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朗读评价,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018-05-14秦祥涛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年级朗读教学

秦祥涛

【摘要】尊重儿童学习主体性,将课堂时间交还他们,通过相互自主的评价,让学生对朗读标准、效果等有初步的认识,在班级内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运用同伴读书、同伴评价,教师范读、教师评价,共同提高朗读水平。

【关键词】中年级 朗读教学 评价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朗读指导时应尽可能让学生自悟自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常常是引导不当,自主被异化成了自流。朗读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逼近。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及时反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经常让学生朗读是对教学的反馈,及时地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是对朗读的反馈评价过程也是训练读的过程,评价语不但是朗读水平的鉴定语,也是教学的过渡语、朗读的指导语。笔者以《雪儿》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分享朗读评价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实践概述

《雪儿》讲述的是一个形象鲜明、感人至深、充满爱心的故事,生动的情节、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文章语言优美,情节感人,美好真挚的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语言文字,体味美好情愫,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获得启发。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上所述,本文的教学要善于创设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由此,笔者想到了“朗读评价”,但评价的主体不应该只有教师,学生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提升自我朗读水平增进课文理解的过程。

(一)预习课文,初读感知

在预习单中笔者让学生完成:找出课文中最打动你的两句话,并反复朗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这项作业意在让学生对这篇课文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找出课文中写得比较好、富有情感的句子,反复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能够有自信站起来朗读,为课堂精彩的朗读评价打好基础。通过收上来的预习单,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找到课文中写得比较好、感情较充沛的句子。

(二)问题引领,梳理课文

《雪儿》讲的是主人公“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大问题:“我”为雪儿做了哪些事?通过这个问题来把整个文章串联起来。孩子们很快对课文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并很快找到下面几个句子:

A.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滿哀伤。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

B.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C.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D.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在笔者的逐句解读下,孩子们能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这些句子,进一步对课文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有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进行了相应的示范朗读。

(三)小组合作,朗读评价

1.小组合作

在孩子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后,笔者安排了小组内朗读,将上面学到的那些句子在小组内朗读。一个人朗读,三个人予以其相应的评价。评价的同时,完成朗读评价表(详见表1)。

有了这张朗读评价表,孩子们在评价别人的朗读时就有了相应的标准,也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别人的朗读。

2.朗读展示

在四人小组内朗读评价后,笔者请一些小组在全班内展示。四人轮流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他人给他一些评价。这时候,教师再在孩子们的评价基础上对朗读的人进行点评,这样无论是朗读的人,还是评价的人都能对如何评价别人的朗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尤其是一些优美的句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我”与雪儿之间的那种心心相惜的情感也有了透彻的领悟。

3.收获与分享

通过对朗读评价单的梳理,笔者发现了本班孩子有了两大喜人的收获:一是对课文中人与鸟的那种情怀的深刻感悟,体会到雪儿在“我”的腿跌伤后给“我”带来的快乐,以及“我”在放飞雪儿时那种欢喜又不舍的复杂感情;二是孩子们都表示自己对朗读这一块有了更多的了解,不仅可以评价别人的朗读,自己的朗读水平也有了提高。

(四)加深理解,延伸写作

通过两节课朗读评价的训练,孩子们在读书上有了收获,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优质的课文理解了体现在孩子们课后小练笔的完成上。例如课后练习第5题: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

通过朗读评价的训练,孩子们对“我”与雪儿之间的那种情感已经理解得非常透彻,故而在写他们告别的场景时,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能够把人与鸟之间的情愫逐步放大,学习在这里真正发生。

二、关于朗读评价的反思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对于《雪儿》这篇抒情的小故事,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在朗读中感悟,而如何让孩子们读好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中心问题。笔者觉得选择让朗读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是化解这一问题的有效融合剂。课文中“我”受了伤在家里,不能出去享受明媚的春光,而爸爸带回来的受伤的鸽子“雪儿”则是与“我”命运相似的一只小鸟,它不能再翱翔在蓝天上。这种类似的心理,让人与鸟之间无法不产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愫,于是在朗读时便会透露出“我”对雪儿的喜爱之情。如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学生在读第一遍时,都抓不到理解的重心。结果一位学生评价同伴的朗读时,提到了我们在第三课小练笔里写的“千变万化”的云。“我”和雪儿都在观察这些有趣的、多种多样的云朵。这时,同学们很快抓到“飘飘悠悠”这个词。这个AABB式的词,不仅读来非常顺口,而且富有变化,让孩子们体会到云朵的动态美。因为评价时提到了这种美好的感觉,再提“我”对雪儿的喜爱之情,孩子们便一点就通了。

(二)制定朗读评价标准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朗读教学评价的把握不是很准。原因一是自己的朗读水平不够,二是对朗读评价的标准不明确。笔者认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第一,严格把好基础标准关:字音、声音、态度。这是朗读的基本要领,也是我们对学生在预习时要做到的。第二,进一步提高标准:流利、停顿、动作。这常常是在课堂上随着教师的教学而需要达到的水平,这项标准也被人称之为“语感”。第三,追求优质标准:有感情。这是语文老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希望孩子们通过朗读对课文有较深刻的理解,也是我们评价别人朗读的最高标准。

(三)朗读评价训练的注意事项

首先,朗读评价的时机要明确。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朗读贯穿在教学设计中,并不着痕迹地渗透到每一节课里。在讲到好的句子、需要体会作者情感时,一个孩子读完可以请另一个孩子进行评价,这样要比教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很多。其次,真正让孩子“站”起来评价别人的朗读。这个“站”一是指孩子能够勇敢地站起来,这是自信心的表现;二是指孩子理解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的表现。最后,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对话”很重要。尽管教师把“评价”的任务大部分交给孩子了,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是一味的任由孩子来评价。教师要做的是,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孩子进行评价,并就相同的评价文本与孩子们进行评价的“对话”,把孩子没有讲到的点分析给他们听,并反复地告知他们如何有效地评价一个人的朗读。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们会像教师一样自如地评价他人的朗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

猜你喜欢

中年级朗读教学
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析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中年级图画书阅读与儿童思维发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