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刍议

2018-05-14霍然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

霍然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医学生教育的宝贵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具有高度的必要性。针对当前我国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创新医学生教育的理念、方式与内容体系,为传统文化与医学生教育的契合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医学生教育;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184-03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medical students education is highly necessar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 China, they should be problem-oriented, and further innovate the concept, method and content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education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edical students education; Education concepe; Education method; Education content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对在新时代中开展医学生教育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强调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风采”。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医学生教育紧随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始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视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则能够依靠传统道德文化、医德文化以及传统生命观、文化观等宝贵资源,进一步提升医学生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人文情怀以及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心理,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情感关系、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有力落地提供坚实的保障。

1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具有高度的必要性,无论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医疗关系的改善或者是对医疗事业的进步都具有高度的价值意蕴。越是在文化交织、思想碰撞的时代,越是要不忘初心、理性继承传统,厘清医学生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

1.1 建立和谐医患情感关系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来,暴力伤医事件、舆论抹黑医生的现象屡屡出现,各大媒体对医疗纠纷事件的数次曝光,体现出了我国医患矛盾的现实。一方面由于知识不平衡所导致的公众对医疗技术、手段和结果存在质疑,造成医院、医生公信力下降,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部分医疗人员职业操守和医德素养的缺失。在暴力伤医的案件中,不乏存在沟通不畅等原因,部分患者及家属为宣泄不满情绪,在非理智的情况下对医疗人员进行报复,引发了舆论的哗然,也造成了医生的职业焦虑和恐慌。为有效缓解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的医患情感纽带,必须要在医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从根源上培育医学生博爱、无私、诚信、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医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使医学生在正式走上医疗岗位工作时,能够以高尚的医德修养主动建立与患者及家属的情感关联,从而优化医患关系,为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奠定基础。

1.2 有助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念教育资源,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丰富的物质享受和复杂的利益诱惑容易造成医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颇,使医学生陷入物质欲望而失去保持自律的优秀品质。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有助于提升医学生对医学使命的感悟,并从医学大家的高尚医德中获得价值启示。深刻认识到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价值内核,自觉端正自身的价值观念。《礼记·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表明教育的第一要务是要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与道德修养是教育的宗旨所在。对医学生教育而言,就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使医学生向善、向美、知羞、知耻,形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心理和人生气度,建立崇高的价值信仰和目标,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的统一。

1.3 有利于培育医学生潜心向学的品质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新时代的医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在优渥的物质条件中成长,得到了家庭成员的精心呵护,但良好的生活条件也使这部分学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调节能力不足、意志薄弱等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用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只有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追问、自我约束的能力,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为被社会所需要的医疗人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使医学生以史为镜,从古代先贤的品行修养和人生智慧中获得启迪,使医学生形成潜心向学的品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千古名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诫医学生越是在诱惑面前,越是要省察克己。广为流传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便道尽了奋斗不已的人生追求。《礼记·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修身“八目”是医学生教育的宝贵财富,有利于使医学生深刻了解自我角色,学会做人的本领,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医学生成为有志、有为、有责任心、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2 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医学生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教育对象的思想变迁为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校教育在教学理念塑造、方法创新和内容设置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2.1 缺少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与意识

当前的医学生教育往往更侧重于专业教育,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融入缺少重视,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教育的目标设置不科学、随意性较大。一些教育者普遍存在重专业教育而轻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观念,在专业教育方面投入了绝大多数的精力,而对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形成紧密的契合却缺少深入的思考。另有一部分教育者仅仅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选修的课程来对待,在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让路于专业课教育的情况并不罕见。同时,教师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善于加强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在专业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不足,无法实现传统文化对医学生的积极影响。

2.2 教育对象思想变迁为传统文化教育带来难度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医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过去,多样文化的发展和利益的变革使得医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快速的更新,也促使医学生的才能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中尽情发挥。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的是价值规律,是在自愿配置基础上的创新性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收入分配则主要是根据效益的多寡进行的。成本投入与利益回报的思维模式促使医学生认清社会竞争的现实,开始感受到努力学习与奋斗、充实自我综合能力的紧迫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医学生的利益观念和商品意识逐渐形成,然而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也不可避免地快速产生,当代医学生吸收最多的就是竞争观念、等价交换,然而一些医学生错误地认识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认为“金钱即万能”,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使得个别医学生对有关公民生命健康的医疗视野漠不关心,对生命观、价值观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有的医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兴趣,却热衷于研究“成功学”。更有一些医学生将金钱视为第一位,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万万不能”,这种对于金钱过于崇拜的现象十分常见,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医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使得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出现偏颇。

2.3 缺少创新的教学方法削弱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

针对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多数院校所采取的方式是课堂教学、理论灌输和考试测评,对社会实践教育、社团活动、新媒体网络教学等方法的應用不足。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教育介入手段应该得到充分的选择和运用。而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滞后,则不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阻碍了教师与医学生之间围绕传统文化问题的交流与沟通。目前,各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沿用灌输式的方法,依然是以课堂、教师以及教材为基本教学范式,致使教学的实效性遭到削弱。

2.4 对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课程内容有待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取之不尽的宝贵教育资源。然而在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总体内容体系的设计对传统文化资源存在取材不足的问题。对医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不足,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中仍然缺少有针对性、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机械宣讲,无法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意蕴,不利于学生主动将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在医学生教育的过程中,缺少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差异性特点分析,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性不够。

3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我国社会运转的新模式,加速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我国当代医学生的理想信仰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应创新医学生教育观念,培育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的方法及内容,建立科学、成熟的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3.1 树立以传统文化涵养医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

①教育者应积极树立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坚持专业教学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形成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互补的理想状态。②努力培育院校上下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引领校园传统文化研究热潮,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③加强对新时代医疗事业发展动向的把握,注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与继承,用包含律己修身、勤俭廉正、自强不息、尊道贵德、诚信好礼、务实宽厚的传统文化,有效应对医学生教育西化的危机,从而在医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3.2 依靠传统文化培育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新时代中,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设计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将学校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和活动进一步开展下去,又要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在课程教学的布局上进一步贴近新时代医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包容性文化体系,这一点表明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是一个无限延展、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由于多数医学生是理科生,因此在人文知识方面相对欠缺,需要与时俱进地针对时代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主动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是要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思维,如《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仁爱,厚人道,忧民忧疾”,便是对家国集体价值取向的高度推崇。再如“大医精诚”的医家道德思想更是对医学生的价值取向具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应以传统文化来消解医学生的功利思想,帮助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的方法

①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力,将对教师关于传统文化内容学习的考察结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全面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融合起来。经常性开展教师“传统文化教学大比武”、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大赛等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活化教学管理模式,为忙于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使教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情,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促进整体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②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组织及单位的合作,帮助医学生开辟践行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渠道,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真实社会中传递正能量的过程。联合博物馆、传统文化遗址保护单位、传统文化研究院等,积极建立校外传统文化实践基地。③经常制作调查问卷,在新媒体平台中了解和关注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动态,并从传统“儒释道”文化中提炼资源,建立新媒体国学大讲堂,从而提高新时代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

3.4 进一步围绕生命观教育丰富教育的內容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关生命的哲学”,因此生命观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之义。信仰的存在使生命更具内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观思想是对医学精神的一种升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是生命观教育。正确的生命观教育将引导医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尊严与珍贵。对医学生开展的一切教育都离不开对生命的解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教会医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生命观,认识生命自身的创造性、特殊性与超越性,正确认识生存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在生命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用正确的方式认识和追求人生的幸福,使医学生能够成为自我生命的主宰,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命观。因此,应在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建立传统文化教学模块,在教学时及时引入传统经典文化,例如《黄帝内经》中就强调“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强调了人的生命在医疗中的至高地位,“真正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概念”。要设置医学哲学、辩证法、社会学与医学学术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积极丰富民乐、传统戏剧以及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教育门类,进一步充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

综上所述,当代医学生的学习条件相较于以往更加优越,但专业教育不能完全代替人文素养教育。因此,应针对当前医学生思想观念及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加快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及内容的优化,帮助医学生形成省察克己、仁心仁术的优秀品质,使医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高尚的医德与医品,真正将自己塑造成为医疗事业繁荣发展所需要的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张婕,陈洁.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对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49.

[3] 王恒草.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46-47.

[4] 何裕民.汲取传统文化智慧构建新医学模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7-09-22.

[5] 崔晓燕.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融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13-14.

(收稿日期:2018-02-23)

猜你喜欢

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刍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教学实践探析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