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整治:解决机关“新‘四风’”的乐山路径

2018-05-14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健全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四风”问题得到了有力整治。乐山市在解决机关“新‘四风”的过程中,积累了“健全+整治”的经验,即健全常态教育,人人有责整治“四风”;健全主业主责,划“责任田”整治“四风”;健全专项整治,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健全监督方式,多方拓展整治“四风”;健全执纪问责,关口前移整治“四风”;健全激励机制,创新制度整治“四风”。

关键词:四风问题;健全;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5.008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5-43-04

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四风”问题得到了有力整治,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并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好转。近年来,乐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护根”行动等工作中,“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但从调研情况看,“四风”问题花样翻新、禁而不绝的现象仍然存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永远在路上。”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者矣。”“新‘四风”的种种表现,看似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关键在领导机关。因此,如何健全整治机关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四风”,走出一条有效的乐山路径,是现实之需、是长久之计。

一、整治机关“四风”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纠“四风”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积极转化为乐山机关的生动实践,变化可圈可点。

(一)政治生态“污染源”大幅减少

乐山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十项规定要求,突出“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抓“关键少数”,层层传导压力,风清气正渐渐增多,“污染源”大幅减少。

(二)守規至廉的政德文化得到传承

乐山市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组织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党章》、法律法规学习,大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依托“嘉廉话”品牌,深入挖掘嘉州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廉洁能量;引导忠诚干净担当的行动导向,不断夯实政德理念,筑牢正知正念,提高了拒腐至廉的意识和能力。

(三)积极有效的监督氛围逐步形成

工委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机关纪委发挥再检查再监督作用,党内关系基本实现正常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聚焦脱贫攻坚、环境整治、“挂图监督”等中心(重点)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监督的担当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公开问效、辛辣问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新时代党风政风民风加速提纯

运用《廉洁风险迹象记分管理制度》,精准界定抓早抓小的范围和行为,让“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落地;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和纠“四风”力度不断加大,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人民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点赞。

二、机关“新‘四风”的表现形式

在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有所收敛,显性问题越来越少,隐性问题深潜洞藏,打起了法纪红线的“擦边球”。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

(一)公款吃喝新表现

公款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培训中心、农家乐等隐蔽场所;有的以伙食费、管理费等名义列支;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或大额消费拆分多个小额报销。

(二)公款旅游新表现

有的借招商引资、出差办事、外出学习、培训调研、观摩考察之机,搭车旅游、变更行程绕道绕远,或转嫁旅游费用,由其他单位承担。

(三)违规福利新表现

有的单位以办公费、修理费等名目违规发放福利;把福利“隐身”于加班费、值班费等科目,或把津补贴、福利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

(四)收送财物新表现

一是避开敏感时间节点、搞“错峰送礼”或通过微信红包、网购礼物等隐蔽方式,收取管理或服务对象礼品礼金。二是有的单位以借用为名,长期占用车辆或“私车公养”,将私家车燃油、维修保养、过路过桥等费用由单位报销。三是婚丧喜庆事宜或借亲属之名操办,或化整为零,或不向组织报告,或分批、异地、变换身份操办,或只收礼金、不吃请不设宴席。

(五)调研作秀新表现

有的经过“美化”、走“经典线路”,搞选择性调研;人在调研心在作秀,不忘带记者报道;或集中或轮番到同一地区、同一点位“扎堆”调研;或搞“大伙演、领导看”调研。

(六)衙门作风新表现

服务群众“门好进、脸好看”,“生、冷、硬”少了,但仍存在“事难办”的问题;“管卡压”变“推绕拖”;服务网站服务栏目几乎形同虚设;或“宁愿不做事,但求不出事”;有的搞问题层层上报,不表态不担当;有的干部办事推诿扯皮多,效率低下,不作为不负责任;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工程项目,“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在意”。

(七)文山会海新表现

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制发文件机械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有的文件针对性不强,与收文部门毫无关联或间接关联,但都要求贯彻落实、写汇报材料;填报各类繁琐表格、对资料编制和装订作繁琐要求;有的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在“材料美化”上下功夫,搞“材料出政绩”。

(八)不干实事新表现

执行贯彻落实有的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雨过地皮湿”“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做“阴阳人”“两面人”;“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层层签订“责任书”,只图应付检查,跟踪落实少;有的精神萎靡不振,畏难情绪抬头,办事拖沓敷衍,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暮气沉沉;有的坐而论道,律己不严,工作被动应付,降低标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待问题有的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听之任之,“不愿不善不敢”。

三、机关“新‘四风”的主要成因

形成机关“新‘四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和客观的,也有在“三大活动”的细节中形成的。

(一)主观成因

1.思想防线松懈。个别组织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力度不强。有的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扛不住考验,思想上有所松懈;有的干部心存侥幸心理和观望心态,明知“底线”和“红线”,却自欺欺人地认为能掩耳盗铃似的“变通”。

2.思想僵化保守。有的干部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思维僵化,工作保守,不去开拓,不愿创新;有的干部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对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有的干部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拿不出符合工作实际的思路办法,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

3.担当意识缺失。有的干部缺乏进取精神,责任担当意识缺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工作面前瞻前顾后,困难面前畏首畏尾;既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与担当,更没有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血性与勇气。前怕狼、后怕虎,“宁可不干事也不能出事”,遇到矛盾躲着走,碰到问题绕道行。

(二)客观成因

1.制度设计不科学。有的制度修订完善不及时或制定时与实际结合不紧,论证不充分,没有考虑到制度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制度与制度的協调统一,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制度设计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发挥不够好。

2.制度执行不到位。有些规章制度落实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够,监督制约不严、惩处不到位,还没有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物。

3.监督手段不先进。随着“四风”的隐形变异,表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用传统的监督手段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抓深抓细,难以从“管少数”向“管全体”转变。

(三)结合“三大活动”分析成因

1.虽有学习、但缺意志定心力。尽管都在积极开展“大学习”活动,但仍有部分学习没有摆脱形式主义的影子,或多或少死板教条、生吞活剥,机械被动地走过场、摆样子、讲天数、论次数,未入脑入心入实际。

2.虽有讨论、但缺深刻反思力。尽管都在积极开展“大讨论”活动,研究如何从源头苗头新“势头”上防治不正、不实、不廉、不力,但在讨论之后的反思跟进工作或无或滞后,其实质是不愿深挖细究,怕影响个人既得利益。

3.虽有调研、但缺执行落实力。尽管都在积极开展“大调研”活动,大多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设意见箱等形式;虽能拓宽听取意见的渠道,原汁原味梳理意见和建议,但在制度执行力和落实回馈力上不够;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整治力度不大,建章立制不多,没有实现健制堵漏有效防范,存在沿用沿袭官僚主义“走秀式”调研的老思路、老套路、老方法。

四、解决机关“新‘四风”的乐山路径

在解决机关“新‘四风”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健全+整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乐山路径。

(一)健全常态教育,人人有责整治“四风”

强化政治功能,突出政治责任,凸显政治属性。汇集“整治‘四风、人人有责‘总动员”教育,抛弃“看戏”心态,树“整治‘四风牵系你我他、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大观念”,在普及式教育、互动式宣传上做文章。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实施干部修身计划,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好“三会一课”,常态化组织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法律法规;持续开展“护根”行动,结合每月“固定主题党日”活动,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使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好德治礼序、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积极培育社会新风。

(二)健全主业主责,划“责任田”整治“四风”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形成机关工委牵头抓、党委(党组)统筹抓、有关部门共同抓的工作大格局。层层压实整治“四风”主体责任,通过完善责任清单、述责述廉、签字背书、约谈问责等制度机制,分层分类推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落实。明确整治“四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不好怎么办”,划定整治“四风”“责任田”、念好“紧箍咒”。层层传导压力,采取机关党委书记情况汇报、机关纪委书记座谈汇报、纪检干部走访调研等方式,使整治“四风”的监督力度、反腐倡廉意识、认真履行责任“三不减”。

(三)健全专项整治,驰而不息整治“四风”

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十项规定及纠正“四风”制度措施执行情况“回头看”。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深入开展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滥发奖金津补贴和违规公务用车等专项整治,开展脱贫攻坚、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治理力度,提升群众获得感。

(四)健全监督方式,多方拓展整治“四风”

拓展监督渠道,借助社会力量监督,扩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评议员、廉政监督员的范围。强化科技手段运用,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大数据等新载体,对“四风”问题进行立体化、多方位、全时段的监督检查,把纪律监督平台延伸到群众指尖;借助税控电子信息平台排查可疑发票问题线索,借助财政金税系统排查费用开支真假情况,借助公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及时掌握公车去向动态,运用大数据精准发现“四风”存在的问题。

(五)健全执纪问责,关口前移整治“四风”

挺纪亮剑,重拳出击。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灵活运用谈心谈话、约谈函询、警示诫勉等措施。秉承“小早细严”的理念,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关口前移、触角延伸,充分发挥机关纪委对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监督末梢的作用。以“点对点”“面对面”“拉拉袖、拍拍肩、踩踩脚”等,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发现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发现违纪问题及时处理,做到小过即问、小错即纠,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实现从“盯违法”向“盯违纪”,“管少数”向“管全体”,“被动查”向“主动防”转变;坚持执纪重心前移下移,针对重要节点、重大部位、重点人群的“四风”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六)健全激励机制,创新制度整治“四风”

加强对“四风”新形式新动向的研究分析,找准问题根源,从源头上加强防范,健全完善经费管理、津补贴发放、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车管理使用等方面制度规定,堵塞制度漏洞,形成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深化制度创新、加快制度完善、强化制度执行、补齐制度短板,把制度创新的结晶作为整治“四风”的利器,构建完整闭合的制度体系。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信念坚定、为民公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好干部”打头阵、冲一线,担负执纪监督问责的主体主角。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及时受到警醒和惩戒。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大力宣传“为民好书记、身边好党员、党建好故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构建“清”“正”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康 璇

猜你喜欢

健全
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公司发起人问题研究
如何建设健全基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关于健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思考
强化健全内部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分析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我国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困境与破解之道
浅谈社保基金监管原则及健全措施
优化心理环境 塑造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