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弘扬峨眉山精神的思考

2018-05-14卞茜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重视重塑检验

卞茜

摘 要:弘扬“团结开拓实干争先”的峨眉山精神,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在对标上提升重塑,在发展主战场上检验,在实践再深化上丰富,使之成为推动峨眉各项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峨眉山精神;重塑;重视;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5.005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5-28-03

一个城市的精神品格,是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又是文化特色的精准提炼,更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峨眉这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名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抒写下新的篇章,孕育出了以“团结开拓实干争先”为主要内容的峨眉山精神。峨眉山精神自提出以来,引领峨眉山市快速发展二十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峨眉山精神的提出,既是对峨眉发展经验的一次深度提炼,更是推动峨眉各项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根本动力。

当前,峨眉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时代下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峨眉山市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迫切需要进一步重塑、丰富峨眉山精神,为峨眉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总的来说,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在思想总开关上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要防止病变,就需要我们拧紧思想总开关,时刻牢记峨眉山精神,真正把峨眉山精神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一是提升政治站位。要把弘扬和践行峨眉山精神,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载体和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团结开拓实干争先”的峨眉山精神深刻地反映了峨眉山市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志和需要,与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领峨眉山精神的培育和实践,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自觉地践行发扬,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二是深化思想认识。峨眉山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团结是峨眉山精神的基础,开拓是峨眉山精神的特征、实干是峨眉山精神的底色、争先是峨眉山精神的方向。要深刻认识到,在全市大力弘扬和践行峨眉山精神,事关峨眉山市发展全局,峨眉山精神的提出,有利于不断增强峨眉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不断提高峨眉的城市吸引力,有利于提升峨眉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培育和弘扬“峨眉山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仅要把峨眉山精神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更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峨眉山精神,发挥好峨眉山精神的特殊作用。三是坚持领导带头。传承弘扬峨眉山精神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峨眉山精神的践行首先是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只有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峨眉山精神,才能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层层作示范。古人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家就会跟着学、照着做。在峨眉山精神的具体践行中,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务必躬身践行、当好表率,无论什么职级、什么岗位上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带头讲团结、重开拓、拼实干、勇争先,这样层层示范、层层带动,上级带下级、班长带队伍,就能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引领全市学习弘扬峨眉山精神。

二、在对标上大提升上重塑

重塑峨眉山精神,关键是要深刻理解“两个目的地”的发展定位,认清发展形势,勇于对标找差,从而提振发展信心,促进全市大发展大提升。一是深化认识认清发展形势。通过近几个月来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深入学习省委、市委提出的系列重大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对全市各项工作再学习、再讨论、再调研,充分认识到当前峨眉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对标乐山其他区县发展优势,对照查找峨眉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切了解到当前峨眉虽然总体仍走在前列,但在发展后劲上有所不足,在实干争先上有所懈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践行“峨眉山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勇当“排头兵”。二是找准问题提振发展动力。当前峨眉山在发展速度、结构调整、增长质量方面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全市其它区县横向比较,峨眉处于领跑的领域已经不多,如项目落地、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的兄弟区县就走在了前面,其中不乏大手笔、大气魄、大胆识的项目,有不少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从最近几次巡查的情况来看,峨眉山市在项目规模、项目储备和项目影响力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名山优越感,破除盆地意识,对标找差距,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真正把峨眉山精神放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三是高标准提升发展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新时代下,大力弘扬峨眉山精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高标准推动峨眉山各项工作,只有高标准来推动各项工作,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峨眉山要建设“两个目的地”,必须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发展建设和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列,牢记峨眉山的责任和使命,把握发展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勇敢地担当起全市发展的表率和示范。特别是要更加注重“团结开拓实干争先”的峨眉山精神,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以高标准来推进全市各项工作,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峨眉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在发展主战场上检验

峨眉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除了在思想认识上要深学一层,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地落实。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检验方式,就是通过发展主战场来考验。一是在项目落地上检验峨眉山精神。一个地方的发展,项目是关键,而项目能否顺利落地、按时推进,则是对领导干部是否践行峨眉山精神的最直接的考验。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培育新亮点,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加快推进张沟片区、峨眉山、罗目古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着力构建旅游大环线,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要做优旅游度假地产,推进全域旅游纵深发展。同时,加快转型升级,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奋力推进存量变革、增量崛起、质量提升,着力构建与旅游相适应的工业体系,以项目的落地落实,切实推动峨眉发展。二是在乡村振兴上检验峨眉山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做强茶、菜、药等特色产业,制定茶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快峨眉山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响“峨眉山茶”“峨眉山菜”“峨眉山药”等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围绕“一山一景、一村一品”,深挖乡土文化、做强乡村旅游。加快乡村旅游精品村寨建设,引导规范发展精品民宿、民宿型农家乐,扩大乡村旅游影響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农业,鼓励开发生态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等特色农事项目,构建观光体验、茶山度假为主的“禅境生活”。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动天然气向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覆盖,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有效延伸。三是在创建“文明城市”上检验峨眉山精神。围绕创建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市”,着力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素质,全面提升旅游城市形象。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提炼佛武道文化内涵,建设一批融入地方文化的城市小品、景观节点,拍摄一批反映本土文化的短视频、微电影,展现文化底蕴,激发城市活力。要突出历史文脉,加快实施“峨眉南进”计划,重点推进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综合开发、慈善康养禅修中心、战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创新营销平台,精心筹办好旅博会、茶博会、国际峨眉武术节、佛光花海音乐节等重大赛会活动,创新推出形式多样的人文体验,充分展示文化魅力。深化市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好人好事,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文明礼仪蔚然成风,让每一位游客都感受到峨眉的热情文明。

四、在实践深化上丰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和发展的。同样,峨眉山精神不能停滞不前,必须在发展和实践中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以适应新时代峨眉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思想武装上丰富峨眉山精神。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践行峨眉山精神相结合,以中央最新理论指导峨眉山精神的具体实践,用峨眉山精神的具体实践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赋予峨眉山精神在新时代下的新实践、新内涵,以应对峨眉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新问题。通过不断地汲取中央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永葆峨眉山精神的“青春活力”。二是在深化改革中丰富峨眉山精神。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紧紧抓住改革契机,就会痛失发展机遇,落后于时代的脚步。当前改革面临的阻力较大,更需要领导干部坚定决心、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峨眉山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结合峨眉发展实际来讲,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在自身岗位上,要敢于较真碰硬,尤其是在项目落地、征地拆迁、村民安置、景区管理等方面、要形成共识,敢于挑担子、啃硬骨头、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三是在解决问题上丰富峨眉山精神。近些年来,峨眉山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如政府负债、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党性原则、政治品质。坚持问题导向,我们才能“知不足而后进” “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当前,峨眉已经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更需要我们正视问题,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峨眉山精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练就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的真本领,以问题的务实有效解决推进峨眉山精神的落实落地,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秦利民

猜你喜欢

重视重塑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撞色拼接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