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研究

2018-05-14芦梅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河南省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高技能人才内涵特征,分析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对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提出“构建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发挥环境优化机制的推动作用”“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等措施,旨在为如何促进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序健康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基金项目:2017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高职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编号:ZJC17094号)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然而人力资源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总量较为不足,培养机制不健全,合理流动机制不畅通等。由此可见,对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进行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技能人才概述

通常而言,高技能人才即为在企业生产、服务一线的从业人员中,具备扎实操作技能及良好专业素养的,并且在工作实践中可自主解决各式各样关键技术及工艺操作性难题的高级技术类人才。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资源。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背景下,各地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苛,唯有有效认识及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革新,强化地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革新高技能人才培养观念,尽可能调动高技能人才在职业岗位上的主观能动性,方可推动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趋于正规化、国际化。一般来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素养。

2.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后,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架构,逻辑结构细节不断优化,人才数量持续上升,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促进技术革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结合对近三年来河南省职教发展进程的梳理,截至目前,河南省总计开展职业培训2823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94.45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426.9万人。虽然收获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且主要表现为:1)高技能人才总量偏低,人才框架不完备。河南省高技能人才还难以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相较于一些发达身份依旧存在较低水平;培养产出与社会需求符合度不足,各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框架不完备,高尖技能型人才较为缺乏。除此之外,技术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习能力有限。高技能人才的实用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缺乏对高技能人才的全面认识。部分企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薪资待遇没有挂钩,导致高技能型人的薪资与发展空间依然难以与专业技术型人员相比较;一些企业缺乏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重视,唯有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及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缺乏与技工职业院校的有效合作。

3.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措施

河南省在当前形势下,要紧紧跟随时代前进步伐,致力于改革创新,强化对国内外先进发展理念的学习引入,切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如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序健康发展可以将下述措施作为着手点:

3.1构建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

首先,合理提升高技能人才薪酬薪资水平,进一步延伸晋升空间,基于高技能人才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其次,在政府的帮助下将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明确企业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科学调节职业院校与企业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逐步健全。最后,强化对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发展道路的有效宣传,自思想层面进行引导,革新人们的就业、择业观念,构建起全面社会关注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3.2发挥环境优化机制的推动作用

依托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环境、成长环境的不断优化,调动起高技能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优化机制充分凸显“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企业在推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期间,通过发挥环境优化机制的推动作用,促进高技能人才自我价值的有效实现。采取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创新技能比拼等形式,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特别是注重发挥领军型人才的典范作用,进一步促进高技能人才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

3.3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职业院校与合作的交流合作包括有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合作形式。校企交流合作中,职业院校应当构建权责分明,打造教育从业者、用人企业负责人、企业领域专业人士等共同参与的专家库,进一步加深校企交流合作。

结束语

总之,伴随河南省的不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等难以有效转化为高水平的产品、服务,高技能人才俨然转变成制约河南发发展的障碍。基于此,社会各界必须要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强化对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的深入分析,“构建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发挥环境优化机制的推动作用”“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等,积极促进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芳芝.创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6,27(10):98-101.

[2]何莉.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3(08):162-163.

[3]彭小艷.关于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3(10):189-190.

作者简介:

芦梅(1978- ),女,汉族,河南开封,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