在为基础教育失误买单。因此,必须认识到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是发展性问题。二是心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社会化。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对象是正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是发展性问题,所以,学校心理咨询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概念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工作而不是治疗救治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在于“学习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择业、爱情与性、挫折应对”等,旨在教会学生做人与处理生活目标、生活事件。这些内容都是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必需。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要学就业本领,更要在短短几年内达到社会化的要求,补上青春期成长这一课。从这个角度讲,教会学生成熟是一件十分具体而实在的事,是所有教育者的任务。它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目的到任务,其本质与目标一致。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

(二)借用心理手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从了解学生开始”

思想政治工作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心理教育在这方面有独到之方。实践中,高职学生工作一线同志常发现学生问题往往由心理问题引发,从德育视角入手有时找不到症结,效果也适得其反。反之,从心理视角切入往往豁然开朗。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从学生心理角度因人而异开展工作。我们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源于坚持进行心理健康情况普查,在處理学生人际关系、学业不良、情感恋爱等常见问题时心中有数而不只依靠纪律层面简单处理。近5年心理普查显示,每年新生中心理健康情况呈阳性将近占总数的20%;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2.5%。单项检查呈阳性者更多,最普遍的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等。如,强迫症状阳性者比例近34%,相对严重者占5.3%,人际关系敏感阳性比例近27%,抑郁阳性者比例为13.4%,焦虑呈阳性占12%。主要心理问题有:情绪问题,症状为情绪起伏大,容易抑郁、焦虑,担心前途、缺乏自信,缺乏积极性、容易发脾气等;强迫症状,期望目标值高而能力不足,理想与现实落差引发的心理失衡,表现为强迫意念,某种想法反复出现;人际关系障碍,易产生受伤害感、在乎他人、总注意周围的人等。上述重要成因是自我意识发展不成熟,不能正确评价自我、他人与社会。

思政教育者借助心理手段为发现与处理学生各类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提供了“钥匙”。

(三)把握重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中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一定要依托高校现有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与组织机构,融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因为没有大德育观下的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将失去对象——广大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成无源之水。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如果不是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成长而局限于某些心理问题救治,心理健康教育将本末倒置。

首先,确立新时期新形势下全新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新时期高职学生面临适应社会方面的多重选择,心理压力较其他院校学生更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时代特征,以人为本。工作过程按照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更多地主动发掘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等出了问题再来教育;在方法上更多地沟通观察倾听,少说教;在人际关系上更多地平等民主,少一点“我说、我对、你听”的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心态。

其次,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各部齐抓共管,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领导体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开展宣传、教学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讲座、宣传、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心理网站建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志愿者培训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工作中。一是在日常工作中,把握新时期学生心理与思想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及时发现其思想变化。二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三是以人格教育、学习心理指导、职业心理培养为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四是工作方法由“灌输”向“疏导”转变,“约束”向“自主”转变,“说教者”角色向“朋友”角色转变,同时加强针对性心理咨询辅助思想政治工作。

综上所述,当日常学生管理与思政工作做到了入耳、入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就合二为一了。

参考文献

[1]马雪玉,韩旭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J].邢台学院学报,2005(01):102~103.

[2]彪晓红,刘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39~40.

[3]毕岩.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34~36.

[4]龚雨玲.高职体育院校新生人格调查与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02~104.

作者简介:邓宏萍(1970.12—),女,江西萍乡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钟庆文(1968.09—),男,江西萍乡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新途径心理教育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意蕴
浅谈小学教育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新闻传播网络化的新途径研究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谈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