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与风险防

2018-05-14范罗虹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

范罗虹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普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最大程度的实现经济管理活动的成果与成效。而在事业单位存在一种内控制度,能够保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有效进行,并且能够提高安全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在事业单位内建设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以及如何进行风险防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风险防范

事业单位是一种非营利性的组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事业单位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并且建立一定完善的内控体制,从内部进行控制,防范风险。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措施

1.1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层次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牵制的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够相互制约,某些职位没有一定的约束,就会出现一些滥用权力和贪污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牵制的管理系统,以此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要建立一个事前控制系统,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的减少未来可能会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第二,主要是会计部门的工作,会计部门为了能够掌握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况应该一岗位为基础建立一个日常的会计核算,在核算结束后还应该定期汇报结果,保证各个部门了解自己的工作进程。第三,在进行内控体制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审计建设,如果只有内部控制而没有审计制度的话,内控就会变得没有约束性。内部审计部门主要的工作就是能够根据本单位个人的举报進行深入、公正的审查,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在进行这一系列工作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每个部门都应该有参与意识,提供本部门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保证内控体制能够正常运转。

1.2进行组织优化,明确组织的责任

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时候,以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层次为基础,要进行组织优化,确定好每个组织的责任。只有在明确组织责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证内控体制的运转。因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制是一个统一管理事务的体制,它并不是仅仅单独管理一种事务,整个事业单位系统都在内控体制的管理下,所以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系统的运转,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因为这涉及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所以更需要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明确每个部门的工作责任。明确责任后,各部门只要能完成自己部门的工作,实施好自己的责任,就能最大程度地建设好内部控制体制。

1.3进行内部文化建设

不管在那个企业或者说单位,文化都是进行企业建设的精髓。不同的事业单位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有一个好的文化是事业单位实现成功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事业单位文化可以帮助建设员工的精神文化,也可以引导员工进行工作。一个事业单位能够高效率、正常的运转,与它的文化是离不开的。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比较消极的,不够积极进取,那么员工也会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缺乏上进心。所以为了内控体制能够在事业单位运转,建设事业单位的优秀文化变得刻不容缓。

1.4进行监督评价体系的建设

一个体制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并且不流于形式,仅仅有一个完善的执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监督评价体系。所以在进行内控体制的建设的时候,监督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监督评价体系,就像没有了控制,可以为所欲为,不必考虑后果,这就对于内控体制的实施有很大的困难。为了内控体制没有风险的实施,必须要进行监督评价体系的建设。

2.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

2.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普通的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为了能够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一种提醒机制,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现金流量不足等。而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在系统存在现金不足等危机情况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提醒,告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进行某种财务活动,可能会出现流动现金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影响事业单位正常的财务活动。如果这个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正常工作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可能性,防止有重大财务的损失,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2.2加强财务内控的观念

人的观念对于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儒家文化观念影响了中国人五千年的时光,中国人为人处世都遵从儒家的思想。所以说能够建立一种观念是非常有用的。对财务管理来说就应该建立内务内控的观念,只要管理人员包括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了财务内控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能够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下意识地进行一些内务控制的行为,尽管有些行为对于控制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只要事业单位的人员建立起了内控的观念,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实施。

2.3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许多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会设置一些绩效管理指标比如说关键绩效指标、目标体系等等,以这些指标来进行衡量员工的绩效结果。同理,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同样也要建立一些财务分析指标,对财务管理的情况进行记录和衡量。建立起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能够对财务上的一些风险进行一定的衡量和比较,避免事业单位操守巨大风险,并且把一些风险进行转移,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财务的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加强管理的有效性,还能够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小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营模式和一些制度也随之改变。为了更好地进行事业单位的工作,还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的内控体制,能够从内部就会一些恶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能够保证财务活动的正确并且最大程度的防范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定的风险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冯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J].商品与质量,2015(26):20.

[2]盛长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2016(10):159-160.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
工程造价咨询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