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爪”奇鸟麝雉

2018-05-12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嗉囊雏鸟爪子

程 醉

麝雉是圭亚那国鸟

麝雉有美丽的外形和不好闻的气味

雨林奇鸟

麝雉是目前仍然生活在地球上最原始的鸟类之一,是鹃形目麝雉科下唯一的一个属种。它们体长一般在60~70厘米,头上长有漂亮的羽冠,鸟喙坚硬,基部还长有锯齿。麝雉的食物是粗糙的树叶,幸亏它们有一个特别发达的嗉囊,可以像磨一样研磨食物。在哺育雏鸟的时候,麝雉父母还会用反刍的方式填饱雏鸟们的肚子。

鸟类学家发现,麝雉十分善长游泳,所以它们一般在临水的树枝上筑巢。最为奇特的是,雏鸟出生时没有羽毛,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雏鸟前肢也就是翅膀的第一、第二指骨上竟长有爪子!不论雌雄,出生三个月以内的麝雉都有两个翅膀和四个爪子,之后翅膀上的爪子便会自行消失。利用爪子和鸟喙,还不能飞翔的麝雉雏鸟就能爬树了。

麝雉堪与孔雀媲美

小麝雉手足情深

麝雉脸的裸出部分为蓝色。上体羽毛主要是栗褐色,稍杂以白斑;下体为橘黄色,腹部铁锈色;长尾巴呈青铜绿,尾端有白色带。它眼睛的虹彩是鲜红色的,眼皮上还生有睫毛。这般五彩斑斓,让麝雉足以和孔雀媲美。

麝雉之所以被加上“麝”的名字,是因为它们身体里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与牛等反刍动物一样,麝雉会利用细菌发酵来分解植物。它们的食物中有82%是叶子,10%是花朵,8%是果实。它们又没有瘤胃,因此只能在嗉囊中完成发酵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使它们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麝雉的嗉囊很大,取代了飞行用的肌肉及胸骨的龙骨突,因而限制了它们的飞行能力,但不影响它们拥有不错的泳技。

一支美国鸟类研究团队在委内瑞拉的热带雨林中持续研究了4年时间,观察了许多麝雉家庭的情况,还给上百只小麝雉戴上了标有其具体资料的金属脚环。他们发现,单个麝雉家庭大多由10~15名成员组成,一个麝雉家庭的领地保持在5 000平方米左右。3岁以下的小麝雉全部栖息在岸边树上的鸟巢中,一旦受到惊扰,它们会立即跳入水中避难。

不过,让人们疑惑不解的倒不是麝雉身体上的异常特征,而是它们的一些古怪习性。

猴群来袭

小麝雉出生之后,要在父母身边呆上3年之久。在这3年里,它要帮助父母照料弟弟、妹妹。遇到危险时,年长的麝雉必须挺身而出保护弟妹,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小麝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一个长时间萦绕在鸟类学家心中的疑问。

水淹雨林里的卷尾猴动作敏捷,成群活动,并且拥有相对发达的智力。它们是杂食性动物,几乎见什么吃什么,因此也被称作“雨林强盗”。有时候,卷尾猴群会处心积虑地袭击麝雉家庭。

在一个宁静的清晨,一群卷尾猴发现了树上栖息着的麝雉群。其中,它们感兴趣的是刚出生10天左右的雏鸟。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开始了。

麝雉的奇特习性惹人关注(绘画版)

人造皮肤

大部分卷尾猴从迎着阳光照射的方向慢慢接近麝雉群栖息的大树,一边故意摇动树枝,一边发出恐怖的尖叫,不时还上蹿下跳。

麝雉群立即发现了突如其来的入侵之敌。虽然距离鸟巢还远,但是麝雉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卷尾猴的一举一动。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部分卷尾猴背对着刺眼的太阳光悄悄向鸟巢靠近。

当它们越靠越近的时候,麝雉群中有的发现了异常,但回头望去正好迎着阳光,看得并不十分清楚。此时,偷袭的卷尾猴开始了冲锋,它们利用长尾巴迅速从另外一棵大树上荡了过来,直扑鸟巢。

麝雉栖息在水边的树上

麝雉群此时方知危险已经近在咫尺。随着一阵阵酷似鹅叫的嘶吼,它们开始四散逃命。成年麝雉纷纷张开翅膀飞走,留下了卷尾猴的目标—鸟巢中还不会飞的雏鸟。不过,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两只羽毛都还稀疏的小麝雉,不由分说地向树下跳去。随着扑通扑通两声,小麝雉先后落入水里。

卷尾猴苦心经营的偷袭以失败告终,它们望了望水中的小麝雉,无奈地离开,继续寻找猎物。

艰难回家

落水的小麝雉虽然暂时获得了安全,但水中一样危机重重。四处游荡的水虎鱼群、虎视眈眈的美洲鳄鱼,都可能在一瞬间将它们置于死地。值得庆幸的是,即便年幼,小麝雉也是游泳健将,它们通常都能躲过这些天敌的追杀。

只见两只小麝雉扑腾着来到了岸边,高高的树干仿佛是它们回家的巨大障碍。这时,翅膀上天生的两只翼爪就派上了用场。利用四只爪子和带有锯齿的鸟喙,小麝雉开始用力地沿着树枝向上攀爬。它们的动作看起来比较笨拙,但实际效果非常好。麝雉群的其他成员这时已纷纷回到了巢中,它们不断发出叫声给小麝雉以鼓舞。

突然,一条褐红色的亚马孙树蚺吐着信子,从树干背后冒出头来。亚马孙树蚺是南美洲最常见的树栖无毒蟒蛇。这条树蚺身长还不到一米,看来也是一条尚未成年的幼蛇。显然,它发现了正在攀爬的小麝雉。树蚺一边吐着信子,一边把脑袋左右摇晃。这是它在通过气味和振动评估猎物的大小,犹豫着是否发起进攻。

就在树蚺还没想明白的时候,一只年轻的麝雉兄弟已经落在了它背后的树枝上,同时,对着它的尾巴使劲啄了起来。树蚺能在树枝间游走,很大程度就是靠尾巴固定身体。尾巴突然受到攻击,惊慌失措的树蚺便身不由己地一下掉进了树下的河里。

前进障碍被清除之后,两只小麝雉慢慢爬回了鸟巢。这时候,成年麝雉立即将嗉囊中已经半消化的食物反刍给精疲力竭的小家伙们。

研究人员发现,小麝雉从一岁开始便会协助父母照顾更小的弟妹,在成鸟外出时,它们还担负起守卫鸟巢、看护鸟蛋等一系列工作。

在麝雉的栖息地,卷尾猴和蛇类是它们最大的天敌。被卷尾猴袭击的麝雉家庭有的幸免于难,有的会被抢走鸟蛋,有的还会被掠去雏鸟。幸免于难的麝雉家庭一般来说都是大家族,而遭遇厄运的多是年轻麝雉刚刚自立门户,抑或是成鸟都不在家。

在强敌众多的南美雨林中,麝雉是弱小的鸟类。这种古老的鸟类之所以能够生存、繁衍和兴旺,家庭特别是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特别重要。这或许也就是年轻的麝雉迟迟不肯离开家的原因吧!

小麝雉利用爪子和喙攀爬

麝雉一家(标本)

猜你喜欢

嗉囊雏鸟爪子
为什么杜鹃雏鸟刚破壳就会推蛋?
关于爪子
鸽嗉囊积食
Task 1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草鸡硬胀嗉如何治疗
爪子
当唯一的雏鸟离巢单飞