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在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影响

2018-05-14李丽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微信平台高血压

李丽萍

[摘要]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9月在高血压门诊诊室确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各100例。普通组通过电话随访和门诊教育方式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组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用降压药依从性的情况,对高血压需长期治疗重要性的知晓率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对高血压需长期治疗重要性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明显好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服药治疗依从性,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自身管理加强,同时有利于扩大科室防治高血压的宣传范围,使更多目标人群受益。

[关键词] 微信平台;高血压;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b)-0167-02

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其中70%的脑卒中和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1]。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有调查表明,初诊高血压治疗一年的依从性仅为30%,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改善。因此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及长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是首要前提,提高服药治疗依从性,在“知、信、行”上达到一致,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逐步掌握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和技能是治疗的重点,控制高血压已刻不容缓。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直接关系到血压控制[3]成败,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其血压,对于防止进展成为高危、很高危组高血压人群,降低相应的医疗支出,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就是利用手机微信文字、图片、视频向特定人群发送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用药和纠正不良行为,鼓励患者的自身健康管理。微信目前已成为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通讯软件之一,使用人群越来越广,微信平台可以多人同时在线交流,利于群体讨论问题,也可个人之间单独交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作用,将其应用于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9月在该院高血压门诊诊室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高血压的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初诊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选取中危组经改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血压仍≥140/90 mmHg需药物治疗的患者,或高危、很高危组需立即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低危组以改善生活方式并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为主,不纳入该次研究。患者药物治疗均超过2个月,且有正常的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微信操作,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明显肝肾功能异常、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感染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年龄29~7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普通组采用电话随访(1次/周)和门诊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两组均进行基础知识、膳食、生活方式、功能锻炼、心理、药物应用及并发症预防指导。

②干预组由高血压诊室专职医生及护士组成,医生为8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护士为5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初次接诊患者时,认真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整理后备注个人信息(保密)。将参加实验的患者拉进微信群,关注平台信息。平台分为4个版块:宣传教育版塊:由医护人员定期推送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高血压基础知识、防治知识和技能。管理指导版块:针对患者实际依从情况及文化差异进行个体化指导,鼓励坚持危险因素的控制,坚持血压达标,提高自我监测管理能力。答疑咨询版块:由专职医生在固定时间内为患者解释答疑,纠正误区认识。心理咨询版块:与该院心理咨询科医生联动,每周1次定期给予心理疏导。群友也可在平台上互相评论交流,分享彼此治疗心得,学习氛围浓郁,互相督促改进,确立榜样目标(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大家积极参与,自信心增强。

③随访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对长期治疗重要性的知晓率有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压值变化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6~8分为依从性中等,8分为依从性好。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例患者按时完成随访,没有自行退出微信平台或失联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可靠。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及对高血压需长期治疗重要性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及对高血压需长期治疗重要性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控制明显好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水平。微信平台健康教育避免了传统的健康教育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这种网络形式的健康教育更便捷[4]。微信可以快速发送语言、视频、图片、文字,快捷直观,可随时重复查看、保存、整理,体现连续、动态、个体化管理模式。患者及时从医护人员处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和心理支持,且医患之间单独的沟通交流,维护了患者自身隐私和信息的安全性。传统健康教育主要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沟通渠道,患者之间难以做到良好的沟通互动,而微信平台的建立打破了这一限制,患者之间借助平台可随时交流沟通各种信息,互相勉励,互相督促,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变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管理。这种互动交流将难以长久坚持的个人降压过程逐渐转变为互助型的“抗压”群体治疗模式,有效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干预组患者到医院的及时复诊率也高于普通组,使血压达标趋向于标准化。

微信平台中图文并茂的解释,专职医生的及时指导帮助及平台信息可随时查看、保存的性质成为了患者的“移动书库”,也带动了高血压人群家庭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参与及监督互动,家属也成为健康信息的受益者和宣传者,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益,对于高血压的群体防治有着积极的影响。有调查显示[5],智能手机普及迅猛,在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上开展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微信平台为医患之间、患者之间提供了互相沟通、互相学习、答疑解惑、分享治疗心得的交流平台,此种模式的开展,使患者及家属受益良多,使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调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达到延缓或控制高血压各种并发症的目的。也为医院疾病防治、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新的拓展平台,社会效益良好。且微信平台不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其中也蕴含者着文化传播、人际沟通等多学科知识,不仅是信息的推送和接收,更拉近了医院、家庭、医患之间的距离,产生了良好的沟通与和谐信任。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中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12):1123.

[2]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3-50.

[3] 周丽.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6(6):65-67.

[4] 崔丹.微信群发平台辅助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4,6(4):338-339.

[5] 徐杰.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5,1(31):86-87.

(收稿日期:2018-03-16)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微信平台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高血压界定范围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利培酮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
护理干预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等的影响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